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并非宦官 而是赵国后裔计划灭秦主谋

   2020-07-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未来毁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有关赵高的身世,两千年来了解甚少而曲解甚多。东汉以后

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未来毁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有关赵高的身世,两千年来了解甚少而曲解甚多。东汉以后,赵高被丑化为宦阉,其家族也被丑化为宦阉家族,不实的成见一直延续到今天。

赵高是太监吗?

历史叙事,是基于历史事实的叙事,核实历史事实的真相,是历史学家所从事的工作的基础。史料的考证,那是需要用论文的形式表达的另一种历史,眼下而今,我们还是回到历史叙事上,再次切入沙丘之谋前赵高的为人行事上来。

赵是赵国王族的姓氏,赵高的父系是赵国王室的疏族,战国时代,天下合纵连横,各国间结盟换约,相互间以王室公子作为人质。这些作为人质的公子,多是国君众多子女中不受宠爱的疏远者,被打发出质后往往长期滞留异国他乡,不少人贫穷潦倒终生,至死不得归还。赵高祖上,大概是由赵国到秦国作质子的这一类公子,在赵国无宠,在秦国无援,不得意而滞留于秦,后来在秦国娶妻生子,子孙后代流落于咸阳市井当中,成为秦人,与普通庶民无异。

赵高有兄弟数人,都出生于隐官,在历史上留下姓名者,只有弟弟赵成,赵成后来接替赵高,做了秦帝国的郎中令,曾经参与谋杀秦二世的望夷宫政变,也是一位人物。隐官是政府设置于不引人注目处的手工作坊,用来安置刑满罪人工作,赵高的母亲,因为有罪受过刑罚,赦免后,由于身体有受刑后的残疾,不便见人,也不愿被人瞧见,就一直在隐官劳动生活。

赵高的父亲,大概是在隐官工作的下级文法官吏,通晓法律,精于书法,在隐官任职时结识了赵高的母亲,组建了家庭,生下赵高兄弟。秦是注重世业的国家,子承父业、以吏为师成了帝国的国策,赵高成年以后能够走文法的道路入仕,成为第一流的书法家和法学家,都与父亲的职业和影响密切相关。

赵高生于秦昭王末年,大概是在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前后生于秦国首都咸阳,当时,秦国和赵国间的长平之战正进入后期,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重重围困。三年以前,秦始皇出生于邯郸,此时正与母亲一道困处城中,惶惶不可终日。想来也是有趣,秦始皇和赵高基本上是同龄人,他们在历史上扮演了交换毁灭的角色,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国的王族,他由秦入质于赵,娶赵人为妻,秦始皇出生于赵都邯郸,后来消灭了赵国。赵高的祖上是赵国的王族,由赵入质于秦,娶秦人为妻。赵高出生于秦都咸阳,后来毁灭了秦国。另一位同龄人刘邦,同年出生于楚国的沛县,四十余年后,他与赵高联手消灭了秦,不久又继承了秦始皇的遗业,以秦为根基创建了汉。至于另一位关系秦帝国兴亡的重要人物李斯,此时已经成年,大概二十五岁左右,正在楚国作郡的小吏。这些将要推动历史的人物,尚未碰撞在一起,正散处各地,默默地等待着历史的召唤。

由于父亲是文法官吏,也是严格要求子女的人,赵高兄弟大概从小就在父亲的督促下学习读写和法律,打下了相当扎实的文法基础,赵高从小精明强干,敏捷好学,有恒心,有韧性,他在文法入仕的仕途上,大概是一帆风顺。十七岁以文法官吏子弟进入学室,成绩优秀,三年后资格考试合格,被除授为史,继而初等选拔考试合格,以最优秀者出任为令史类的文法官吏。三年后,他参加高等选拔考试,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中选,进入秦王宫廷担当了尚书卒史,直接在秦王身边从事文秘工作,在秦国万千的文法官吏中,赵高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赵高进入宫廷以后,他的能力举动,开始直接进入秦王嬴政、也就是未来的秦始皇的视野里。

赵高进入宫廷时,大概在二十三岁左右,时间大概是在秦王政十三年(前234)。这一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岁,亲政后第五年,开始在政治上施展鸿图。秦国的官僚制度严密完整,文法官吏的升迁多由例行考核,积年累进。赵高算是有幸,他在秦宫的宦任中得到秦王嬴政的直接赏识,从少府属下的诸多尚书卒史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中车府令。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甚至亲自为皇帝驾御,职位至关紧要,非皇帝绝对信任的心腹亲近不能担当。

晚年的秦始皇将少子胡亥的教育委托于他,正是看中他在文字、书法和法学上造诣的精湛。史书上说赵高工作勤奋,行事坚韧不拔,果断敢行,是对他出众的行政能力的概述,当然这也是他受秦始皇赏识的要素之一。升任中车府令,对于赵高的一生来说,意义重大,其意义不仅在于职务地位的升迁,更主要在于由此涉足秦国政治权力的核心和中枢,触摸到举足轻重之机要,如果机会适宜,可以直接影响天下政局。赵高出任中车府令时,大概在四十岁前后,正当壮年,前程锦绣灿烂。

正当前程看好时,赵高触犯法律,犯大罪入狱,始皇帝命令大臣蒙毅审理,审理的结果,赵高被定为死罪,解除官职,剥夺出入宫中禁内的宦籍,听候行刑。由于涉及皇帝侧近,事关重大,蒙毅不敢有所掩饰,将案情及其审理结果直接呈请始皇帝定夺,始皇帝惜才不忍,念及赵高在身边多年,行事敏捷勤奋,才能特出难得,下令赦免赵高,恢复其中车府令的官职。这件事对于赵高的一生,对于沙丘之谋,对于蒙氏家族的命运,甚至对于秦帝国的毁灭,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标签: 赵高 宦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秦二世胡亥为何处死蒙毅将军?与赵高有关吗
    蒙毅在电影《神话》里令人熟知,不同的是在电影里,他化身为秦国的将军,保卫前往秦国的玉漱公主,并且和公主产生了感情。而在历史上,蒙恬却不是将军,起码在真正的意义上不算是专职于打仗的将军,而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在秦朝帮助始皇帝处理朝政,官至上卿
  • 秦始皇为什么宠信赵高而赵高却为何要灭秦?
    赵高用他40年左右的时间任劳任怨的服侍始皇帝获得秦始皇的百般信任,为报仇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自宫后进入秦宫引发秦朝内部一系列争斗,杀尽秦朝宗室,灭亡秦朝。赵高是秦朝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也是秦朝灭亡的关键人物,他逼迫秦始皇长子自杀,另立胡
  • 秦始皇的遗诏内容是?秦始皇遗诏被赵高篡改了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秦始皇临死写下遗照,要立公子扶苏为皇帝。然而赵高和李斯却篡改了遗照,立了公子胡亥为皇帝。那么,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后人又是如何知道赵高真的篡改了遗照?秦始皇留下的遗照写的都是什么内容?秦始皇的遗诏内容是什么?当时是什么
  • 赵高篡改秦始皇七字遗诏内幕 秦始皇遗诏之谜
    秦始皇的遗诏内容是什么?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巡游天下的始皇帝在芝罘(今山东烟台)乘船射杀了大鱼以后,沿海西行,踏上了归返咸阳的回程。车驾一行抵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境内),始皇帝突然染病。卜卦的结果,有北方的山鬼作祟。始皇
  • 李斯究竟是被胡亥害死的还是宦官被赵高害死的
    杀了许多朝中的大臣,赵高还不满足,又寻找机会唆使胡亥对地方官吏也下毒手。在胡亥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年初,胡亥效法自己的父亲秦始皇,也巡游天下。南到会稽(浙江绍兴),北到碣石(河北昌黎北),最后从辽东(辽宁辽阳)返回咸阳。在巡游途中
  • 秦朝大奸臣赵高灭秦后得到的下场竟是什么?
    赵高,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是秦朝秦二世时权倾朝野的丞相。他本是赵国的宗室远亲,家族落魄后流落到秦国,母亲犯罪之后被收容于隐宫,而赵高就是出生在这个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罪犯的场所。秦始皇听闻他勤奋,便有意提携他,让他专管皇帝的车架,成中车府令
    12-21 秦朝赵高
  • 奸臣赵高灭秦真的是因为家族的血海深仇吗
    秦二世胡亥时期,特别是李斯逝世后,赵高成了秦国的丞相之后,他野心勃勃,不甘于屈居人下,成天想着篡夺帝位,但是赵高平日里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朝臣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向着赵高的。于是赵高想了一个办法来判断哪些人是反对他的。一日朝堂之上,赵高牵来了
    12-17 赵高奸臣
  • 赵高最初帮胡亥称帝 为何后来又逼他自杀?
    公元前210年,威震四海的秦始皇驾崩了,临死前,他下令把皇位传给公子扶苏,但很可惜,他所托非人,负责传话的是赵高,赵高跟公子扶苏仇深似海,他曾多次劝谏秦始皇不要施行暴政,极大的伤害了赵高的利益。赵高自然不希望皇位落到公子扶苏手里,于是他联合
    12-14 赵高胡亥
  • 秦二世胡亥姓什么?赵高究竟是怎样教胡亥的
    胡亥,出生于公元前230年,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胡亥在位的时间并不久,大概只有三年左右,这三年时间里,胡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如何享受上面,对
  • 流氓比拼 丞相李斯为何死在宦官赵高之手
    总结李斯之死,果真是成也哲学,败也哲学。“仓鼠哲学”成就了他的官场之路,但最后却束缚了他的手脚。乃至作茧自缚,无法升级为大流氓,终被大玩家老猫赵高所克。从抱负来看,他不是什么大政治家,只不过是个大一点的官僚,这样的官僚无论怎么折腾都是“鼠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