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最富有争议的“打黑英雄”是谁

   2020-12-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俗话说,东汉末年分三国。两汉四百年气数,传承到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之时(姑且不论少帝刘辩、献帝刘协),已经是强弩之末。尽管如此,颇有想法的汉灵帝还是在政治上搞起了“民主”:一是政体上搞“三权分立”,拉上宦官、外戚和自己共同执政,二是在官员安排

俗话说,东汉末年分三国。两汉四百年气数,传承到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之时(姑且不论少帝刘辩、献帝刘协),已经是强弩之末。尽管如此,颇有想法的汉灵帝还是在政治上搞起了“民主”:一是政体上搞“三权分立”,拉上宦官、外戚和自己共同执政,二是在官员安排上搞“市场经济”,以投标竞价的方式公开出售官职,只要出得起价,无论阿猫阿狗都能混进国家公务员编制。

当天子的如此胡作非为,“天下忠笃之士怨望”(《后汉书》)。眼瞧着数百年的大厦就这样轰然倒塌,还是有一些幻想力挽狂澜的有志之士是心有不甘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曹操就是其中一位。青年时代的曹操,靠着老爹曹嵩的一点人脉关系,当上了京城(洛阳)公安北城分局的局长(可能也是钱买来的)。新官上任,年轻气盛的曹操是想着为老百姓干点实事的。当然,曹操是个明白人,“反腐”涉及到国家上层建筑的利益(皇帝带头倒卖官员编制),是难以为继的,不过打黑倒是可以试一试的。于是,曹操对辖区治局进行了翻新,修门更梁,制造五色棍仗,悬挂门两边。门口贴着友情告示:不管豪强,士族、还是封疆大吏,在此地犯法,一律乱棍打死。

不过,京城是个达官贵人的聚居地,一个砖头砸下来,恐怕都能砸到三个挂“处”的。不久,曹操的“打黑生涯”遇到了阻力:皇帝身边红人,生活秘书(太监)蹇硕的叔父犯事了。这个蹇叔,仗着朝中有人,对人民群众总是百般欺凌,隔三岔五收个保护费什么的。恰巧有天在酒吧喝高了,开了辆宝马在市区里横冲直撞,闯进了曹操的辖区,一把就让人给扣下了。见有人居然如此不识好歹,蹇叔急了,冲着曹操大喊:“谁敢拦我?俺爹的孙子是太监!”曹操一听,顿时火上心头,俺爷爷也是太监,你这小子岂不是乱了辈分,占我便宜。于是也不和“上面”的领导打声招呼,一声令下,五色棍起,不可一世的蹇叔顿时一命呜呼。

为何初出茅庐的曹操,就有如此铁腕的工作作风?在这里,恐怕不得不提一个人,此人的名字叫做王吉。曹操未入仕之前,生活范围一直在沛国谯县一带,当时沛国的掌权者,就是王吉。《三国志》记载,少年曹操曾在此地犯事,后夏侯渊顶罪才得以脱身。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犯什么大罪?估计也就是搞一些恶作剧(比如偷看女孩子洗澡、拿两块砖头砸人家窗户之类的)。不过,这些行为在王吉眼里,其性质可是要贴上黑社会标签的。一旦涉了黑,我们的这位王吉同志执法力度,那可是毫不手软的。

当然,我们还是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王吉的个人履历。这位王吉本来是个书生,懂点“八股文”,就一心想当大官。不过,当时的官员编制基本都让皇帝拿去换酒钱了,因此,王吉一直怀才不遇。后来经人提点,茅塞顿开,带点礼品,敲响大宦官王甫家的大门。一进门,王吉跪地便磕,直呼义父。天上掉下个干儿子,王甫倒也乐观其成,乐呵呵地笑纳了(宦官一向有认干儿子的癖好,比如明朝魏忠贤)。有了这层关系,王吉的仕途立马发生了改变,直接“空降”沛国,成为一名“副部级”的地方大员。靠着太监上位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事,特别对于这位自视甚高的读书人来说。因此,走马上任的王吉,一心寻思要搞点“大动作”。有着干爹王甫在背后撑腰,王吉很快在辖区内力排众议,掀起一股“打黑风暴”(“能断察疑狱,发起奸伏,多出众议”《后汉书》)。眼见平时横行欺市的“地头蛇”一个接着一个的垮台,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一时间,王吉成了打黑英雄,市井间更是自发地传唱“王吉之歌”。

不过,老百姓的幸福感并没有持续太久。我们这位打黑英雄,见自己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的如此漂亮,顿时飘飘然起来,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人民的救世主,于是,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全民整风运动。其实这个想法在当时是很有创意的,汉末朝纲败坏,人心涣散,盗贼并起,世风日下,来个整风运动唱唱红歌提高人民觉悟未尝不是件好事,可惜,王吉的做法却着实让人不禁骇然:对于辖区内各宗大小案件,王吉同志都在朝廷的律条之外做出新司法解释,给各类犯罪分子以超乎寻常的严厉打击。比如,但凡铺张浪费者,即使是数十年前的老账,也要收监入狱(“常有微过酒肉为臧者,虽数十年犹如贬弃”),不孝顺父母或父母遗弃孩子者,一经查实,全部活埋(若有生子不养,即斩其父母,合土棘埋之)。总之一句话,犯罪不分大小,只要犯了事,不分男女老幼,一律重判。

“打黑”成了“黑打”,王吉的高调整风自然招来了非议(“郡中惴恐,莫敢自保”)。不过,对于辖区百姓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王吉同志为了展示自己的打黑成果,差三岔五总会大张旗鼓地拉上几个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犯人游街示众,倘若犯人不够坚强,一命呜呼了,王吉就会令人分尸,然后把大卸八块的尸体放在车上,摆在市中心友情展览。如若到了夏天,天气炎热,尸体腐烂了,他就让手下人剔出骨头,串接起来,挂在衙门的横梁上。据不完全统计,在王吉执政的五年间,前后杀了一万多人(“视事五年,凡杀万余人”),而当时辖区总人口也不过二十五万。

由此看来,初入政坛的曹操高调打黑,成为官场新星,这跟王吉的“言传身教”脱不开关系的。曹操后来执政的作为,也依然有着王吉的影子(如诛杀名士、徐州屠城等)。不过,作为“启蒙老师”的王吉同志,人生境遇可远没有曹操幸运,一味野蛮地黑打,引起了底层百姓和上级领导的不满,随着靠山王甫的倒台,最终成了被人唾弃的阶下囚。

 
标签: 三国 英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