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阀张作霖轶事 因为嫌字丑批公文只写“中”

   2020-04-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作霖是穷苦出身。他从流浪儿到清兵,再到接受清政府的改编,做了地方巡防营的统领,又通过参与镇压辛亥革命,很快成为民国新贵。此后因缘际会,一跃成为掌管东北军政的边疆大吏。随后,他以东北为基地进而称兵关内,多次问鼎中原,左右全国政局。在辽宁省档

张作霖是穷苦出身。他从流浪儿到清兵,再到接受清政府的改编,做了地方巡防营的统领,又通过参与镇压辛亥革命,很快成为民国新贵。此后因缘际会,一跃成为掌管东北军政的边疆大吏。随后,他以东北为基地进而称兵关内,多次问鼎中原,左右全国政局。在辽宁省档案馆的展厅里,珍藏着几份罕见的、和张作霖有关的历史档案。

清政府下书招抚 张作霖借力上位问鼎省权

话说彼时,民国代替了清王朝,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但奉天(沈阳)社会混乱,政治腐败不但不见减少,而且更加严重。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张作霖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从一个绿林好汉,问鼎国家元首。

根据记载,当时官府的力量极其薄弱,东北各地广大乡村依旧由自发的保险组织来保境安民。

在保险队众多、土匪蜂起的动荡时期,清政府无力剿灭各地匪徒,对各种保险组织也无力管理,只能采取剿抚并用,以抚为主的方针,以期可以绥靖地方。而当时,张作霖统领的八角台保险队在当地的声誉不错,清政府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决定招抚他。

在辽宁省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1902年清政府招抚张作霖的档案。正是从这时,张作霖由八角台的团练长当上了清军营官,走出了他飞黄腾达的关键一步。

辛亥革命爆发后,张作霖捷足先登率部进驻奉天,在镇压革命党人中立了头功,受到赵尔巽的信任、袁世凯的赏识。他以此积极招兵买马,成为奉省举足轻重的最大实力派,最终于1916年问鼎省权,开始了张氏奉系军阀统治奉天的时期。

深谙用人之道 “大老粗”登报公开选拔人才

在辽宁省档案馆的展厅里,有一份旧报样,上面的内容是“求贤公告”。或许你想象不到,发这份公告的人,就是我们眼里的“大老粗”——张作霖。

张作霖初秉奉政时,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民生凋敝,物力困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张作霖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施政方针,使他所辖的奉省,仅三四年的时间,就还清了大笔积债,且节余千余万元,出现了“仓廪足、治安宁”的兴盛景象。

辽宁省档案馆展出的这份官府告示,就是张作霖执掌奉天之初用白话文写的。张作霖虽出身草莽,文化不高,却深谙用人之道,知道在报上公开选拔人才。

另外,奉系军阀高级官员大多写得一手好字,但张作霖因为出身原因,水平欠缺。他自己也常因文化不高、字写得不好,而羞于书写或批示公文,因此,张作霖墨迹并不多见。但在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记者还是惊喜地发现了一份张作霖极具个性的行文真迹。有趣的是,张作霖签批的公文,不用“行”,而是用“中”。另外,有档案显示,在1919年4月,海城县知事因办事不力出现失误,张作霖不满办事机构提出的处置意见,批示“改批记大过一次”。

宣布东北自治 金州人建议他关起门来搞建设

1918年,张作霖被北京政府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其间他多次率兵入关,问鼎中原。1922年,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失利后,自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三省自治。从此,东北脱离了北京政府的控制,成为“独立王国”。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很重要的人。他叫王永江,金州人,是个理财能手。

话说张作霖宣布东北自治后,在王永江的建议下,关起门来搞建设。这也使得当时的东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稳定。

经过两年多的“卧薪尝胆”,整军经武,恢复经济,羽翼渐丰的张作霖再次发兵入关,参与全国政权角逐。连年战争,消耗了大量财力和人力,造成东北地区经济危机,金融秩序混乱,人民怨声载道。

王永江在规劝张作霖无果的情况下,自觉回天无术,称病返回故里。1927年11月1日,王永江在金州病逝,张作霖电唁。

被迫退出京师

被炸死后半个多月才公布消息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张作霖上台后,日本要求他履行袁世凯时期签订的“满蒙五路密约”,而张作霖采取“概不承认,事事推诿”的态度,使满蒙五路计划无法落实。这一做法惹恼了日本人,由此种下了皇姑屯炸车案的祸根。在辽宁省档案馆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份1928年4月,张作霖离京前接见日本公使芳泽的谈话记录。

根据史料记载,当年张作霖在离京前,芳泽曾到中南海逼其在《日张密约》上签字。张作霖拒不接见,高声大骂:“日本人不够朋友,竟在人家危急时候,掐脖子要好处,我张作霖最讨厌这种做法。我是东北人,东北是我的家乡,是我祖父母坟地所在地,我不能出卖东北,以免后代骂我张作霖是卖国贼。我什么也不怕,我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搞得芳泽在会客厅里坐立不安。

1928年,张作霖迫于军事上的节节失利和日方的严厉劝说,决定退出北京。6月3日,张作霖乘专列离开北京。6月4日5时30分,当专列驶入沈阳皇姑屯南满路与京奉路交叉口桥下时,日本人引爆了事先准备好的炸药,专列被炸得粉碎,张作霖身受重伤,被抬回帅府后于上午9时30分去世,终年54岁。这段历史,记者也在辽宁省档案馆觅得踪迹:这里珍藏着一份1928年6月5日,外交部奉天特派交涉员高清和拟的一份没有发出的照会,照会向驻奉日总领事林久治郎提出抗议。还有一份则是日本为摆脱干系,先发制人,于6月7日发给奉天交涉署长高清和照会,称“肇事当夜被我守备队所杀害形便衣队不良贵国人等犯有嫌疑”,公然否认杀张事实。

张作霖被炸身亡后,为防止日军乘机作乱,奉天当局决定对张作霖之死秘不发丧,直至张学良潜回东北,就任奉天军务督办之后,才于6月21日公布了张作霖死讯。

 
标签: 军阀 张作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北洋最强军阀 揭秘近代史上击败日军的第一人
    光绪八年(1882 年),清廷的属国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朝鲜政局陷入动荡之中。王室危急之际,朝鲜国王李熙向清廷求助,清廷命令吴长庆部开赴朝鲜平乱,23 岁的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秣马厉兵,东渡朝鲜。进入朝鲜后,清军军纪散漫,常有扰民之事发生,吴
    12-30 军阀
  • 张作霖:一生认了四十多位干爹干妈的民国大军阀
    奉系,以奉天为中心,以东北三省为根据地,势力最强时到达长江流域。奉系的地域色彩最明显,也最团结。从袁世凯时代开始,东北军阀间虽然也有纷争,但基本都是自成体系,游离于中央政权。奉系的圈子以张作霖为中心。张为人爽快、大方、务实,对上一级的人物,
  • 民国大军阀张勋的人生最后几年是怎样度过的
    1、一妻十妾张勋有一妻十妾,妻名曹琴,曾为张勋守贫10年,被光绪帝皇后隆裕封为一品夫人,据说张勋“事之若母,家庭事无大小,俱一一问过曹夫人”。妾中之一邵雯是天津人,父母早丧,被弟弟骗到张家,卖了一笔钱,邵被张勋先奸后允,后来逢邵的弟弟来张家
  •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治晋日记 可媲美曾国藩家书
    阎锡山经历中国近代政坛上的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几经沉浮,始终不倒。蒋介石称阎他是“晋文公”之类的人物。“中原大战”失利后,阎锡山蛰居大连闭门“做学问”,反思自己从政的经验得失,因而诞生了“只记理”的日记,在此后的岁月里,“记理”成了他的习惯。
  • 军阀白崇禧台湾暴毙 因何最终落得悲剧下场?
    1966年12月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在台北寓所突然暴毙。关于他的死因,外界传说甚多,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李宗仁曾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
  • 民国立法实行一夫一妻 军阀娶40房姨太太违法吗
    这些司法解释,可以说严重违背了“一夫一妻制”原则:男人纳妾不算重婚,属“与人通奸”行为,最多是道德问题。因此,民国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名存实亡。民国男人找小老婆相当自由,比古代男子更厉害。民国男人如果真的喜欢上了别的女人,可以与原配离婚,但不
    12-25 民国军阀
  • 大军阀吴佩孚一生妻妾无数为何没有子嗣
    吴佩孚一辈子很重夫妻之伦,在他闻名于世的“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借外债”之外,又有“四不主义”,即加上一条“不娶妾”,然而他从15岁第一次结婚,直到66岁被日本特务害死,他竟身不由己,前后共娶了4位夫人,而且居然始终都无法获
  • 民国军阀们的姨太太中走出来的最美女记者
    说起来女记者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了,但是直到抗战时期女记者在新闻工作中才形成不可轻视的强大阵容,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女记者。开风气之先的上海,在抗战前女记者还是凤毛麟角,但抗战胜利后,上海各报纷纷延揽女记者,一时成为了上海滩上的一种时髦风尚。在当时
  • 北洋军阀是怎样形成的 北洋军阀形成的原因?
    清朝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使清统治阶级认识了两点:一是满籍军队绿营已腐化到不堪一战,不可依恃,而汉人的战争潜力是巨大的;二是由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对清廷的忠贞,使清廷的统治集团认为汉人仍可信赖。清末的垂危王朝能苟延数十年,便是由于这
    12-22 民国军阀
  • 妻子儿女多到用军队化管理的奇葩军阀究竟是谁
    古代皇帝号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已经不足为奇,比这多的、比这少的皇帝都大有人在。可是在号称共和、民主、文明的民国历史上,出现过这么一位主儿,妻子儿女竟然多到要按照部队的那一套管理模式来管理。此人叫做杨森。杨森,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
    12-18 军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