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母亲的杜太后 干政酿成“烛影斧声”谜案

   2020-11-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杜太后临终前,与儿子宋太祖约定,将来死后把皇位传给宋太宗。这段由赵普记载的盟书,经太祖亲手放于金匮之内,成了宋太宗继位合法化的最好证据。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清末,有人提出了疑问,接着人们纷纷认为杜太后的顾命是伪造的,

杜太后临终前,与儿子宋太祖约定,将来死后把皇位传给宋太宗。这段由赵普记载的盟书,经太祖亲手放于金匮之内,成了宋太宗继位合法化的最好证据。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清末,有人提出了疑问,接着人们纷纷认为杜太后的顾命是伪造的,“金匮之盟”成了一团历史疑云。

“斧声烛影”事件后,赵光义在太祖的灵柩前悲痛即位,是为太宗。但一些事情总使人有所怀疑,如太祖不曾卧病,为什么会突然死亡?在此之前太祖并没有足以致命的病史,为什么竟然一病而不起?宋太宗在即位当年的十二月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而按常规,新君即位当年应沿用旧的年号,次年方得更改,太宗为何如此迫不及待?一时之间,疑云重重,朝野上下暗中议论纷纷。这时,忽然又出现了“金匮之盟”。

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受卢多逊排挤已罢相的赵普密奏太宗,谈到其母昭宪杜太后临终顾命之事。太宗找到誓书,打开金匮一看,不由得大喜,于是赵普重新得到重用,晋升为司徒兼侍中。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记载道:建隆二年(961),昭宪杜太后临终前,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在世时间已不长,就召宰相赵普等入宫受遗命。太后问太祖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得天下吗?”太祖说:“能得天下主要是靠了祖宗们和太后的恩泽。”太后说:“不是这样的,恰好当时是柴氏让个小孩子主天下,群情不服。如果后周有年纪稍长一点的国君,你怎么能够得到皇位?你与光义都是我生的,你之后应当传位给你的弟弟。四海至广,能立年纪大一点的国君,这是社稷的福分。”太祖一面哭一面顿首说:“怎么敢不如太后教诲的那样去做。”转身对赵普说:“你把我们说的话全部记下来,不能有所改动。”赵普就在病榻前写成誓书,并在纸末署上自己的名字:“臣普记。”太祖手封其书,将之放到金匮之中,命可靠的宫人掌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

在这条资料下,李焘又注释道:“司马光《记闻》称太后命传位给二弟,其本意是指太宗及秦王廷美。现在是根据《正史》和《新录》综合成的,而《旧录》原本不载这件事。《正史》和《新录》也称太宗入受顾命,而《记闻》不载,今从《记闻》。”翻看《记闻》的记录,太后是这样说的:“汝万岁后当次传之二弟,则并汝之子也获安矣。”李焘注释的理解是没有问题的。

李焘的记录,是综合了各书编成的。其中《正史》是指成书于宋仁宗时的《三朝国史》,《旧录》指成书于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的《太祖实录》,《新录》则指成书于真宗时的《太祖实录》。另《太宗实录》修于太宗至道三年,其时太宗已死,成书于真宗咸平元年。以下各书除《太宗实录》残存外,其他均已亡佚。

由此看来,昭宪顾命最早的记录是《太祖新录》。在此之前,《太宗实录》已涉及赵普于太平兴国六年密奏昭宪顾命的事情,并像模像样地谈到太宗找到金匮后,打开一看,如获至宝,“遂大感悟”。据此李焘认为顾命时,太宗是不在边上的,后来的史书是进行了加工润饰。

“金匮之盟”的出现,使太宗的继位变得合情合理,使人们原先对他即位的怀疑一扫而光。长期以来,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却变成了称颂宋太祖坦荡无私的具体例证。尤其是明代的一些评论家,都接受了这种说法。

清代后期,学者恽敬对此提出疑问,认为盟约内容是掩饰之说。毕沅的《续通鉴》有两处考异认为《长编》记载是曲笔,决不可信。当代学者也认为“金匮之盟”可能有诈。

史学家张荫麟认为顾命之事有很多破绽。其一,杜太后死时,太祖仅三十五岁,长孙德昭十一岁,杜太后怎么能预知太祖死时德昭仍是幼童?其二,太祖既遵母命,为何将盟誓藏起来对谁也不说?太宗即位五年后,打算对皇弟廷美动手时突然将盟誓公布,其中很有可疑之处。其三,赵普是参与盟誓的,太祖在世时自不能多说,但太宗即位后为什么不马上说明,要待数年之后?其四,太宗时修的《太祖实录》中没有“金匮之盟”,到了真宗时修《太宗实录》就有了,而且又说太宗也是在场的,史料的记载为何这样矛盾?此外,金匮盟誓全部在秘密中进行,知情者最多只有四个人知道,太祖和太后已经作古,剩下赵普和太宗,想怎样讲就可以怎样讲,谁会知道真相是怎样的。因此他认为“金匮之盟”是假的。

之后,怀疑“金匮之盟”的人蜂拥而起。

有人指出,在宋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皇帝健在,而太后为接班事草遗诏的。即使皇帝没有儿子,也不用太后越俎代劳。杜太后草诏的理由是为了不重蹈周世宗传位幼子丢失天下的覆辙,而太祖身体很好,屡次出兵亲征,太后怎能知太祖必然短命?如有遗诏,太宗临终时必然会布置人打开金匮,即使是突然死亡,皇后和掌管金匮的宫人也应知晓其事,为何要到六年之后才由赵普揭出?如有遗诏,应该全文公布,堵众人之口,却闪烁其词,只有大概意思。太宗既然要利用遗诏证明自己继位是正当的,但又为何自己传给比弟侄年幼的儿子?结论只能是赵普为了投靠太宗,恢复相权,报复政敌,才编造了遗诏。

有人认为顾命可能是有的,但太宗公布的盟誓是假的。昭宪临终或许是有此顾命也未可知,但绝无藏于金匮二十余年之久的盟书。另外,昭宪太后顾命没有谈及太宗死后再传位给太祖之子也极悖常理,李焘在长编中实际上已有所怀疑,他说:“始太祖传位给太宗,这是昭宪太后的顾命。有人说昭宪和太祖的本意,是想太宗再传位给弟弟廷美,而廷美再传位给太宗长子德昭。所以太宗即位后,马上任命廷美为开封尹,廷美之子德恭授贵州防御使,称为皇子,这些都是太祖和太后的本意。”由于赵普在金匮之盟中记录和最终披露者都是他,可以认定伪造者就是他。成书于太平兴国五年的《太祖旧录》对这件事没有记载,此年就发生了这件事,说明伪造就在这一年。宋太宗和赵普伪造这个盟誓的原因,主要是为自己无太祖顾命入继缘饰。太祖死之前,太宗为开封尹,而太祖诸子虽已成年出阁,但均未封王,更无太子之位,太宗实际上居储君之位。然太宗想到自己毕竟是没有太祖顾命,又无正式储君之名,弟继兄不合常例,所以出此下策,寻求合法正式依据。《三朝国史》、《太祖新录》的编撰者当然也是不信金匮之盟的,但为尊者讳,就作了许多润饰,称太宗也是入受昭宪顾命的。

问题是“金匮之盟”既然有可能出自宋太宗篡位后伪造的,属子虚乌有,那么宋太祖自己心中有没有继承人?继承人究竟是谁?

有专家认为烛影斧声事件的当晚,宋皇后突然发现宋太祖死于非命,急命内侍王继隆速召太祖子秦王德芳。当看到召来的不是秦王德芳而是晋王时,宋皇后大惊失色。如果有金匮之盟,宋皇后当不会不知道,就可能不会去召秦王抢先来柩前即位。宋太祖死时秦王德芳已十八岁,不为幼儿。宋太祖如果再能活几年,就会将秦王培养成为一个政治经验丰富的继承人。在许多资料中,可以看到其实宋太祖是在不断地培养秦王,让他多读书,参加各类政治宴会。宋太宗也知道宋太祖的意思,所以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抢班夺权,伪造了所谓的“金匮之盟”。

事至今天,还是有个别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杜太后遗命是从五代以来现实政治考虑的至理,太祖以长弟为储在客观上是势所必然。宋太祖不将金匮之盟昭告天下,可能是他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五代以来不正式立储的习惯,而且可以保留最后的选择。太祖考虑到一旦公开盟约,便大有可能引致家人子弟为营谋帝位而相倾。赵普在太宗登位时,与太宗嫌隙甚深,贸然公开密约,安知是祸是福?揭示金匮之盟时,太宗已登基六年,继统已没有争议,赵普的意思其实是想力谏太宗不可再徇于母命,他力持的是父死子继的正论。太宗如果存心作伪,应该在一登基便干,而且最好令伪说人于死无对证的地步,而没有必要让居心叵测的赵普为他完谎,使自己处于受要挟的境地。

将杜太后的顾命藏于金匮之中,从记录上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从事理上推断,却多少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即使意见相反,大家还是无法说服对方。

 
标签: 宋朝 赵匡胤 太后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上拿的东西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上
    1、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笏(hù),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使用的工具。在古代,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都要双手执笏以记录君王的命令或者旨意,而且还可以把自己要上奏的事情记在笏板上,以免忘记了。2、《礼记》中记载:“笏长二尺
  • 秦桧是怎么死 大宋朝秦桧怎么死的
    秦桧是怎么死 大宋朝秦桧怎么死的
    1、秦桧最终是病死的,一共活了六十五岁,在古代六十五岁高龄已经算是长寿了。2、相比于岳飞被满门抄斩的凄惨结局,秦桧如此善终让后世人对其充满了恨意。在秦桧死后,岳飞案被洗刷冤屈,作为罪魁祸首的秦桧,被人们塑成了雕像,跪在岳飞墓前,此后千古皆在
  • 为什么周朝分东周和西周,而宋朝分南宋和北宋?
    东西周、南北宋的分法,是后来的史学家为了研究而划分的,主要根据两个阶段都城的相对位置划分的。西周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东周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北宋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10-14
  • 宋朝距今多少年
    自宋朝开国至今(2022年),已经有1062年了。自宋朝亡国至今(2022年),已经有743年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自960年建国到1279年亡国,共历十八帝,享国319年。宋朝又称为“赵宋”,开国皇帝为赵匡胤。
    10-14
  • 我国早在宋朝就有爆米花了猜猜古人曾经用它来做什么 古人用爆米花做什么
    我国早在宋朝就有爆米花了猜猜古人曾经用它来做
    1、古人用来占卜。龙头节与爆米花传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也相继效法伏羲。2、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二月初二这
  • 根据什么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为什么分为北宋和南宋
    根据什么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为什么分
    1、根据时间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南宋(1127-1279年),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
  •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1、宋代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时期儒家思想治国的最后阶段,是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巩固政权的高潮时期,宋代的儒家思想融合了佛教、道教,结合了法家的变法思想,并适用于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时期。2、宋代儒家思想提倡高尚道德品质的建立,为国家的巩固与统一输
  • 宋朝之后是哪个朝代 宋朝之后朝代介绍
    宋朝之后是哪个朝代 宋朝之后朝代介绍
    1、宋代之后是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一年后,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2、至元十六年(1279年),金朝降将张弘范指挥元军在崖山消灭了南
  •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的成就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著名作品简介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的成就 唐朝宋朝元朝
    1、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
  • 宋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宋朝后面朝代是啥
    宋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宋朝后面朝代是啥
    1、宋朝灭亡之后是元朝。2、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全面占领汉族地区,一统中国并结束南宋与金朝南北政权对峙之局面。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