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与小凤仙沉湎声色逃避袁世凯追杀

   2020-11-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小凤仙“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山青青,水碧碧,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小凤仙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赞的是,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生于上世纪70年代或7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一定还知道那部叫做《知音》的著名国产电影,由当时的影坛“大帅哥”王心刚、因《庐山恋》而闻名天下的张瑜主演,主题歌由当时的大陆“甜歌皇后”李谷一演唱。《知音》描写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在京都蔡锷与小凤仙沉湎声色逃避袁世凯追杀名妓小凤仙的掩护下,两人假装热烈缠绵,趁机冲破袁世凯的监控和追杀,远去滇地兴师讨袁,发起护国运动。该“高山流水”主题歌,赞颂了蔡锷将军拯救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和坚忍不拔、勇敢机智的英雄品质,并表现了小凤仙对蔡锷忠贞不渝的爱情。

影片《知音》主要情节是:当时日本侵略者正准备出兵山东,威逼独夫民贼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袁手下虎将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得日寇支持其复辟帝制,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派兵血腥镇压。蔡锷认清袁世凯真实面目,开始秘密联络各地同志,筹备讨袁起义。袁世凯对其颇为猜忌,蔡锷遂用韬晦之计麻痹他们。蔡锷的名声虽早已使京都蔡锷与小凤仙沉湎声色逃避袁世凯追杀名妓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虽朝夕相处,却隔阂如山。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她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吐露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和力除国贼的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袁世凯登极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却被投入监狱。蔡锷借道日本到达云南,打响了讨袁的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倒行逆施、众叛亲离的袁贼,才做了83天“皇帝梦”就只好宣布下台,不到半年后即郁郁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因操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不幸逝世。小凤仙静坐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

影片尽量忠于史实,但情节上毕竟有一些加工。

蔡锷(1882—1916年),民国初年革命家、军事家和军事学家,护国运动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代名将。原名艮寅,字松坡,也曾用过“奋翮生”、“系锥生”等别号,湖南宝庆(今邵阳,离笔者家乡很近)人,出生于一个贫寒农家。他是“军国民教育”的提倡者之一。他一生的主要贡献,就是先后发起和领导了重九起义、护国战争,顺应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代潮流,故到处响应,获得胜利,因此成为“再造民国”的著名英雄。亦善诗文,有“一代儒将”之称,其作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根据电影《知音》中的故事和一些野史传说,蔡锷1915年秋反对袁世凯称帝,是在北京名妓小凤仙的帮助和掩护下,逃出京城,重返云南的。但据历史事实,助蔡锷逃离北京的是蒋百里(革命先驱、近代兵学泰斗,浙江海宁人,初系蔡锷同窗,曾任保定军官学校首任校长、陆军大学代理校长,科学家钱学森的岳父)及陈仪、张宗祥诸公,而非青楼女子小凤仙。后来蔡锷罹患重病,入川陪他赴日本神户蔡锷与小凤仙沉湎声色逃避袁世凯追杀就医、遗电笔录、扶柩南下归湘……也都一直是蒋百里在操劳。不过,蔡锷和小凤仙的相识相处、相知相恋,配合默契,以麻痹袁世凯一伙并趁机逃离,却完全是真实的。

小凤仙(?—1954年),民国奇女子。小凤仙是其艺名,又叫筱凤仙,生年不详,估计小蔡锷10岁,旧北京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陕西巷云吉班的名牌妓女。原藉浙江钱塘,姓朱,据说出身旗人,清光绪年间全家流寓至湖南湘潭。父亲经商颇有所成,后因被不肖友人拖累而倾家荡产。而小凤仙则被卖为奴婢,跟着奶妈改姓张,不久被卖到妓院,辗转南京、上海等地,最后到了北京。

小凤仙谈不上是美人胚子,姿色中等,娇小玲珑,吊眼梢、翘嘴角;肌肤不算白皙,性情尤其孤傲,懒得求媚取宠,对脑满肠肥的富贵巨贾趋避惟恐不及。但粗通文墨、喜缀歌词,特别是生有一双慧眼,善于识人,能辨别狎客才略,因而一见蔡锷便认定他是一位非常人物。

蔡锷在遇见小凤仙之前已早有家室,妻子刘侠贞是湖南老家附近武冈人氏,而且婚姻还非常幸福美满。只是在被袁世凯控制的时候,他没有办法,才想到混在八大胡同里,靠声色酒酣来蒙蔽老袁一伙,以求逃脱。即他最开始有“狎妓”之意,而小凤仙只不过是他的一粒棋子。不想饮食男女,日久生情,二人互通心事,直言身世,竟共同谋划起如何使蔡锷成功出逃之策来。对于身份、地位相差如此悬殊的两个人,他们的相知相惜又该怎样解释呢?因为蔡松坡也是个眼光很辣的角色,他看人很准,认为小凤仙兼具越女之婉约、湘女之热情,不像其他世俗风尘女子,她还是可以托付一些心事的。同时,小凤仙的善良内秀与独有的美好品质,也感动了蔡锷,便使他爱上了她,并引为红颜知己。英雄美人,意气相投,红烛罗帐,缱绻悱恻,成了千古美谈。蔡锷赐小凤仙两联:“不信美人终薄命;由来侠女出风尘。”“此际有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从此,蔡锷天天与小凤仙乘坐敞篷马车,畅游京畿一带名胜古迹,招摇过市,故意令人有目共睹,以避开袁世凯手下的眼线。

蔡锷南归前夕,曾对小凤仙说:“决计不顾生死,非要逃脱羁系不可。”小凤仙决定与他生死同行。蔡锷说:“同行多有不便,将来成功之日,必不相忘!”小凤仙当夜为他饯行,为他歌唱、流泪,仔细叮咛,依依不舍。蔡松坡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止不住那英雄眼泪,发誓道:“但愿他日能够偕老林泉,以偿夙愿!”二人的分别也真应了李商隐的那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护国运动胜利的消息传来后,小凤仙天天都能获得蔡锷的近况;于是闭门谢客,静等郎君派人来接。她收到蔡将军写来的信,大意是说:“自军兴以来,顿罹喉痛及失眠之症,现在都督四川政务、军务,实在是难却中央的盛情,所以勉为其难。等到大小事情布置就绪,就出洋就医,到时就偕你同行,你暂时等一下。”小凤仙便日夜耐心等待,望眼欲穿;只可惜蔡郎已病情沉重,来不及也无法偕同她了。

不日蔡锷猝然逝世,年仅35岁。小凤仙闻讯痛不欲生,当场作联:“谁识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的蔡氏追悼会上,她又请衡州狂士王血痕代撰了一幅挽联(见文首所引)。那天小凤仙身穿素布大褂,袖披黑纱,前来致哀。当她随民众步入会场,向遗像鞠躬时,被眼尖的北大学生发现。他们正要围上前打听,小凤仙却不愿惹麻烦,随即快步走出公园。学生们追踪寻访竟不可得。可见她对蔡将军是挚爱的,蔡将军的离世带给她的打击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人曾作诗叙述他们的这一段特别情缘:“英雄儿女意缠绵,红拂前身小凤仙。瑶树琼花零落尽,白头宫女话当年。”云南大学教授石鹏飞于1982年亦作有一诗纪念他们:“南天剑起一麾雄,湘水麓山唱大风。十万万人今共拜,知音岂独小桃红。”

从那以后,为维护蔡锷名声,小凤仙离开了八大胡同,不知所踪。此后数十年,人们对她的去向众说纷纭,一直是个谜。直到1998年才有媒体披露,小凤仙于1949年全国解放后便隐居在辽宁沈阳,改名张洗非,嫁给丧偶的原张作霖大帅府工作人员李振海(另据称此前她还嫁过东北军一名师长),成了4个孩子的继母,生活平淡安定,期间还求见过昔日老友、京剧大师梅兰芳。1954年春小凤仙患上了类似老年痴呆和脑血栓的病症,数月后病故。而她和蔡锷之间的爱情,宛如一幅充满激情的油画,厚重而又热烈,不求被人接受,只求于己回味。

 
标签: 民国 袁世凯 蔡锷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