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六十岁登基 历经磨难周游列国终称霸

   2020-08-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春秋时期,周王室衰竭,群龙无首,狂魔乱舞。国力强者,说话铿锵,干涉他国内政没有商量;国力弱者,自己的地位都靠大国支撑,就不得不沦落为某位老大跟班,而且,跟得屁颠屁颠。哪怕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也不过就是天下诸侯的工具,如此而已。春秋时期的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竭,群龙无首,狂魔乱舞。国力强者,说话铿锵,干涉他国内政没有商量;国力弱者,自己的地位都靠大国支撑,就不得不沦落为某位老大跟班,而且,跟得屁颠屁颠。哪怕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也不过就是天下诸侯的工具,如此而已。

春秋时期的那个天下,就是国力强悍者说话的天下。

就在齐桓公励精图治处心积虑争霸天下的时候,晋国王室却发生内乱。

呵呵,搞建设,N多代人呕心沥血,都还不一定到达理想的境界。搞破坏,就那几个正好有些权势的家伙弄弄“理乱”,即大功告成。晋国,从周王室开始分封起,就是一个与王室关系非常紧密,地位非常重要的一个封国。它的立国始祖乃是周武王的儿子,也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到曲沃武公和其儿子献公的时代,经过父子两人披肝沥胆,承上启下的共同努力,最终也使晋国在东周那个时代,走向了勃兴之路。但是,本可以争霸天下的晋国,却因为晋献公晚年宠信年轻漂亮的夫人骊姬,上演了一出以庶位而血肉相残的悲剧。

唉,怪不得我们中国人会说,女人是祸水,有很多惨剧,女人还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骊姬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公元前656年,骊姬的儿子奚齐被立为储君,长子申被逼自杀,另两位公子重耳和夷吾亡命异乡。

不得不逃啊,不逃,当然还有一条路可以走:与申一样,死路。

中国人相信预兆,据说,重耳公子在逃亡的路上,就碰到了预兆。

重耳显然是仓皇出逃的,也就是说,在他得到仅有死路的信息时,已经没有时间作充裕的逃亡准备。得到消息,他已经离死不远,如果腿脚儿慢一个半拍,恐怕早就死翘翘矣。还好,手下人行动迅速,总算簇拥着他蜂拥而去。只不过太匆忙矣,随身既无粮也无钱,而且还无依无靠,那个狼狈啊……好在保住了性命。幸运的是重耳公子十分爱好结交贤士,一批重要的贤人始终跟着他,不离不弃。

可是,贤人也不能当饭吃啊。

逃亡路上,他饥肠辘辘,却正好看见一群农夫在田野里吃饭,也许年份较好,也许野菜正香,一伙人欢天喜地大快朵颐。看得重耳那个口水啊……实在是止不住矣。于是,跟班狐偃就去讨饭。

农夫们见一帮贵族打扮的人讨饭,便没了好气:我们连野菜都不够,哪有多余食物……给你?

其中一农夫更是缺德,起身捧来一大块泥土,塞到重耳手上:这个给你吧!

原来贵族也有没饭吃的时候,活该。

哇塞,原来仇富心理在春秋的时候就有啊。

囧哟,要饭不成,却要来一块土。

重耳气得要命,举鞭就要打。狐偃立刻阻拦:公子,好兆头啊!得土不就是得国家吗?这是上天对您恩赐的预兆啊。

啊,原来这样!

重耳翻身下马,恭敬地向农夫行大礼,然后带着他的跟班们,头也不回策马而去。

留下傻愣愣的农夫,自顾自地……瞠目结舌。

呵呵,重耳公子可把农夫弄糊涂矣。

贵族也,不可理喻。

他当然不会明白,一块土,对失国公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公元前651年,就是齐桓公蔡丘会盟诸侯的那一年,晋献公死翘翘也。奚齐继承君位,但还没有过上国君瘾儿,即被大夫里克等刺杀,在晋献公灵前,也死翘翘矣……这下子,晋国更乱。

公子夷吾运气好,公元前650年回到晋国继位,即晋惠公。

这小子继位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决定刺杀同是天下沦落人的难兄难弟重耳。

唉,都是权力惹的祸,特殊状态和特殊境遇下,亲兄弟比敌人还可怕。

不是亲兄弟,还真不会派人刺杀。

那个时候,重耳已经逃到狄国避难。重耳的跟班听说杀手来也,再次簇拥了重耳,仓皇出逃。这一回,他们逃去了齐国。这个时候,齐桓公刚刚当上天下老大不久,当然礼贤下士,而且还把女儿齐姜嫁与重耳公子。这下安逸也,饱暖思淫欲……重耳失去斗志,安享于寓公呢。

7年后,齐桓公去世,齐国乱矣。但重耳公子迷恋安逸的生活,不愿离开齐国。

呵呵,伟大的人物,也有安享快乐意志消沉的时候。

人啊,都有弱点,重耳公子也不例外。

跟班们急啊,灌醉重耳,抬上车……逃之夭夭。

等重耳醒来,他们已经到“外国”也。

重耳发一通脾气,然后再次在逃亡路上奔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命苦啊,老天不让他休息。

他们先后到过曹、宋、郑等国,最后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国君的礼遇接待重耳?

这就是声誉的重要啊。重耳公子17岁的时候,就有闻名天下的五贤士跟从。而且,就是颠沛流离长时间亡命天涯,这五人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始终不离不弃。重耳的个人魅力可见一斑。

仅凭这一点,就不得不让当时天下所有的诸侯同志刮目相看。

如果今天的人有不服气的,你看看左右,瞧瞧邻居,有退休的或者曾经的位高权重者,看看他的门前,曾经的车水马龙是不是已经门可罗雀?

呵呵,不然,为什么会有人哀呼世事炎凉?

但重耳同志就算失魂落魄,就算天涯亡命饥寒交迫,他的跟班也没有一个离他而去。

凝聚力啊,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楚成王重礼接待。一个落魄公子,却享受国君礼遇……

风光吧?

酒过三巡,楚成王曰:您若复国为君,该怎样报答我啊?

呵呵,古代人淳朴,直接问如何报答,好似在追讨回报一样,动机不纯。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花言巧语天花乱坠,除了虚伪之外,还不如直接就问出来,明码实价,倒还心安理得。

重耳说了:鸟羽牛尾,象牙犀角,珍珠玛瑙绢帛……大王无所不有,而且绰绰有余,一时之间,我还真想不到用什么报答。

楚成王不依:尽管我什么都不缺,但重耳公子至少应该表示一下下啊。总不至于白吃白喝,然后什么都忘记了吧?

呵呵,这楚成王可爱,哪有直接就索要报答的道理嘛?

重耳沉吟,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今日里美酒山珍大吃海喝还礼遇风光,总得有所表示啊。于是就“曰”了:如果真要讲报答的话……我在想,倘若有朝一日与大王各领兵车相会于平原旷野,我愿为大王退避三舍。

呵呵,这一“曰”不打紧,典故“退避三舍”出场矣。

古时候的计算单位:1舍=30里。

一语中的。在重耳的眼里,今后的中原,就是晋楚争霸的中原。

楚国将军子玉即借势发怒:君王重礼款待重耳,重耳却出言不逊,请赐死。

各为其主。子玉已瞧出重耳之霸主风范。欲杀之,以绝后患。

把那些貌似可能的竞争对手,扼杀在摇篮之中,古今中外,基本上都是一些心地阴狠人物的惯用手段。20世纪,我们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先生,就干过一次这样的蠢事,把一位貌似的可能的会要赶超自己的喜剧天才,生生扼死,在自己辉煌灿烂的一生中,留下了一滴永远无法洗去的污点。

楚成王可不愿干这样的蠢事,他大量:重耳公子尽管在外困顿多年,但贤能明理,其跟随者,无一不是治国能才……这都是老天的安排,难道我们可以违反天意?况孤一言既出,又岂能出尔反尔?

其实,楚成王心里明白,重耳说出一句大实话,今后的天下,晋楚争霸不可避免,但杀掉重耳,难道晋国就不予争锋?反倒还让天下诸侯瞧出,他楚成王不守信用不说,还阴毒狠辣心胸狭窄,连一位落魄逃难的公子,也不放过。这样的人,能被天下拥为老大?

要成为天下老大的第一要素,归纳起来就两个字:信誉。

要成为天下老大的第二要素,归纳起来也两个字:大度。

这天下老大,楚成王也想当当。

他当然得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诸侯,他楚成王不仅有信用,而且天生大度。

这一点,楚成王明白,重耳公子也明白。因为就在不远的将来,晋楚之间的确来了一场影响后世军事领域的著名战役:城濮之战。

信誉和大度,将最终检验这两位,谁能成为天下老大。

重耳还真是信守承诺的好同志,一言九鼎。

当晋楚两国大军相遇时,已经是晋文公的重耳即向自己的军队下令:退避三舍。

很不幸,城濮之战后,楚成王的霸主梦被彻底击破。

呵呵,这世界,永远都会出现有人兴奋欢庆,有人黯然垂泪的场景。

当然,这是后话矣。

在楚国平和地居住几月之后,西边的秦穆公因怨恨作为人质的晋太子逃亡,决定迎重耳公子入秦。当重耳到达秦国后,秦穆公不仅感觉重耳公子贤能,还发现他竟然是一风流倜傥的帅哥……老帅哥矣,那个时候,重耳公子差不多都要满60岁矣。

呵呵,我们的中老年朋友,如果你看到这里,会不会增加意气风发的底气?

道理非常简单,秦穆公竟将宗室5位公主同时嫁与了重耳。

安逸也,十多年的逃亡,一不留神竟然同时拥5位美人入怀。

呵呵,成语“秦晋之好”的出处就在这里。

不仅如此,公元前636年,秦穆公见晋国新任国君晋怀公多行不义,人心离散,即亲率秦军护送重耳归国。重耳回来也。

春秋时期的第二位真正的老大,晋文公登上历史舞台。

 
标签: 晋文公 重耳 登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晋文公讨伐曹国 独僖负羁及族人幸免
    晋文公登上国君的宝座后不久,就下令征伐曹国。晋军的铁蹄即将踏上曹国的土地时,晋文公重耳下了一道特别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入僖负羁的家里,也不许伤害他的族人,违令者斩。”小小的曹国显然不堪一击,曹共公很快成了阶下囚,皇宫也被洗劫一空,唯独大臣
    12-28 晋文公
  • 晋文公攻原 历史上的晋文公人品如何
    晋文公攻打原国晋文公攻原是一篇文章,出自韩非子。他写了很多民间流传的典故,这篇关于晋文公征战故事,除了提出君主通过诚实守信可以更好的顺应人心治理国家得天下外,还列举了君王明察下情的重要性。韩非子写文的目的是为了给君主们提出各种强国称霸的方法
    12-28 晋文公
  • 晋文公逐麋而失之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晋文公逐1.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问子,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厌闲而近人,故得;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之居也,厌众而远游,故
    12-23 晋文公
  • 60岁登基的崛起之路 晋文公发动的称霸战役
    晋文公重耳还没当上国君流浪到楚国的时候,楚王亲自迎接重耳。楚王赏识重耳的才能,对重耳厚待礼遇有加,常常宴请重耳。有一次楚王在饭局中问重耳,我如此厚待于你,你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如果他日能重返晋国,当时晋国的国君,万一有一天晋楚两兵对战
  • 晋文公称霸得到几位女人的支持?晋文公因何称霸
    晋文公重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春秋霸主,年轻的时候命运多舛,受庶母骊姬迫害四处逃亡,周游列国几十年最终在62岁登临君位。重耳之所以获得成功除自身努力之外,他身边如赵衰、狐偃等贤能大臣的辅佐功不可没,更加功不可没的是他身后几位善良贤惠的女子们。狄
    12-18 晋文公
  • 骊姬之乱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逃亡之路
    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卒于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六七六年,晋武公的儿子姬诡诸继承了君位,号称晋献公。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武公为他娶妻贾姬。贾姬无子。后来他又娶过两位
  • 晋文公欲伐卫 晋文公为什么能够称霸
    晋文公没有伐卫晋文公这人的文化素养绝对高,简言之就是有文化。那会儿的人都不喜欢好好说话,非要弄出点儿深奥的东西或者是比喻,让你自己去领悟其中的深意。你说这要万一遇到个木头,那不是太耽误事儿了吗?在晋文公出兵攻打卫国的路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公
    12-08 晋文公
  •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是什么意思?
    原文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③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④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⑤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⑥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
    12-03 晋文公
  • 为什么晋文公的兄弟一个自杀一个要杀他呢?
    晋文公是晋献公的儿子,他的同父同母的兄弟有两个,一个是哥哥申生,一个是弟弟夷吾。另外,晋文公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一个是骊姬的儿子奚齐,一个是少姬的儿子卓子。所以,晋文公的兄弟一共有四个。公元前672年,那时候还是晋献公当政,晋献公率兵攻
    11-27 晋文公
  • 春秋霸主晋文公的一生 得民心者终得天下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自己的母亲是狐姬。很多人都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名字感到好奇,会疑惑这些名字都是怎么取出来的?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的主角重耳在那个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霸主。在自己父亲的嫔妃设计陷害自己,使得自己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的时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