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死得最惨的是谁?唯一被诛十族的忠臣是谁

   2020-10-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惨死的人,最惨的莫过于株连九族,牵涉面之广,可以说这全族已经差不多被灭了。然而,在明朝历史的长河,有那么一个人被诛十族,他也是有名的文人雅士,他叫做方孝孺,他也是明朝历史中死得最惨的人,没有之一。方孝孺他从小就是个神童,根据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惨死的人,最惨的莫过于株连九族,牵涉面之广,可以说这全族已经差不多被灭了。然而,在明朝历史的长河,有那么一个人被诛十族,他也是有名的文人雅士,他叫做方孝孺,他也是明朝历史中死得最惨的人,没有之一。

方孝孺他从小就是个神童,根据《明史·方孝孺传》记载:“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他读书破万卷,别人都称他为小韩愈,十五岁的时候跟随父兄北上,师随宋濂。宋濂是谁?那是“开国文臣之首”的翰林学士,官职是正五品。名师出高徒,方孝孺不负宋濂的期望,成为宋濂最得意的门生,连许多知名人士都亲口承认对孝孺自愧不如。跟随名师又有此文学成就,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

经过许多大学士的推荐,方孝孺来到了皇帝朱元璋面前,他奉旨作《灵芝》、《甘露》二诗,学识渊博,行为又文雅端庄,很迎皇帝的心意。如此能人雅士皇帝便想留给以后辅助他的子孙所用,遂对方孝孺厚礼相待。过了十年,方孝孺又被别人举荐到朝廷中去,朱元璋就授予汉中教授的职位,每天给学员教学。而后,到了朱允炆即位,果然把方孝孺调到朝政中任命,根据《明史·方孝孺传》记载:“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无论是天下政事,还是皇帝对文学的疑问都要经过方孝孺之手,可想而知,那时候的方孝孺是多么的有地位,将来肯定在仕途之路越走越高。

希望总是美好的,此时燕王朱棣却反叛要挥军南下,本来两军作战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才能的时候,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根据《明史·方孝孺传》:孝孺建议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急令辽东诸将入山海关攻永平;真定诸将渡卢沟捣北平,彼必归救。我以大兵蹑其后,可成擒也。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方孝孺给的策略也是十分完美的,直接攻打燕王的地盘让他回防,同时大部队在后面跟着攻打他们,前后夹击。同时又写下谕旨数千字,内容大概是只要燕王乖乖回去,就既往不咎,派人秘密把谕旨传到燕王的士兵手中,他们一定军心大乱。不过真是天意弄人,拿谕旨的这个人却没有胆子,不敢拿出示人,于是燕王也没有“遵旨”了。

(图)方孝孺(1357年—1402年),浙江宁海人.

方孝孺有智也有勇,燕王不顾一切打到了皇帝朱允炆身边,当时方孝孺一直要皇帝坚持留守到最后一刻。之后方孝孺被扔进了监狱。在战争前,燕王朱棣身边的姚广孝就跟他说,如果攻克了南京,方孝孺肯定不投降,恳求燕王不要杀了他,否则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灭绝了。燕王当时点头答应。然而燕王想到登基,诏书就找来了“读书种子”方孝孺来写根据《明史·方孝孺传》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没想到方孝孺这么忠诚,宁愿冒犯燕王也不肯动一下笔,因为他打从心底里不认同燕王做皇帝,这是谋朝篡位。燕王大骂说要对方孝孺株连九族,没想到方孝孺仍然大放厥词道:“莫说九族,十族何妨!”株连十族本来没有,不过在燕王怒发冲冠的时候,任何不可能都化为了可能,就把朋友门生也列为一族,连同祖宗亲戚合为十族。

根据《明史·方孝孺传》:“孝孺有兄孝闻,力学笃行,先孝孺死。弟孝友与孝孺同就戮,亦赋诗一章而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明明是一代忠臣却落得如此下场,方孝孺的妻子郑氏和两个儿子方中宪、方中愈上吊死了,两个女儿投秦淮河而死。不仅家人,其他亲戚朋友全都抓来受死,有的甚至还故意当着方孝孺的面千刀万剐杀死。方孝孺听到了那些消息,看到了死在面前的亲人,仍然不为所动,即使全部人都死了,还是自己的骨气尊严大于一切,还做了一首绝命诗,只有看到自己哥哥的时候才落下泪来,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的历史。株连十族的行动持续了多天,杀死了873人,人数如此之庞大,许多无辜的方姓人士也遭受其害,除此之外,还有充军,流放的人超过千人。牵涉面非常广,可以看出燕王是有多么生气,还有方孝孺那绝不低头的倔强。全部人都死完了,最后方孝孺被凌迟磔杀。株连十族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一个不服输的忠心臣子,连同身边所有有联系的人,就这样干干净净地被抹杀掉,手段真是极其残忍。

(图)方孝孺墓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东北山麓

历史上的文天祥也是到死也不低头的人,不过他那时候牵涉的只有妻子和女儿,严重程度与方孝孺的毫无可比。可以说,方孝孺的确是有点死板和倔强了,为了自己的忠心与骨气,牺牲了所有人也在所不惜,笔者认为有点愚蠢了,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过这种无比强硬的尊严能够深深地打动人的心灵,程度虽然有点过,不过他的坚持和不服输的精神无疑是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的。

 
标签: 明朝 忠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