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名臣商鞅:不懂得功成身退最终导致其被杀

   2020-11-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战国时期,群雄纷争。国与国之间,完全是丛林法则,虽说周天子在世,可是对于各封国之间的战事管不了,也不敢管。相反,哪个国家在战争中获胜,周天子还要遣使朝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包括军事、文化、农业、工商等,归根结底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人才是其

战国时期,群雄纷争。国与国之间,完全是丛林法则,虽说周天子在世,可是对于各封国之间的战事管不了,也不敢管。相反,哪个国家在战争中获胜,周天子还要遣使朝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包括军事、文化、农业、工商等,归根结底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人才是其中的关键。战国时期的人才是可以随意流动的,没有什么户口、学历等方面的牵挂,因此这就给天下的士子们提供了绝佳的舞台,这也是诸子百家得以产生的原因。

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句话在战国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今天可能还在露宿街头,明天就可能拜将入相,成为朝堂上一言九鼎的重臣。商鞅就是这样,商鞅原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可惜到他这一代,早已经成为庶民。所幸商鞅年纪轻轻就怀揣救国治世之学,暂时窝在魏国国相公叔座帐下做中庶子,参知政事,但始终不得重用。

这时候,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了。此时的秦国,千疮百孔,跟关东六国差距甚大。特别是魏国,经过变法图强,发展成了超级大国,把秦国逼得喘不过气来,说是想打就打也不为过。秦孝公志向颇大,准备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甚至统一华夏,他发出了著名的《求贤令》,明确指出“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于是商鞅登上了政治舞台,以法家名士的身份在秦国进行变法图强,改变了秦国的命运。商鞅变法对于秦国来说,不亚于一场摧枯拉朽的革命,奴隶制度被摧毁了,更为先进的封建制度被确立起来。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成就了秦国,也成就了商鞅自己。可是非常遗憾,商鞅的下场却非常惨烈,秦惠王即位后,商鞅的保护伞倒了,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抓,处以车裂之刑。

作为变法的主持者,商鞅是强秦的大功臣。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秦国的今天,可是商鞅却以莫须有的谋反罪被抓了,这真是茅厕里捞狗,捞起来咬人。这也难怪,后来秦惠王请名士公孙衍留在秦国做大良造时,公孙衍只待了一段时间就离开了。兔死狐悲,难道他也是想到了商鞅在秦国兔死狗烹的下场吗?后起者张仪又如何呢,秦惠王死,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心里明镜似的,赶紧出逃到魏国去,好歹得以善终。

一腔热血为强秦,商鞅殚精竭虑一辈子,到头来却落得车裂的下场,我替商鞅惋惜。可这似乎也是商鞅的必然结局,变法成,君杀之而威慑天下。变法不成,君杀之而威慑群臣。故商君死,秦法才算真正的巩固。如此,就算秦孝公在位,商鞅也会死无葬身之地。因为国君,绝不会允许在国内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声望超过自己。功高震主,主岂心安?何况商鞅变法,得罪了秦国的既得利益集团,甘龙、杜挚等人因为变法失势,恨不得早日将商鞅处死。

事实上,变法结束,商鞅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因此秦惠王找借口除掉商鞅,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玩平衡,树立自身权威,就成为一种必然。可惜商鞅不知这一点,急流勇退谓之知机,这世间有多少人,能参透其中的奥秘呢?这应该是商鞅最大的遗憾了!

 
标签: 名臣 商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曾国藩简介 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曾国藩的生平简介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
  • 汉朝名臣汲黯:敢当面数落汉武帝 假传圣旨赈灾
    汲黯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黄老思想的」实践者,更是敢於直谏的名臣!“汉武帝”固然是位事功显赫的名君,但其“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是尽人皆知。在他面前敢於直谏的人为数不多,汲黯就是这样「凤毛麟角」的人物之一。我们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汲
  • 揭秘历史上的北宋名臣包拯头上真的有月亮吗
    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的公正廉洁是众所周知的。包拯铁面无私、公正清廉、刚正不阿,并且非常英勇果断,勇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同邪恶的势力进行抗争,因此有“包青天”和“包公”的称呼,后来人们又将他作为神明来进行崇拜,有人觉得
  • 西汉名臣路温舒究竟多爱读书还编蒲抄书?
    路温舒是西汉时期的名臣,生卒年月不详,因为他曾经给汉宣帝上书请求减轻刑罚,所以大致上判断他所处的年代应该是在汉昭帝汉宣帝的那段时间。他一生任职过不少重要的官职,为西汉当时的昭宣中兴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路温舒的父亲是里的一个守门人,所谓的里,就
  • 清朝名臣曾国藩一生因何事3次想要自杀?
    他被慈禧称为“天下第一正人”;治家严苛;“曾剃头”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如麻;功成名就之时,部下曾劝他称帝;表面风光之下,实际上他终其一生都是战战兢兢,曾经三次自杀……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理学大师,为师为相,立德立功立言,在崇拜者眼中
  • 名臣朱买臣的妻子为何主动要求将其休掉?
    《朱买臣传》出自于班固所著的《汉书》,讲述了朱买臣的人生经历。朱买臣是西汉吴县人,自幼爱好读书,即使家庭条件非常贫困,朱买臣依然坚持日复一日的做学问。朱买臣四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崔氏嫌弃朱买臣没有本事,便和他离婚。汉文帝登基后,同县人严助将朱
    12-28 名臣
  • 王嗣宗轶事 宋初名臣王嗣宗何以被讥为“手搏状
    北宋政坛上,有个闻名遐迩的“手搏状元”——王嗣宗。王嗣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乙亥科状元。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也就是大宋开宝八年,太祖赵匡胤开科选仕。各路学子经过严格的笔试筛选后,只剩下十几位最优秀者,被宣入皇宫,站立在金銮殿
    12-27 名臣状元
  • 三国名臣程昱为什么会吃人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
    12-27 名臣三国
  • 从买官到一代名臣 李卫为何能被雍正赏识宠爱?
    看过电视剧《李卫当官》的朋友一定对李卫的印象非常深刻吧。徐铮扮演的李卫,幽默诙谐,滑稽聪明,而且处事能力极高,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跟大家聊聊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历史中的李卫是个富二代,江苏铜山人,公元1681年出生,李卫年轻
  • 名臣司马光也“光盘” 请客不多点菜 赴宴总打包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