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蜀名将司马错 被纵横家张仪掩盖的军事天才

   2020-02-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司马错,生卒年不详,战国秦夏阳(今韩城)人,司马迁的八世祖,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秦国三大干将(司马错、白起、王翦)之一。秦惠王时期,和著名纵横家张仪争论,主张先灭巴蜀、再攻楚国,提出“得蜀即得楚”的战略主张。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战国秦夏阳(今韩城)人,司马迁的八世祖,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秦国三大干将(司马错、白起、王翦)之一。秦惠王时期,和著名纵横家张仪争论,主张先灭巴蜀、再攻楚国,提出“得蜀即得楚”的战略主张。

巴蜀内斗,韩国攻秦

司马错的一生只打了两场大战,一次是灭蜀之战,一次是攻楚之战,而且这两场战争在当时都很稀松平常,毫无名气。司马错灭蜀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在当时并不被时人重视,它的价值是在后来才显现出来受人重视的。

在当时的秦国南方偏远腹地,生活着两个蛮夷国家,一个是蜀国,就是在现在的四川地区,一个是巴国,就是现在的重庆地区。秦惠文王时期,这两个国家发生了交战,互相攻打,两个国家都向秦国派出使者求援。

其实秦惠文王早有吞并蜀国之意,但苦于蜀道艰难,难以攻打。而恰在此时东边的韩国也派兵入侵秦国,所以秦惠文王一直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不知道是该先灭蜀还是先攻韩。丞相张仪主张先攻韩,大将司马错主张先灭蜀。

灭蜀攻韩,激辩张仪

张仪的论断是占领三川郡,打通宜阳道,挟持周天子,以完成霸业,而至于蜀国只是一个西方边远小国,根本不值得劳民伤财去攻打,对秦国的霸业毫无帮助。而司马错的论断是秦国要想称霸,首先必须国强民富,务必先扩张领土,增加财富,所以应当先灭蜀国,这样秦国吞并蜀国之后扩大了版图,增加了财富。

而如果去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不仅不能获得什么实利,反而背了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而且周、韩自危,必然会去联合齐、赵共同抗秦,因此,攻韩是失策,伐蜀才是万全之计。秦惠文王听后觉得大将司马错说的完全有道理,于是便派司马错为将率兵攻打蜀国,司马错果然马到成功一举灭掉了蜀国,而后又乘胜灭掉了巴国,使得秦国的领土扩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

一战灭巴蜀,稳定大后方

公元前310年,蜀相陈庄叛秦,司马错率军平定蜀乱,诛陈庄,并受命镇抚蜀国,从而为秦国打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后方,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源源不断的为秦国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大功。

得蜀即得楚,突袭楚国

司马错的第二战是伐楚之战。其实早在之前,司马错就已经向秦惠王提出“得蜀即得楚”的战略主张,他认为如果得到蜀地,就能占据上流,俯缈楚国,对楚国拥有绝对的战略主动地位。所以,司马错打的是一张连环牌。在其消灭蜀国,彻底平定蜀地后,公元前280年,司马错便率大军由陇西进入四川,然后增补巴、蜀军队10万,接着乘坐大船万艘,载米600万斛,从巴地延涪水南下,进攻楚国。秦军战胜重重困难,翻越今岷山山脉、摩天岭山脉、云贵高原,出其不意地攻到楚国后方。

指挥艺术的顶点,战略大迂回

当时,楚军主力集结西北部秦、楚边境前线,后方空虚,遭司马错突然进攻,楚军猝不技防,损失大片土地,秦军攻占楚国黔中郡。楚顷襄王被迫献上庸和汉水以北地区给秦以罢兵。司马错攻楚之战打的十分漂亮,是典型的避实击虚战术,开创了我国战争史上早期的战略大迂回战例,实践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预言。

这场战争无论是战术决策,还是战役指挥都到达了超乎寻常的地步,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场大迂回机动战争,可是它的军事意义被后世严重低估了。而后事情的发展果如司马错预测的那样,之后的秦国大将白起伐楚更加验证了这一点。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以当年司马错伐楚的进军路线为基础稍加改变,选择入汉中顺汉水南下,出其不意的突入楚境,楚军一路节节败退,白起迅速攻取了主要分布在汉水流域的楚国重镇。

秦军长驱直入,直抵楚国别都鄢城,接着水淹鄢城,迅速攻下了楚国国都,挖了历代楚王的祖坟,放火烧了夷陵道。然后在第二年,白起率部队休整了一段时间之后在鄢郢之战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出兵夺回被楚国复夺回的巫郡、黔中郡,秦初置黔中郡。

深谋远虑,高超的战略家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司马错的用兵特点,那就是‘谋’。这里的‘谋’指的就是谋略、战略的意思。在他的灭蜀之战中,他能一眼就看出伐韩与伐蜀之间的利弊,用雄辩的口才说服秦王,可谓深具谋略;而且率先提出了“得蜀即得楚”的战略主张,目光深远,极具战略眼光,真乃深谋远虑。

作为秦国三大干将之一,司马错的名气好像远没有另外两位白起和王翦来的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司马错不仅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而且还是位高超的战略家。纵观秦国三大干将,白起是高超的指挥大师,擅长出奇制胜,以小博大。无论是伊阙之战中的声东击西战术,还是黔中之战中的黑虎掏心战术,或者是华阳之战中的长途奔袭战术,招招出奇,战战全胜。

而王翦则是卓越的战术大师,他老成持重,稳扎稳打,稳中求胜;他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善于布局,可谓名将杀手,不管是能攻善守的名将李牧,还是大败李信的楚将项燕,皆死于其手。而司马错却是杰出的战略大师,目光深远,谋略过人,他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灭蜀,平蜀,治蜀。

灭蜀国力大增,一骑绝尘

当别人都把精力放在为秦国东出六国而追名逐利挤破脑袋时,只有他默默无闻的在蜀地埋头苦干着,做着既没名声,又无实利别人都不愿干的事情。可是他的付出却换来了巨大的回报,司马错灭蜀成为仅次于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大业。秦国消化蜀国后,从此国力大增,一骑绝尘。虽然他没有白起那样辉煌的战史,也没有王翦那样卓着的战功,但他的灭蜀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不逢时,一代名将埋没

司马错同时是不幸的,他赶上了秦惠文王时期,秦惠文王是个喜欢纵横家那一套的君主,他重用纵横家张仪,所以整个秦惠文王时期的政治舞台都是张仪的表演时刻,而他少之又少。接下来的秦武王又是一位崇尚勇力的国君,宠幸大力士,他和张仪都被晾在一边,而到秦昭王时期,总算可以有所作为,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以白起为首的年轻一代将领横空出世,至此司马错彻底退出秦国的政治舞台,走向了人生的落幕。

 
标签: 张仪 名将 司马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张仪为什么要离开秦国去魏国 张仪离开秦国去魏国的真正原因
    张仪为什么要离开秦国去魏国 张仪离开秦国去魏
    1、是为秦国称霸中原的战略目的去魏国的。2、就像“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样,只是徐庶没有张仪的抱负大而已,张仪不但“身在魏国心在秦”,他还有宏大战略目标,施展游说本领,离间魏国与其它几国关系,少助或不助“六国联盟”攻秦或在攻秦中瓦解六国联盟
  • 狭路相逢智者胜!当苏秦遇上张仪 谁技高一筹
    看完刚播完的热播大剧《芈月传》,心中除了对萌萌哒的小芈月和深情无比的黄歇很热爱外,小编最感兴趣的并不是孙俪、刘涛、马苏她们的撕逼大战,而是真正有智谋的人:张仪、苏秦、庸芮!所以,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先秦时期的两大著名的谋臣:苏秦和张仪。历史上的
    12-31 苏秦张仪
  • 楚怀王拘张仪结局如何 张仪连横的起因分析
    公元前331年,历经一系列强国战略的秦国已渐渐强大起来,秦惠王遂以武力威胁楚怀王,企图得到黔中一带富饶的楚国领土。此时,楚怀王正为前番受到张仪的耍弄欺骗而愤恨不已,便趁机向秦惠王提出只要向楚国引渡张仪,自己就愿意献上黔中地区的要求。能兵不血
  • 苏秦和张仪是同时代的人吗?他们处在哪个时期
    苏秦和张仪:在《史记苏秦列传》里把苏秦、张仪说成同时代的人,后世的古书如《论衡》还把苏秦和张仪当成师兄弟,共拜鬼谷子为师,并描述苏秦的本事怎样比张仪学得好。可见苏秦长期以来,一直是所有青年纵横家的榜样。事实上,苏秦与张仪所处的并未为同一个时
    12-26 苏秦张仪
  • 先秦君相抛弃人才后果很严重:楚国吃尽了张仪苦
    战国时期各国军事争战不断,同时,人才争夺战也在不停地打响。但是,有些人才在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才能之前,只能是像和氏璧一样,不过是一块璞玉,需要等待着识货的主儿来发现自己。当然,他们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件商品一样,主动推销或者让别人推销。卞和推销
    12-18 人才张仪
  • 秦相张仪简介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生平
    张仪(?-前309年)(一说前310年逝世),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本姓魏后改姓张。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
    12-18 战国张仪
  • 解密名将司马错和名士张仪的关系 共助秦国富强
    司马错和张仪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人共同帮助秦惠王,虽然不时有意见不和,但二人合力为秦国在国力的富强,军事实力的增强,百姓民心的拉拢上都有建树。司马错论伐蜀但是两人的境遇却有所不同,张仪是纵横家,纵横之术讲究对战局上的全方面统领,张仪作为
  • 解密:《芈月传》里的张仪在历史上到底有多牛?
    《芈月传》的热播在网上掀起了一股“考据热”,大家发现,在女主角芈月身边的一众“配角”,其实都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小编就带你“扒一扒”这些剧中人物在历史上的真实一面。今天,就让我们从芈月的“蓝颜知己”,“一口倾国”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政
    12-15 张仪芈月
  • 郑袖是什么样的人 郑袖与张仪是什么关系
    郑袖是战国楚怀王的一个宠姬,宠到后宫之中几乎只有她郑袖的身影围绕在楚怀王身边。郑袖本是郑国人,但是楚怀王时期,郑国被楚国给灭了,郑国自然也就被并入楚国的势力范围内了,包括其中的金银美女。郑国自古就是众多美人的故乡,所以那里女人的基因都是不错
    12-11 张仪郑袖
  • 历史上的张仪 为连横一生奔波
    历史上的张仪,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随之《芈月传》的播出,张仪也被人所熟知,但是历史上的张仪却不像电视上那样潇洒,而是为了连横而四处奔波,最终为秦国打下了强大的基础。张仪(约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期魏国人。传说他与苏秦同为鬼谷子的高足,而“
    12-08 张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