《孙子兵法》作者 兵圣孙子如何用宫女排兵布阵?

   2020-02-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孙子,原名孙武,字长卿,男,汉族,公元前551年生,属相狗,星座约为狮子座。山东广饶人,与孔子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史称“兵圣”。孙子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18岁时,因位于山东的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

孙子,原名孙武,字长卿,男,汉族,公元前551年生,属相狗,星座约为狮子座。山东广饶人,与孔子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史称“兵圣”。

孙子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18岁时,因位于山东的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去往位于江苏的吴国。在理论上,写出旷世名著《孙子兵法》,在实践中,取得了柏举之战等经典战役的胜利。孙子在帮助吴王夫差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归隐山林,从面成功地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杀身之祸。

容 貌

现存有关孙子容貌的最早记载来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三才图绘》刻本中的孙子画像。图中的孙子相貌堂堂,凤眼蚕眉,目光睿智;额宽腮阔,按相术所说,属擎天龙之相;鼻如悬胆,唇若涂脂,中间三缕须髯,飘然似仙。

另外,在山东省广饶县的孙武祠,前院正中还有一尊孙子的汉白玉石雕像。高大的孙子手持兵书,腰挎宝剑,极目楚天舒,俨然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正在指挥千军万马鏖战沙场。

但是,这些图像究竟与历史上真实的孙子容貌相似几何?笔者在感叹史家记事不记貌的偏颇之余,也只能苦笑着引用元代袁桷的一句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社会关系

孙子的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孙武是河南陈国的公子陈完的后裔。公元前672 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完逃奔齐国避难。齐桓公委任他管理手工业生产。陈完后来又改姓名为田完。

到齐景公时,田完的第四代孙、孙武的曾祖父田桓子已是齐国的大官。他用大斗借粮,小斗收进的办法拉拢人心,老百姓像流水般地归附在田氏门下。到了孙武的祖父田书的时候,他立了战功,齐景公便把山东惠民分封给田书,又赐姓孙氏,以示嘉奖。

孙子二十四岁结婚,妻子鲍姜出身贵族,不仅知书达礼,而且琴棋书画、女红针线,无所不能。鲍姜敬重丈夫,对孙武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她深明大义,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因此夫妇二人非常恩爱,生活幸福美满。孙子的儿子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他的后世子孙——孙膑,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参照《孙武年谱》的记载,笔者归纳了孙子的五点人生轨迹。

一、韬光养晦:《孙子兵法》终大成

公元前517 年,18岁的孙武来到吴国的国都江苏苏州郊外的穹窿山,过起了隐居生活。他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经过两年的勤奋努力,终于完成了传世名篇《孙子兵法》。

此书有十三篇,共计六千余字。分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计篇;速战速胜的作战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攻篇;立于不败之地的形篇;迅雷不及掩耳的势篇;避实而击虚的虚实篇;掌握作战主动权的军争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九变篇;战斗中如何安置军队的行军篇;深入敌国作战的地形篇;兵贵神速的九地篇;威力巨大的火攻篇;论述间谍种类和使用方法的间篇。

《孙子兵法》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开篇,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2500年来一直受到各国军事家的推崇。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二、初出茅庐:孙子演阵斩美姬

孙子在隐居期间,与同样沦落在此的伍子胥结为密友。公元前512年,伍子胥摇身一变而成为吴王阖庐的重臣,他不忘旧恩,先后七次向吴王推荐孙武。伍子胥说:“孙子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诚得此人为将,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吴王便让伍子胥拜请孙子出山。

吴王阖庐看到《孙子兵法》一书后,赞不绝口。他对孙子说:“能为我演练吗?” 孙子回答:“可以”。阖庐为了考验孙子的实际作战能力,故意难为他说:“能用妇女做兵将吗?”孙子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

于是,阖庐选出宫女180人。孙子把她们编成两队,让吴王的两个爱姬做她们的队长。孙子向她们讲清队列规则后,击鼓下令:“向右转!”“哗——”宫女们全都哄堂大笑,乱成一团。孙子抱歉地说:“都怪我规则没说清楚!”然后,他又不厌其烦地重复了多遍规则。又下令:“向左转!”宫女们不但没动,反而笑得更厉害了。此时的孙子突然板起了脸,一声断喝:“规则不清,是我的错,令出不行,是队长的错,把两个队长斩首!”

吴王见孙子要斩爱姬,急忙派人传话求情说:“我已经知道孙将军用兵的能力了。我没有这两个爱姬,饭都吃不下呀。请您不要斩首她们。”

孙子一口回绝:“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于是,真的把两个美姬斩首示众。孙子重新又选了两个队长,再次发号施令。这些宫女全都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令行禁止,比正规军还整齐。吴王失去了爱姬虽然不悦,但他还是心胸宽广,对孙子敬佩有加,任命他为将军,从此南征北战,扬名诸侯。

三、锋芒毕露:柏举之战少胜多

公元前506年,位于湖南和湖北的楚国攻打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河南上蔡县的蔡国,吴王阖庐借此向楚国宣战。他亲自挂帅,命令孙子、伍子胥指挥3万吴兵,乘坐战船,溯淮而上,直趋蔡国与楚国的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子突然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

伍子胥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告诉他说:“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别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说得伍子胥点头称是。

就这样,孙武在3万精兵中选择了强壮敏捷的3500人为前阵,身穿坚甲,手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不到一个月,就攻入楚国的国都荆州,楚昭王仓皇出逃。孙武以3万军队攻击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四、力挽狂澜:辅佐夫差报父仇

公元前496年,阖庐趁越王勾践年轻稚弱,即位不稳,不听孙子等人的劝告,仓猝出兵,想要击败浙江的越国。不料,勾践整顿队伍,主动迎战,两军相遇于吴越边境的浙江嘉兴县。勾践施展巧计,他派死刑犯首先出阵,排成三行,把剑放在脖子上,一个个陈述表演后,自刎于阵前。吴国士兵哪里见过这阵式?顿时傻了眼,越军乘机发动冲锋,吴军仓皇败退,阖庐也伤重身亡。

阖庐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夫差继承王位,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践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发起进攻。

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江苏太湖,在孙子、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高举火把,只见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连成一片,迅速向越军阵地移动,杀声震天,越军惊恐万状,军心动摇,吴军乘势总攻,大败越军,勾践在吴军的追击下带着5000名士兵跑到浙江绍兴会稽山上的一个小城中凭险抵抗,由于吴军团团包围,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要求。

五、归隐山林:兔死狐悲枉忠君

越王勾践屈辱求和后,立志报复。他一方面卧薪尝胆,勤恳治国,一方面施展美人计,向吴王夫差敬献西施。夫差得到西施后,果然沉缅美色,荒于朝政。他还听了奸臣的挑拨,逼迫忠君爱国的伍子胥自尽。甚至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不给安葬。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的道理,对伍子胥惨死的一幕十分寒心,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后人不知其所终。

结尾

十年之后的公元前482 年,越军乘吴军主力聚集安徽当涂的黄池与中原诸侯盟会、吴国国内兵力空虚之际,发兵袭击吴国,攻入吴国国都苏州,吴国遭此劫难,便一蹶不振,由盛转衰,延至公元前473 年,正式被越国灭亡,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孙武所梦想的由吴王统一中国,也就成为永久的历史遗梦。

 
标签: 宫女 孙子兵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唐朝皇帝后宫女人等级是如何 唐朝皇帝后宫女人等级是怎样的
    唐朝皇帝后宫女人等级是如何 唐朝皇帝后宫女人
    1、皇后:特级。2、四妃(即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3、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4、婕妤九人,正三品。5、美人九人,正四品。6、才人九人,正五品。以上三等是为二十七世妇。7、宝林
  • 宫女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 宫女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宫女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 宫女制度是从什么时候
    1、宫女制度从春秋时代就有了,还有宫女相当于现在的仆人,她们的归宿大多都会是一辈子待在宫里,只有一些女官除外。不过有些皇上比较善于理解,便会把大多宫女嫁于宫外,不过受宠的那些宫女,则会升官,升到侧皇后为止。2、宫廷女孩有几种出路,一种是在皇
  • 古代宫女睡觉为什么要侧躺?
    古代宫女睡觉为什么要侧躺?
    古代宫女睡觉侧躺首先是为了避免睡得太沉,到自己值班的时候起不来;其次睡眠空间有限,保持统一的睡姿有利于节约空间;最后为了彰显皇家的威严,需要侧睡并且把腿蜷起来。
    02-23
  • 古代太监和宫女同居的悲惨代价 竟要剥皮
    《甄嬛传》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看,一部经典的古装剧,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宫女与太监搭配过日子,叫做“对食”,有点搭伙吃饭的味道,这玩意在汉朝就有了。“对食恋”很实在,往往发展到“对食婚”,从恋爱走向神圣的婚姻殿堂,他们的婚姻也有浪漫气息。紫
    12-31
  • 古代后宫女子侍寝秘闻 为得皇上宠幸花样百出
    宫中所谓侍寝,就是嫔妃侍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得宠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风流天子李隆基的“蝶幸”法;亦类似于此。明皇让嫔妃们在头上插满鲜花,然后将亲自捉来的蝴
    12-31
  • 史上最牛的太监 玩宫女睡贵妃杀皇帝
    要说大唐,有谁能做皇帝却偏偏不想做皇帝的,恐怕就要数唐敬宗李湛了。但李湛的梦想是“皇帝非我愿,但愿玩一生”,他贪玩,打马球、搏击、才是他的强项,治理国家他压根不懂。唐朝中后期,宦官的势力过于膨胀,甚至操纵着皇帝的生死。唐敬宗李湛时期,有人冒
  • 大汉王朝的荒唐 宫女穿着开裆裤进进出出
    公元168年,汉桓帝去世,刘宏即位,为汉灵帝。汉灵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为荒淫的皇帝,他17岁亲政时,对政事一窍不通。他把大权委任给亲信宦官和母亲董太后,自己变着花样玩乐,贪图享受,生活很是荒淫奢侈。汉灵帝刘宏本封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
    12-31 宫女
  • 明朝宫女嫔妃的千古悲剧 任意凌辱随时受酷刑体
    有明一代,为类避免前代的外戚之祸,妃子都选自民间,不重视门第,重视品行,妃子都出身于选秀女,不允许大臣推荐。明朝早期,还实行严格的殉葬制度,皇帝死后妃子要殉葬,其惨烈程度历朝历代都很罕见,但即便如此,民间女性也不能回避选妃。实际上,即便明朝
  • 秦朝宫女逃靠吃崖柏叶子 居然活了两百岁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录:秦朝末年时期有一位宫女,因为终年战乱、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乱从而逃到深山老林里。在深山野林里找不到可以吃的野果宫女饥寒交迫,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巧路过。得知宫女情况后很是同情,于是老者就建议宫女可以
    12-30 秦朝宫女
  • 明朝宫女命运 明朝美女惨绝人寰的虐待和杀戮
    明朝宫女命运 明朝美女惨绝人寰的虐待和杀戮
    明朝宫廷美女惨绝人寰的“虐待”和“杀戮”几十万里挑一的顶绝美女明朝宫廷的大型选美,一般是在全国各地物色出13岁至16岁的淑女几千人,通过层层选拔,最后选中的不超过一百人。这真是几十万里挑一啊,宫女们肯定是人间绝顶美女。悲惨人生明朝宫女们一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