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世界中的第一条好汉 鲁智深九大侠义之举

   2020-12-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义举一 甘弃前程,援手弱女鲁智深出场时是西北军中的一名提辖。提辖虽不是什么显官要职,但从书中描写来看,一身好本领的鲁智深深受主政西北的老种、小种两位经略相公的赏识和器重,老种甚至专门将鲁智深派来辅佐小种,足可见鲁智深在大小种以及西北军中的地

义举一 甘弃前程,援手弱女

鲁智深出场时是西北军中的一名提辖。提辖虽不是什么显官要职,但从书中描写来看,一身好本领的鲁智深深受主政西北的老种、小种两位经略相公的赏识和器重,老种甚至专门将鲁智深派来辅佐小种,足可见鲁智深在大小种以及西北军中的地位,鲁智深的升迁只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可是当鲁智深遇到恶霸镇关西时,并没有选择事不关己,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仗义施援,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歌女金翠莲,葬送了似锦的前程。金翠莲逢凶化吉成了赵员外的外宅,而鲁智深自己却沦为了四处逃亡的杀人犯。然而,终水浒全书也未见鲁智深对此有过丝毫的后悔和埋怨,相反鲁智深因此而过得更加洒脱和快活,因为他虽然放下了外在的荣华,却拾得到了内心的平静。

义举二 尊师重道,奉师若父

鲁智深初上五台山时一身戾气,视清规戒律与满寺僧人为无物,搅闹得佛门净地鸡飞狗跳,一片狼藉,然而对于自己的恩师智真长者却是分外地毕恭毕敬,深怕有半点忤逆。每每鲁智深闹到天翻地覆之际,甚至是酒醉神智不清之时,只要智真长老出现,鲁智深都会乖乖地安静下来,深怕对师父有任何不敬,足可见鲁智深发自内心地对师父的尊重和敬爱。

义举三 主持正义,拳打周通

鲁智深从五台山投奔东京的大相国寺,却阴差阳错地走到了山东青州地境,更机缘巧合地爬上了刘家庄刘小姐的绣床。当色心大起的小霸王摸着赤条条的鲁智深欲罢不能时,冷不丁被鲁智深掀下床来一顿老拳打得哭爹喊娘。有时候很怀疑周通的鉴别能力,摸着鲁智深那浑如临盆母猪般毛茸茸的大肚皮竟然毫不知晓,直到被打还在叫:“甚么便打老公”。当众喽罗进来时,“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赤条条不着一丝,骑翻大王在床面前打”。这一番打斗却着实大快人心,于诙谐幽默当中将鲁智深一贯行侠仗义的英雄本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义举四 火烧瓦官,力战恶徒

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邱小乙一僧一道两个恶徒,霸占瓦官寺,强掳良家女,欺压老僧,为害良善,仗着山高皇帝远,将一片佛门净地变成了乌烟瘴气的魔窟。鲁智深途经至此,原本只是想挂单借宿,却无意中获得真相。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的鲁大师焉能坐视宵小猖狂而置之不理?可惜在此之时,英雄的悲哀再度显现,大名鼎鼎、战无不胜的鲁智深竟然因为腹中饥饿而被崔、邱二人连手击败,可怜鲁智深的一世英名竟然栽在了三斗米之上!幸好,吉人天相的鲁智深遇到了史进,有了史进的援手,特别是史进包裹中的干肉烧饼充饥,鲁智深大显神威,崔、邱二恶徒立毙于鲁、史刀杖之下。

义举五 千里护友,保全林冲

只因为岳庙间壁的一次偶然相逢,鲁智深便认定林冲是此生最重要的兄弟:为了这个萍水相逢的兄弟,鲁大师拎着禅杖便要教训当街调戏林娘子的高衙内;为了这个并未将自己当作挚友的兄弟,鲁智深屡次邀约林冲喝酒,为被高衙内和陆虞侯搞得焦头烂额的林冲带了最好的安抚;为了这个身陷囹圄、毫无利用价值的兄弟,鲁智深千里追击,于生死关头救下林冲,并一路护送林冲到沧州,自己却因此不能再容身于大相国寺,流落江湖之上,更险些成为孙二娘笼屉上热腾腾的大肉包子。英雄就是这样的无私,英雄就是这样的凄凉。

义举六 不计前嫌,救援李周

双鞭呼延灼兵败梁山后,欲借青州知府慕容彦达的兵马东山再起,于是扫平青州境内的三山便成为呼延灼报答慕容知府的厚礼。兵微将寡的桃花山首当其冲地成为呼延灼的打击目标。单看“打虎将”和“小霸王”的名号,似乎应对呼延灼绰绰有余,只可惜李忠、周通都是名过其实之人,低微的本领哪是呼延大将军的对手。眼看山寨危在旦夕,李忠提出向实力雄厚的二龙山救援,周通担心鲁智深会记恨前仇不肯驰援,李忠笑道:“不然,也是个直性的人,使人到彼,必然亲引军来救我”。果然如李忠之言,鲁智深收到救援讯息,立刻全军出动,危难之际给了桃花山最有力的支持。鲁智深宽广的心胸,不讲前嫌的肚量,以及同仇敌忾,同气连理的江湖侠义,都再一次证明了鲁智深水浒第一侠士的美名。

义举七 单刀赴会,营救史进

史进是少华山之主,又曾义释过陈达,并为之抛家弃业沦落江湖。然而,当史进身陷囹圄,朝不保夕时,少华山三位头领朱武、陈达、杨春却只是唉声叹气,毫无作为,反而是远道而来的鲁智深一听说史进有难,便如坐针毡,不顾一切只身营救,最终身陷大牢,与史进一道谈笑赴死。鲁智深在此事上的确显得有些鲁莽,但其心真切,其情无饰,是发自肺腑为了兄弟不惜一死的真性情使然。

义举八 慷慨赴义,从容就死

当鲁智深被法术高强的乔道清所擒,面对乔道清的劝降诱惑,鲁智深坚守大义,斩钉截铁地拒绝道:“妖道,你休要做梦!我这几个兄弟的头可断,这几条铁腿屈不转的”,面对气急败坏的乔道清欲将鲁智深等斩而泄愤时,鲁智深更是轻蔑地呵呵笑道:“洒家视死如归!今日死得正路”。寥寥几语,鲁智深慷慨激昂、从容赴死之心便跃然纸上!生固然可贵,但义更为重大,当在死亡与大义之间做选择时,鲁智深断然舍生而取义!

义举九 淡薄名利,顾全大局

鼎鼎大名的鲁智深只排在了十三,连名不见经传的李应、朱仝都排在他之前,倾轧之意显露无遗。若是鲁智深如宋江般利欲熏心,梁山必定纷争不断,最终分道扬镳,甚至是火并都不为过。正是鲁智深淡薄名利,顾全大局的品质,弱化了矛盾,弥合了分歧,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梁山的统一和完整。宋江能成就如此辉煌的功绩,必须要感谢鲁智深的成全,难怪鲁智深落得如此完美的结局,宋江仍旧“嗟叹不已”。一口一句“吾师”,或许是宋江对鲁智深心存敬意的最委婉流露。

 
标签: 水浒传 鲁智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
    1、潘金莲是北宋的。水浒传的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 2、楔子(即故事的印子)“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起于仁宗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即公元1058年。终于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其间有段文字“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
  •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
    1、《水浒传》原著光顾着交待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最后归宿,忘了写恶人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的结局了。2、不过,又也许不是忘记了写,是故意不写的。因为高俅死得巧,他是赶在北宋灭亡之前病死了,算是善终。《宋史.李若水传》中有提到,高俅在靖康元年(
  • 水浒中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被
  • 水浒传中的铁牛李逵究竟是个怎样的好汉?
    但凡明清古典小说里面,不管其出场角色有多少,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憨直的,负责搞笑的,惹人喜爱的角色,作为小说中的调味剂,为小说加上不少的幽默戏份——甚至,专门负责搞笑。这类角色往往性格单纯憨直,粗心胆大,有点笨笨的,心机也不高,甚至完全没有心
  • 水浒传中呼延灼为何要给高太尉写保证书?
    呼延灼是一代名将,当年老祖呼延赞闹革命的时候凭着一把铁鞭,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人称铁鞭王的便是。到了呼延灼这里,本来功夫不亚于老祖,而且排兵布阵更胜于祖辈,可惜见臣当道,无奈只好在汝州分管军事。却说一日呼延灼正在闲坐,忽然上差来宣,原来朝廷
  • 揭秘:《水浒传》中描写的三个中秋惊魂之夜
    今天和大家说说《水浒传》中的中秋故事,也许你会发现施耐庵老夫子居然大动笔墨描写了中秋之夜不一样的几处风景,让人惊叹不已呀。第一个中秋:史家庄血战前的中秋此时的主角乃是梁山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使得一条短棒,深受老师禁军教头王进的真传
  • 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唯一当上皇帝的是谁?
    等宋江一走远,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与约好的费保等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的土皇帝。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
    12-28 水浒传
  • 揭秘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私自把晁盖放了?
    晁盖等七人劫了生辰纲,由于后续问题安排的不当,白胜被捉。白胜熬不过酷刑,经过州尹一诈,就把晁盖供了出来。于是,何涛何观察拿着公文,带着二十几个眼明手快的公人,直接到了郓城县捉人。这个何观察把一行人都藏在客店里,只带着两个跟随来县衙下公文。州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反诗,戴宗上梁山与众好汉商议用假书信骗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