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安为什么要造反 淮南王刘安造反案始末

   2020-10-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汉武帝刘彻的叔叔。淮南王还有两件千古传世之作,那就是他召集手下编著的《淮南子》和他家发明的做豆腐之法。淮南王志大才疏,优柔寡断、终成悲剧。淮南王厌庶出长子,喜嫡出次子。废长立幼,立次子为太子。那太子乃无自知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汉武帝刘彻的叔叔。淮南王还有两件千古传世之作,那就是他召集手下编著的《淮南子》和他家发明的做豆腐之法。淮南王志大才疏,优柔寡断、终成悲剧。

淮南王厌庶出长子,喜嫡出次子。废长立幼,立次子为太子。那太子乃无自知之明的人,从来不安守本份。太子学剑,亦非一日,他渐觉剑术大有长进,总觉得手痒痒的,于是整天寻思找人比剑。王府上下的门客;他一一地比了个遍。无人不败在他那下三烂的剑术之下,原来是比剑之时,门客们让着他的。他得了便宜不买乖,自以为剑术高超,无人能敌了。忽有随从告诉他:淮南剑术顶级高手是雷被。要是赢了雷被手中的剑,才可以称雄天下。

于是,太子天天寻思找雷被比剑。而雷被却左右为难:赢了太子,王府里就不能再呆下去了;输给太子,自己剑道高手的名头就会丢尽脸面。在这种情况之下,雷被坚持不比。无奈太子纠缠不清,只得与之比剑。雷被起先极力退让,无奈太子其势咄咄逼人,后来只得挺剑还击。这一击,就击出了冲天大祸来:他的剑伤了太子。太子即刻告诉淮南王,淮南王当即撤了雷被的官职,还软禁着他,不让他赴京城投军。

雷被细想:此地不能久留,太子对已恨恨,大王对已凶凶,恐有生命之虞。于是,他伺机脱逃,一路上京城。一至京城,雷被即向汉武帝告状,说淮南王父子如何不公,如何欺他。汉武帝为此事即刻立案。派臣下奉旨严办,此差事最后落到淮南县丞手里。县丞是淮南王任命的。因为感恩,不去抓捕太子。此事又引起淮南相的不满,淮南相即书告状,上京向汉武帝告了县丞之状。汉武帝不采纳群臣之议,以削去淮南王两县封地为处罚,并派京城中尉赴淮南宣告。淮南王不知就里,提防着中尉,倘中尉来抓太子,他就举兵造反。有幸的是中尉一来王府,首先向淮南王道喜:此事了结矣,皇上只削你两县。淮南王大喜,宴请并亲送中尉归京复命。

一波未了,一波又起。王府庶嫡之争,矛盾日益扩大化,庶长子窝囊,忍辱屈膝,而庶长孙刘健却很是不服气,与太子争高低论短长,十分不满。刘健终被太子抓捕入狱,并被严刑拷打,刘健气不过,一怒之下,书状告发他爷爷与叔叔淮南王父子。汉武帝即着京都中尉赴淮南处理此事,淮南王闻知此事,时刻准备着杀中尉起兵造反。可有幸的是中尉此来,只是轻描淡写地询问了一些情况,绝没有抓人治罪的意图。淮南王这才放下心,舒了一口气。

孰不知太子府中祸起萧墙,原来太子夫妻不合,太子妃乃皇室宗亲,岂容王府人欺凌。此事传至京都,皇室定会兴师问罪。于是,淮南王即严厉惩治太子,将太子与太子妃软禁一室三个月,并嘱咐太子,三个月中不能碰太子妃一指。太子妃与太子同处一室三个月,太子从未碰过她。她深感有失脸面,于是,自书辞婚,闷闷不乐地回京城去了。然而太子妃在王府的日子里,多有耳闻与目睹淮南王谋反朝廷的事情。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之事向汉武帝说起。汉武帝下了决心惩办淮南王。淮南王得知此事,即召部将南被商议起兵造反之事。南被以前多次地劝淮南王不要造反,此次看来淮南王是铁了心要造反了,于是他向淮南王献了三条计策:一、假托圣旨,将淮南各地豪强迁徙到边关;二、假托圣旨,将淮南十万以上富豪之家迁徙充军到边关;三、假传圣旨,散布谣言,说皇上要全部罢免所分封的诸侯王。以此三计,激怒天下民心, 策反天下。可是,淮南王并不采纳,草率从事。南被一怒之下到京城向汉武帝告状,汉武帝龙心大怒,即遣军平叛,要拿淮南王刘安问罪。刘安得知事情败露,思想不能赦罪,即拔剑自刎于堂。堂堂威武之王,浩浩文学之星,就这样巨星埙落,英名玷污了。

 
标签: 造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朱元璋警告百姓宁可饿死也不要起来造反
    朱元璋本人就是大元王朝的推翻者。他食元朝之毛,践元朝之土,世受元朝雨露之恩,却起兵打倒了大元,这怎么解释?虽然谁握住了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但要把这个道理讲圆满,也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了。朱元璋开始是这样解释的:他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
  • 明朝覆亡真相 只因人口过多粮食耗尽而造反
    明朝灭亡真相:读过不少明史,包括《明朝那些事儿》,发现一讲到明朝灭亡,都大义凛然说,罪在政治黑暗与制度腐败。这结论,你要琢磨,属于“帝国行政史”,其实大而无当,不怎么靠谱。明代灭亡,清军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股农民军。农军哪来
    12-30 明朝造反
  • 西汉第一个造反皇族下场如何?济北王刘兴居叛乱
    刘兴居(?-前177)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82年,封东牟侯,吕后召之宿卫长安。吕后死,他与其兄朱虚侯刘章合谋,请其兄齐王举兵入京诛诸吕夺帝位。文帝即位后益封二千户,文帝二年割齐济北郡封为济北王。次年,匈奴入边,文帝率丞相灌婴等亲征,他乘
  • 历史上李世民是怎样设计“一夜情”逼父造反的
    作为一个自幼在军旅中长大的孩子,他的性格中充满了坚毅、果敢和叛逆,他反观自己的父亲,的确,父亲在避祸,在韬光养晦,但绝不会扯旗造反。为此他决定不再等待,他要做个时代的强者,决不做大隋王朝的陪葬品。作为唐国公之子,李世民利用自己的身份,黑白两
  • 揭秘宋高宗下十二道金牌后 岳飞为什么不造反?
    我们都知道,宋高宗的哥哥宋钦宗还在金人的手里,金人威胁宋高宗,如果和谈失败的话,就在华北册立宋钦宗为皇帝,于是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同意了和谈。但是,在金朝中,以金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并不满意和谈结果,于是,金兀术发动政变,杀光了金朝所有主
  • 古代多农民造反为什么只有宋江这拨写入水浒传?
    罗贯中写三国,是因为自古以来唯有那一回是鼎立颇久,其余时代,多数是南北对立。吴承恩写西游,也是因为打中国去印度取经的,数那一回最知名。唯有这《水浒》,虽是很早以前便读,但一直没想明白这其中缘故。古代造反的农民那么许多,为何施耐庵偏偏选了宋江
  • 魏延为什么造反 魏延造反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魏延为什么造反呢?当时诸葛亮打仗的时候就喜欢自己部署好,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魏延喜欢自己思考,所以每当和诸葛亮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喜欢顶撞诸葛亮,诸葛亮估计觉得他挺烦的。至于最后魏延为什么会造反呢?其实魏延根本没造反,
  • 朱棣能当皇帝全靠他 造反成功后他竟分文不取
    朱棣能够将朱允文赶下台,有一个人居功至伟,这个人就是姚广孝。姚广孝是一个和尚,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给每个王子的府邸里都送了一些和尚,让这些和尚在王子的府里念经祈福。没想到老谋深算的朱元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姚广孝不但是位出色的僧人,更是一位出色
    12-23 朱棣
  • 魏延为什么造反?揭秘三国魏延造反的原因
    诸葛亮打仗喜欢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啥就干啥,别问为什么,魏延能自己思考,每有意见和诸葛不符就顶撞,诸葛估计烦他了。至于最后反叛,是被杨仪小人陷害的,政治上的夺权,根本没有叛变。魏延是个将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诸葛献计出子午谷出长安就是个
  • 黄巢造反 大唐是受到巨大威胁还是已经名存实亡
    有人说:“自从黄巢造反之后,大唐就名存实亡了。”这句话对吗?窃以为不然!黄巢造反是以推翻大唐江山为目的的,可笑的是,他本人后来却不承认这一点。中和四年(884),黄巢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兵败后逃入狼虎谷。他对外甥林言说:“我本意欲入清君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