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登基武英殿为什么只一天就烧城而走呢?

   2020-11-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从来没有如此明亮的火焰照亮过这座帝都,它在行将毁灭的时刻被历史的追光照亮,每一个巧夺天工的细节都清晰毕现,而闯王的面孔,则隐在黑暗里。所有人都看清了北京,但没有人看见闯王的脸——那张疲惫、悲伤、愤怒、绝望、几近颓废的面孔,从此在历史的视野中

从来没有如此明亮的火焰照亮过这座帝都,它在行将毁灭的时刻被历史的追光照亮,每一个巧夺天工的细节都清晰毕现,而闯王的面孔,则隐在黑暗里。所有人都看清了北京,但没有人看见闯王的脸——那张疲惫、悲伤、愤怒、绝望、几近颓废的面孔,从此在历史的视野中消失。

舌尖上的历史,义旗飘荡,马嘶雷鸣,十面埋伏,绝处逢生,李自成自荒凉的黄土高原,一路杀进宫阙万千的紫禁城。

那一天是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三月十八,谷雨刚过,北京突然下起了雨夹雪,开始只是稀薄的雨雾,后来越来越浓,变成寒凝的雪粒。清冷的雨丝雪粒被寒风裹挟着,抽打着人们的脸庞,让人睁不开眼。唯有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站在雪中,望得出了神,脸上露出喜色——老天爷给力,刚好验证了他此前的占卜:“十八大雨,十九辰时城破。”

自清晨开始,城外响了一夜的炮声就零落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战靴在松软的雪泥中踏过的声响。苍茫的天地之间,这座孤悬的城池果然被攻破了。根据《国榷》的记载,东直门城门破时,城墙上的大明守军如秋风落叶一般纷纷坠落。负责把守东直门的河南道御史王章战死了,把守安定门的兵部尚书王家彦跳城自杀,摔断了双腿,却还剩了一口气,被手下救下,藏匿在市民家里。他没死心,或者说他早已死了心,又趁人不备,悄悄解下腰带,自尽而亡。

第二天辰时,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缥衣,骑着乌驳马,一副英雄气概,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自德胜门入城,穿过大明门,一路杀到紫禁城前。仰头,“承天之门”四字赫然在目。李自成踌躇满志,扭头对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尚书宋企郊等人说:“我射它一箭,如能射中四字中间,必为天下一主。”他从牛皮箭筒中拔出一箭,“砰”的一声射出。细雨横斜中,那支蓄满势能的箭矢在克服了风的阻力之后,疾速奔向那块门匾,虽射中门匾,却不够精准,射在“天”字的下半部,最多八点五环。李自成眉头微蹙,牛金星宽慰道:“中其中,当中分天下。”李自成淡然一笑,没有在意,纵马率先冲入紫禁城。

马蹄在紫禁城内留下空旷的回声。偌大的紫禁城,死的死,逃的逃。崇祯皇帝在前一天下了第六道罪己诏,就回到乾清宫,在这座地动山摇的城池里,呆呆地坐定。残酷的战事,已不在遥远的陕北高原,不在黄河边的洛阳,而就在他的身边。喊杀声在这座城市里此起彼伏,断肢充塞着街巷,无数的伤口在同时流着血。空气中晃动着死亡的气息,像一条绞索,勒得他透不过气来。他让周皇后、袁贵妃侍奉着,斟了一杯酒。酒液滑过一道晶莹的弧线,珠圆玉润,准确地落在他的酒杯里。伴随着李自成军队的马蹄声,他看到案上的酒杯都在轻微地颤抖。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没有了昔日的歌舞酒筵,这酒,格外的苦涩。他一边饮,一边嘟囔:“苦我满城百姓。”话音落时,两行泪水,已挂在他的脸颊上。

周皇后的胸中一定贮满了数不尽的伤感,她默然回到坤宁宫,崇祯跟随进来的时候,她已悬梁自尽了。崇祯没有丝毫惋惜的意思,只说了句:“死得好!”他猛然想起了已经到了出嫁年龄的长平公主,立即把她召到身前,说声“尔何生我家”,然后左袖掩面,右手抽剑,向长平公主砍去。长平公主用胳膊一挡,一声脆响之后,半截玉臂飞向宫殿的一角。崇祯没有罢手,又提着那柄剑,面色狰狞地跑到昭仁殿(这座宫殿的故事,我还将在后文中详细讲述),一剑捅死了六岁的女儿昭仁公主,又舞着那柄剑,砍死无数嫔妃宫娥,然后,像完成了一件重大的心愿,别无所憾,一个人抛下宫殿,披发跣足,拖着一路的血光,逃到煤山上,投缳自尽。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解脱。

出身草根的李自成或许很想跟出身龙种的天子照个面,这样的英雄事,连项羽都未曾做到。当年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潼关被洪承畴、孙传庭打得落花流水,只剩下十八骑逃向商洛山中,苟延残喘之际,支撑他的,或许就是这样的痴心妄想。他没有想到崇祯不给他机会。他命令部下满紫禁城寻找,也没有找到他的尸体。他的龙体,此刻正在煤山顶上的瑟瑟寒风中飘来荡去。

李自成进驻紫禁城,以武英殿为处理军政要务之所。”这座宫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与东边的文华殿相对称,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据说明成祖朱棣早年曾在这里召见大臣,他甚至把全国官员的名录贴在大殿的墙上,时时观看,以思考王朝的人事布局问题。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崇祯皇帝突然做出一项决定,从乾清宫搬入武英殿居住,从此减少膳食,撤去音乐,除非典礼,平时只穿青衣,直到太平之日为止。他没有想到,他没能看到太平之日的到来,自己死后,最大的对头李自成成为紫禁城新的主人,偏偏选定了武英殿作为处理军政要务之所。

正如项羽火烧阿房宫一样,项羽这一破坏文化遗产的行径,历来为人诟病,但陆川借项羽之口表达了这样的逻辑:正是因为阿房宫无限的壮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才勾起了这些草莽英雄对于权力的渴望。所以,在影片里,项羽总是对先期抵达的刘邦是否进过阿房宫、见识过它耀眼的繁华耿耿于怀。他知道,无论什么人,只要见识过它,就难以忘怀了。他认为——或者说,陆川认为,烧了它,就等于烧掉了人们心头的欲望和野心。陆川给了项羽一句台词:“烧了它,大家都不用惦记了。”

登基大典在紫禁城武英殿举行。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像李自成这样心情复杂地坐在龙椅上,也没有一次登基大典如此潦潦草草。三拜九叩的威仪背后,是一盘不堪面对的残局。这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没有人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明天。

这一次,李自成真是要打下江山,拱手送人了。

但李自成还不甘心做这样的好人。夜色深浓时分,李自成下令放火、放炮,不是登基的礼炮,而是失败的丧钟。烈焰冲天而起,把紫禁城的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化作一片片纷飞的黑雾,仿佛一个黑色的怪兽,盘旋在宫殿的上空,紫禁城里到处回荡着宫殿倒塌的巨大声响。此时,京城九门也被点燃了,只有大明门(已被改名为大顺门)、正阳门、东西江米巷一带没有火势,这座辉煌的都城,变成一座浴火的城市。“哭号之声,闻数十里。”弥漫京城的大火,为李自成的登基大典提供了一个无比壮丽的背景。

李自成烧了紫禁城,是因为那时他已经留不住本已属于自己的江山,他不愿意它落到别人手里,这是后话。李自成在进京四十二天的时间里,以大跃进的步伐走完了一个王朝由兴起到败亡的全部路程,他的成功,亦是他的失败。

 
标签: 李自成 登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解析李自成进北京短短42天就兵败逃离的原因
    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破北京城,那么进城之后的李自成又都干了些什么呢?李自成进北京李自成入京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抚百姓,而是下令全城搜寻崇祯帝后,并声称死活不论,在其手下找到崇祯帝后的尸体之后,李自成又下令以贱民之礼入
    12-31 李自成
  • 李自成失败的真正原因是竟是因为过于自大?
    李自成可谓是反明的最具代表性人物,他也将反明进行到底了,在反明的过程中李自成表现的非常的英勇顽强。但在当时的民族大义之上,李自成就表现的有些怯懦,李自成的抗清只能说成是被动抗清。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之后,崇祯皇帝自缢于树下,大明政权已经分崩离
    12-31 李自成
  • 李自成生死之谜 满清与南明均未取得其首级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
    12-31 李自成
  • 李自成吃活人真相 明朝福王朱常洵竟被活炖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香扑鼻。熊熊烈焰中,最骇人心目的是,巨锅
  • 李自成和洪秀全谁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大?
    历代农民起义对社会都会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破坏性也很大。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李自成和洪秀全起义,在一定程度上都延缓了中国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那么,李自成和洪秀全,谁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更大呢?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帝国李自成出生于1606年,死亡于16
  • 李自成神秘失踪后的终结局到底如何?
    李自成,字鸿基,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人,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最主要的领袖之一,又称李闯王。崇祯三年,李自成在陕西米脂揭竿而起,聚众起义,后来,又率众投奔了当地的另一股农民军高迎祥。崇祯九年,高迎祥被俘就义之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
    12-27 李自成
  • 李自成为何杀辅佐自己的功臣李岩?李岩怎么死的
    李自成为什么要杀李岩?明末爆发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在李自成的起义队伍中,有一位著名的谋士李岩,他提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为起义部队赢得了民心。对李岩的结局,《绥寇纪略》中作了记载:定州失败后,有人说河南全境都向明朝军队投降了。李自成大惊
  • 1644年李自成率军进京大明都城为何会不攻自破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率领数十万农民军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试图凭借京城九门坚固的城防,并依靠三大营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与“流贼”决一死战。但令人惊讶的是,吴三桂所部迁延不进,三大营十余万人不战自溃,京城九门不战自降,绝望
    12-26 李自成
  • 揭秘闯王李自成兵败之谜
    李自成明末起义,一直以来都受到历史学家的高度赞扬,认为是最富有斗争性的农民起义。他最终推翻大明朝,号称拥有100万大军。但是这100万大军却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被清兵击溃。除了李自成自我的骄纵之外,到底还有什么原因?闯王李自成最后失败的真正原因
  • 李自成兵退时掠夺故宫宝物究竟藏于何处?
    一代闯王李自成战败兵退京城时,将故宫国库中的国宝掠夺一空,意图作为日后东山再起的财力支持,其部将用了九艘大船转移国宝,也因为被盗运,国宝数据已经成为一个迷,但从元明历代官窑生产数量来分析,被掠夺国宝几十万件是可预计的。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
    12-25 李自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