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2020-11-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西游记演绎到末了,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终于功德完满——真实的玄奘,这就回国传教,而小说的唐僧,却只需把取来的经书交给唐朝,而后便有八大金刚在云头现身,召唤一声,这四人一马便平地而起,又转回灵山。这时的故事便到了终结的时刻,唐僧四人一

西游记演绎到末了,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终于功德完满——真实的玄奘,这就回国传教,而小说的唐僧,却只需把取来的经书交给唐朝,而后便有八大金刚在云头现身,召唤一声,这四人一马便平地而起,又转回灵山。

这时的故事便到了终结的时刻,唐僧四人一马取经辛苦,按照老百姓的想法,就算没有加官进爵,佛祖怎么着也得意思意思——果然,如来这便叫唐僧等近前受职了。

首先自然还是唐僧,虽然这十万八千里路上他实在没啥本事,基本上就是个累赘。但经还是他取的,所以论功劳还得数他第一。且如来又说了,你虽然顶着唐僧的名号,表面上看起来是大唐的僧人,其实是俺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投胎而成,话说这家伙以前听我念经讲法的时候就不认真,所以贬他下界去东土,经历了这一番锻炼,好歹也知道世间之苦了,好吧!这就给你晋升个高级职称,做个“旃檀功德佛”。

这话,听上去好像还蛮像回事的,有道是“出家人不打诳语”,可在这里,吴承恩笔下的“如来”实际是打了谎语,因为“金蝉子”这个名号一听便不是佛家用语。也就是说,什么金蝉子以前是如来弟子,纯属胡诌。

那么金蝉子究竟是什么来历呢?

咱不妨先来考究一番“金蝉”是什么?金蝉实际上就是知了猴,就是马吱啦猴,就是杜拉猴,就是蝈蛹,就是蚱蝉。哈哈!听听这些名号,原来唐僧早就与猴有缘,难怪要收孙悟空做徒弟呢?

每年的夏至到立秋前后,中原大地如皖北、苏北、鲁南、豫东这些地方,据说就会有人拿着手电灯,到林子或是果园里逮金蝉。而逮到的金蝉往往还不少,一半自个吃,另一半就卖给收购的人,赚点零花钱。

那么为什么吴承恩会设计唐僧的前身是金蝉子呢?原来金蝉会脱壳变身,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一种“金蝉脱壳”,有长生或是再生的意思。而西游记中的唐僧,前世被设定为佛的弟子,再生于大唐为高僧去取经,这何尝不是一种“金蝉脱壳”呢?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金蝉子这个听上去很有道家意味的名号,便被安在了如来门下,成了佛门弟子。而真实的印度佛教世界,根本就查无此人!

那么这“旃檀功德佛”究竟是个什么佛呢?佛经里说他在三十五佛中,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持诵此佛名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阻止斋僧的罪业——这些其实都不要紧,关键在于吴承恩如何会想起给老陈安这么个佛号呢?有人便去考证了,考证下来原来吴承恩的老家附近在唐代有个塔,专门供奉旃檀佛——于是老吴在写西游记那会,便想到了这个佛号,得了就给唐僧安上吧!

其次是孙猴,虽然你之前大闹天宫,给玉帝同志惹了不小麻烦,可好在后来如来出手,把你压在五行山下思过五百载,然后做小唐的徒弟,一路上打怪除魔,好歹也算是将功赎罪,这就也给你晋升个高级职称,做个“斗战胜佛”。

这又是个什么佛呢?据说其身蓝色,双手持盔甲置于胸前,持诵佛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由傲慢所造作的罪业。哈哈,自然这是佛经的正解,吴承恩显然没看这些,在他看来,整部西游记,都在说孙猴子如何能打,而这满天的神佛里头,又唯有这么一个佛号搭到点猴子打架好胜的意思,所以,这个佛号,实在非孙悟空莫属了。

第三是八戒,你其实本来是天河里的水神,偏不改那好色的毛病,居然敢在蟠桃会上调戏嫦娥,所以这才贬你下界做猪。这西游路上你别的且不说,总算是一路挑担有功,就给你个中级职称,做“净坛使者”吧!

嘿嘿!也难怪老猪不服气,师傅和师兄都封了个佛,到老猪这里居然成了“使者”,貌似还不如后头老沙的“罗汉”职位呢?按理说佛界的序列,佛之下便该是菩萨,八戒为何就不能做个猪头菩萨呢?难道是形象问题吗——不过如来对这一点也有他的解释,你老猪食肠宽大,做个净坛使者可以到处享受佛事的供奉(既然成佛了,老猪此后对食物便没什么欲望了,只要闻闻香火这肚皮似乎就饱了)。而这使者的具体级别,实际上就是菩萨。所以文末大众念经时,也念:“南无净坛使者菩萨”。

第四是沙僧,你本是天庭里的卷帘大将,却非要没事找事打碎什么玻璃盏,结果贬下界成了流沙河里的妖怪——哎呀,打碎个玻璃就跟老猪调戏嫦娥同罪,老沙你一定是得罪什么人了,好在西行取经缺个牵马的马夫。而今你也算得了正果,也给你个中级职称,做“金身罗汉”吧!

第五是白马,你本是西海龙王的儿子,当初青春期冲动,一时犯下忤逆大过,差点就问斩了——你们西海龙族的内部恩怨也很深啊,我且不管那些,这一路上你变成龙马驮了唐僧一路,也是一桩功劳,就让你做个八部天龙马吧!

金身罗汉和天马没啥特别的,关键在前三个封号上,其实大有意思——吴承恩是有他的潜台词的。

嘿嘿!唐僧,你是旃檀功德佛,旃檀是什么呢?就是一种香木。唐僧跑了十万八千里,可实际上全无半点本事,所以最后也只能做个香木佛,纯粹给人闻闻气味而已。孙猴则是斗战胜佛,听上去很威猛的样子,可这佛的佛意,其实是要消解傲气,别以为你打谁都能赢,好好地听佛祖念经,你就知道傲慢,才是你真正的敌人(诶呦!听上去还蛮有哲理性的,孙猴且到一边反思去)。至于老猪的净坛使者,那其实就是个搞剩菜剩饭剩汤处理的,你寻思寻思,那会中国人后院养头猪,吃不完的菜饭汤都给猪做饲料——哈哈!这不就是个净坛使者的本义吗?

吴承恩,你好机智啊!

 
标签: 和尚 唐僧 如来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朝哪个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什么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哪个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什么皇帝是出
    1、清朝顺治皇帝出家当和尚。2、人们传说顺治皇帝,在自己心爱的董鄂妃去世后,悲伤过度,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3、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即163
  • 解密中国古代和尚烧香疤 区分是否出家?
    在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和尚的身影,小编一直很萌《旋风小子》里那个小和尚啊,又调皮又可爱!今天小编所要讲述的就跟和尚有关,不过不是小和尚。古装剧里和尚的头顶上总有几个圆圆的圈,通俗的讲就是香疤,不过在汉传佛教中被称为之中称戒疤。为什么和尚头上
    12-29 和尚
  • 详细解析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
    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可谓是唐太宗的一大耻辱,因为虽然高阳公主年仅十七岁,但却已是宰相的儿媳妇,所以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这一段风流史才更加让唐太宗生气。接下来就详细介绍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吧。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
  • 武则天的男宠 尼姑庵恰遇和尚偷腥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唐太宗
  • 水浒传中做了和尚的鲁达为何还能那么任性
    却说鲁达做了和尚,不过仍然我行我素。书中描述:话说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上下肩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洒家自睡,干你甚事!”禅和道:“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
    12-24 水浒传
  • 史上第一个与和尚通奸的皇妃半老徐娘徐昭佩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梁书》记载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著作《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等,绝对称的上那个时代的畅销书作家。可惜的是承圣三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江陵城被攻破后萧绎一
  • 唐太宗最爱的女儿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故事
    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岁,却已经是有夫之妇,老公就是宰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但高阳公主不喜欢赳赳武夫的老公,而喜欢文采风流的儒雅之士。某日,公主和丈夫带领大批随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打猎,人喊马嘶,闹了大半天,公主乏了,刚好
    12-24 唐太宗
  • 武则天崇佛 武则天迷恋“和尚”的玄机是什么?
    揭秘武则天迷恋“和尚”之谜:唐朝之所以让后代中国人无限怀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气质和胸襟。事实上,有唐一代290年,21位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崇尚佛教。唐太宗以后,高宗、中宗、睿宗在信奉道教的同时,也都提倡和利用佛教,但把
  • 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悲惨结局 为和尚自尽?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据历史记载,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为何因和尚上吊自杀?如此凄凉的下场,竟然死于自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
  • 明亡后崇祯儿子流浪江南做和尚 被康熙凌迟处死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12岁,开始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王乡绅得知其身份,冒着风险收留他,给他改名王士元,让他与自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