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之后 李鸿章竟然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2020-12-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说起李鸿章这个人,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在历史学界有一个说法:“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外交家,一位是周恩来,一位是李鸿章,半个是顾维钧。”但是人无完人,李鸿章也犯过一系列的错误。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更是对日本恨得咬牙切齿。这和当时全国的

说起李鸿章这个人,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在历史学界有一个说法:“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外交家,一位是周恩来,一位是李鸿章,半个是顾维钧。”但是人无完人,李鸿章也犯过一系列的错误。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更是对日本恨得咬牙切齿。这和当时全国的形势完全一致,但一个国家一旦丧失理智就即将出现危机。就在甲午战争知乎,李鸿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个错误直接导致了1900年东北地区的丧失。

一、甲午战争之后,国内的反日情绪十分高涨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愤青皇帝光绪的错误指挥和废物清流们的胡乱折腾,最终本来可以打成和局的战争以清廷的惨败而告终。在战争中,很多清流把北洋水师和那些陆军精锐力量视为李鸿章的私人力量。见死不救的情况一再出现,以至于日军将领都感慨说:“这简直成了李鸿章与日本帝国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李鸿章苦心经营北洋水师和陆军部队丧失殆尽。再加上李鸿章在日本的种种遭遇,回国之后的李鸿章对日本恨之入骨。这一点和当时的局面是非常相似的,当时全国的国人也都极度仇视日本。当时甚至有一些学子建议迁都西安,与日本进行长期的战争。与此同时,在国家民族极其激进时,就有可能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发生偏差。

国人在仇视日本的同时,却对俄罗斯产生了极大的好感。这是因为沙俄联合德国、法国联合强迫日本归还中国的辽东半岛,这就是教科书中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但是沙俄也并没有按什么好心,沙俄此举是因为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妨碍了沙俄对中国东北的渗透。尤其是旅顺港是天然的不冻港,俄国人对这里垂涎已久,因此俄国不竭余力逼迫日本吐出了辽东半岛。这本身是俄国人的诡计,但是中国方面可不这么看,很多中国人竟然把沙俄当成了朋友。李鸿章虽然不至于那么幼稚,但是复仇心思冲昏了他的头脑,他极力怂恿清朝中央与沙俄达成同盟。这一同盟的目的就是全面遏制日本,中国希望利用沙俄去对抗日本。

二、中俄密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安全的隐患

1896年,俄国沙俄尼古拉二世进行加冕仪式,很多国家都派出代表表示祝贺。李鸿章也作为中国的全权代表,前往俄国表示祝贺。俄国一直想修一条贯穿俄国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而且希望把铁路延伸到中国境内。在甲午战争之前,俄国就有这个意思。只是当时这个建议刚刚提出就立刻遭到了清廷的反对,但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清廷对俄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李鸿章访问俄国期间,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与李鸿章商议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问题。李鸿章作为全权代表,同意了俄国人的要求。历史将证明清廷和李鸿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结束了加冕仪式之后,李鸿章与沙俄代表签订了《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基本上类似于一个军事同盟,这个密约要求:如果日本侵犯俄国远东或者中国东北,双方应派出所有的陆海军相互支援。中国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和吉林修建铁路,俄国拥有利用该铁路运输军队的权力,这项合同的有效期为25年。1898年,中国又与俄国签订了《旅顺大连湾租借条约》。请注意,这不是沙俄强迫的行为,而是清廷自愿的。清廷将旅顺、大连以及附近海域租借给沙俄。这个合同的有效期为15年,从名义上说,旅顺和大连仍是中俄海军共用。但是甲午战争之后,北洋水师已经全军覆没,旅顺和大连世界上成为了沙俄海军自己的军港。清廷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清廷希望利用沙俄的力量阻止日本对东北地区的渗透。但是清廷没有明白,沙俄比日本更加可怕。

三、日本的战术是蚕食,而沙俄可以鲸吞

清廷方面把沙俄视为遏制日本的好帮手,但是他们哪里知道沙俄更难对付。日本属于刚刚崛起的大国,它仍然实力不足,这个国家对中国的政策是步步蚕食。而沙俄与日本不同,沙俄是世界第一大国,它对中国的策略是鲸吞。沙俄拥有这个实力,它之所以没有动手,是它在等待机会。1900年,慈禧太后一口气对各国宣战,这堪称愤青们的典范。疯狂的义和团运动最终招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给了沙俄一个绝佳的机会。沙皇尼古拉二世御驾亲征,自己亲任总司令,率领18万俄军南下。俄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这在东北地区被称为“庚子跑返。”直到这个时候,清廷方面才最终看清沙俄的本来面目,但是为时已晚。东北已经在俄国的控制之下,但是这又引起了日本的不满。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最终两国平分了在东北的利益。

 
标签: 李鸿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北洋水师 李鸿章为讨好慈禧曾在颐和园演练
    1889年,朝廷命令李鸿章将部分北洋水师官兵和水师学堂新毕业的学员共计三千多人调来昆明湖,将“湖水浅”的昆明湖当成“汪洋大海”,用小火轮作“战舰”在湖面驶来驶去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慈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为自己修建颐和园并兴建“三海工
  • 李鸿章面对的另一场战争 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清廷内部对这场战争的“战”“和”选择之战,看似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外抗日本,内战“清流”,但剥除这种戏剧性的外壳,其内里,是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之艰难。两场战争,李鸿章都输了,既输给日本人,也输给了主战派。以一人敌一国。这大概是对李鸿章
    12-31 李鸿章
  • “吸烟仪式”上李鸿章的举动让俄国总理震撼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了一个声势浩大且隆重无比的加冕典礼。李鸿章曾被派前往庆祝。但是李鸿章在加冕典礼的两个星期就因为中东铁路的事情抵达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特意授命其总理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全程接待。这是俄国史无前
  •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原因 李鸿章用人唯亲
    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北洋大臣李鸿章负有最直接的领导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李鸿章提拔重用了两个平庸无能的安徽籍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陆军统帅叶志超,由此一来不仅毁掉了丁汝昌、叶志超两人,而且最终导致了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事中的全盘惨败
    12-30 李鸿章
  • 女作家张爱玲和李鸿章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1896年,正值清朝内忧外患的时候,张爱玲母亲黄逸梵在一个豪门大家庭中出生了。刚刚出生之时,她的名字叫黄素琼。他是清代黄宗炎的女儿,她的爷爷是清代长江七省的水师提督,也是当时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副手。所以说,黄逸梵的家庭背景在当时也是不容小觑的
  • 历史解密:李鸿章为保政治地位甘做“两面派”
    清末的官场形式十分复杂,各种力量之间的斗争互相交织在一起。怎样在政治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李鸿章来说,是成败存亡的关键。甲午战争失败,李鸿章因为丧权误国,遭到满朝文武和全国百姓的唾弃,威望一落千丈。就连慈禧太后也不得不对其疏远。为了起死回
    12-29 李鸿章
  • 清朝末年重臣李鸿章访美的原因是什么
    李鸿章一生多与外国人打交道,但是引起国内外轰动的还是1896年8月底的那次访美。当时的李鸿章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为了宣传他的洋务运动,为了能使大清的国力昌盛,也为了保护中国人在国外的利益,他访问了美国。当时李鸿章出访美国举国关注,国际上也
  • 李鸿章:唯一有能耐可以和世界列强争长短的人
    其实李鸿章与左宗棠皆是大清中兴的英雄,只不过时势造就了他们的无奈,不然这二位作为绝对不止如此。清廷建立近二百年时,已是没有了开国时代那般的锐气,统治集团迅速腐朽,加上落后的政治制度与落后的经济模式,已是难以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大潮下与西方列强角
  • 李鸿章日本签订《辛丑条约》时有着怎样的无奈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李鸿章被任命为清军的最高统帅。战争从一开始就朝着李鸿章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直转而下。那段时间,李鸿章不时地听到传来一个又一个晴天霹雳。这种莫名其妙的溃败方式,让李鸿章比谁都苦涩,比谁都委屈,也比谁都愤懑。他
    12-26 李鸿章
  • 李鸿章是不是真的很卖国?
    李鸿章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是晚清重臣。近代一些著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经由他代表大清国签订的。有些国家甚至还点名要求李鸿章去签订条约,因为别人去他们不放心,例如中日《马关条约》,那么李鸿章是不是真的一点都不爱国呢?李鸿章当时七十多了
    12-25 李鸿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