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还是汉奸:揭秘历史上真实的靖海侯施琅

   2020-11-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真实的施琅: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首先说此人一生反复无常。他自己都承认是“十七岁作贼”,最初在明总兵郑芝龙部下任左冲锋。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进福州,施琅跟随郑芝龙投降清军,然后被拨归嘉定三屠的屠夫之一的李成栋麾下,从征广东,攻打

真实的施琅: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首先说此人一生反复无常。他自己都承认是“十七岁作贼”,最初在明总兵郑芝龙部下任左冲锋。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进福州,施琅跟随郑芝龙投降清军,然后被拨归嘉定三屠的屠夫之一的李成栋麾下,从征广东,攻打南明两广政权,李成栋突然“反清复明”后,施琅也跟着李成栋“反清复明”,又投入郑成功部。鉴于他的历史,郑军中不少将领对他并不信任。施琅对此大为不满,对郑成功说自己心灰意懒,想去当和尚,借以探测对他的态度。

郑成功并不为所动,只叫他另行募兵,组建前锋镇。施琅见难以挽回,一气之下真的剃光了头发,不再参见郑成功。

不久后就发生了曾德事件。曾德原先是郑彩部下的将领,郑芝龙降清后,曾德不大得志,在郑成功军中受施琅节制。施琅被削去兵权后,曾德为求出头之日,利用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中的关系投入郑成功营中,充当亲随,即所谓“恃郑氏亲昵,逃于郑所”。施琅听到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驰令勿杀”,施琅却悍然不顾,“促令杀之”。郑成功见施琅违令擅杀郑氏旧将,遂命逮捕施琅。施琅被捕后,在一些旧亲信部将的庇护下,竟然奇迹般地逃到大陆沦陷区,公开与满清接触。郑成功获悉后,怒不可遏,在七月间把施大宣、施显(施琅的父兄)处斩。施琅得知消息后,遂死心塌地投靠满清,一意同大明为敌。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二月,郑成功率军攻克台湾,结束了荷兰统治者在台湾三十八年的统治,从此,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以金门、厦门为支点继续坚持着抗清斗争,166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筹快船一百六十艘,新募官兵三千人,日夜操练,准备进攻厦门。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这时,荷兰侵略者应清政府邀请,率领两千五百六十三名兵士,装备四百四十门大炮,驾驶十七艘巨舰,于七月底抵达福州港。荷兰从“择地长久贸易”出发,一则欲取台湾,二则以图通商,他们为了实现这一侵略目的,自愿力助清廷攻打金门、厦门二岛。然后进兵夺取台湾,要清廷将台湾岛以及该岛一切事务交给荷兰人。清军在荷兰船队的协助下,于十月向郑军发起大规模进攻。

十月十九日,荷兰夹板船领前,后面郑军投诚将领郑鸣骏、陈辉、杨富率领船队紧跟,提督马得功驾船守后。舟师出泉州港向金门进发。而漳州、海澄的水陆清军由总督李率泰、海澄公黄梧与水师提督施琅率领,进攻厦门。1664年7月7日,波特率领12艘船,第三次驶往中国。8月20日打败澎湖的郑成功军队,27日侵占台湾北部的鸡笼港。

让我们看看当时的荷兰侵略者的情况把,荷兰殖民者被郑成功驱逐出台湾后,念念不忘卷土重来,但由于力量孤单,又没有一个立足的基地,因此希望借助清廷的力量消灭郑氏,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清廷由于缺乏足以战胜郑氏的海军力量,需要借助荷兰人的大型夹板船。他们互相利用,签订军事协议,联合军事行动。

1662年6月,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派出由12艘夹板船,1284人组成的远征舰队,由海军提督巴尔塔沙·波特率领从巴达维亚出发。8月14日,荷兰舰队驶抵闽江口五虎门。各船上均竖有大纛旗,上书“支援大清国”。靖闽王耿继茂与闽督李率泰对与荷军合作不敢擅自主张,上报清廷。1663年2月2日清廷批示“彼红毛人来船出力剿贼,殊甚可嘉。可否助战,着该王、总督等核议具题。所带货物,着委员监督贸易。”1663年春,波特率舰队返回巴达维亚。

1663年7月1日,波特再次率领由16艘夹板船、2600人和价值1370荷盾的货物组成的舰队,从巴达维亚出发,8月29日抵达闽江口,受到清方热情款待。靖南王耿继茂和福建巡抚委托官员拨给房屋,以便荷兰人“卸存货物”,并邀请荷舰驶往泉州会齐。10月15日荷舰驶入泉州湾,耿继茂在泉州郊外帐篷中欢迎波特一行,清军出席的还有贲岱、金世德、马德功、郑鸣俊等。波特向耿继茂递交一封信,提出军事合作、自由贸易等11款,即通常所说的清荷联军协议的草本。耿继茂答应取下金门、厦门后,方可通市。清荷联合出兵灭郑协议第八条:克服金,厦两岛后,荷人必要时,得在二者之间,择其一或其他地域,以驻舰队,以防海贼攻击。

第九条:克服金,厦两岛后,联军应驰往台湾,攻取此岛后,清军应将该岛以及一切城堡物件交与荷人,以供荷人居住。

所谓想分裂台湾的,不是郑家,倒是清廷,而且确实有所行动,荷兰人倒是想“收复”台湾,而且清朝倒是也也愿意配合,条件就是帮助消灭明郑,所以才有,1661、1663年,金,厦战争中的清荷联军的出现,如果一个真正想搞分裂,想独立的,看到这种优厚的条件会不欠吗,看过这个信函文献条约,就知道当年的“台独”是不存在的,倒是想卖台湾给荷兰人的史实倒是铁板钉钉的,如不信的话,可找八十年代拍摄的电视剧《郑成功》瞧上一瞧,那时候倒是真实的反映了清方与荷兰人勾结的史实。

 
标签: 汉奸 施琅 英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大汉奸丁默邨之死 “色戒”中易先生的原型
    1946年10月11日,大汉奸、76号魔窟曾经的主人、特工头子丁默邨出现在高等法院的庭审中,引来世人的瞩目。不过,此次庭审和他本人的汉奸罪无关,他是为了给被白俄人高良击毙的弟弟丁时俊出庭作证的。然而,庭审结束后,他却神秘地失踪了两个半小时。
    12-31 汉奸
  • 揭秘:陈璧君宁把牢底坐穿也说汪精卫不是汉奸
    据历史记载,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数量的国家,而可以创造这一“世界纪录”,汪精卫当然“功不可没”。汪精卫是“事迹”已然不必再多说,然而在人人都认为汪精卫是通敌卖国的汉奸时,却有这样一位悍妇,宁可把牢底坐穿,依然为汪精卫辩护。她就
  • 抗战爆发第一个给日本人送情报的汉奸是谁
    潘毓桂担心自己把“传话”的事情办砸了,会遭到日军报复,便把29军军事会议上中方布防情况,送到了日军司令部。故有佟麟阁、赵登禹率部撤退至大红门被伏击殉国之事第一个给日本人送情报的汉奸潘毓桂据抗战史学家经盛鸿等人的研究,“七七”卢沟桥事变前,中
    12-29 汉奸
  • 著名将臣袁崇焕 赤胆忠臣还是叛国汉奸
    明朝著名将臣袁崇焕,千古以来,功罪难定。即使是清朝乾隆皇帝已经下令将袁崇焕的冤屈洗净,却仍然无法消除人们心中的疑惑以及偏执。那么,袁崇焕真的是汉奸吗?我们应该这样给予袁崇焕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呢?袁崇焕不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素养,都算是很好的
  • 汉奸王克敏 最早投敌竟成资本 与汪精卫互相倾轧
    王克敏(1876~1945),字叔鲁。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1937年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脑之一。1876年5月4日生于广东,祖籍浙江杭州,曾经中过举人;1900年以清国留学生监督的名义到日本,并担任清国驻日大使馆的参赞
  •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之一:汉奸的误导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西两种文明碰撞中,给中国人留下的最早也最深的一道伤疤。我们失败的缘由,现在当然是弄清楚了?可局中人往往是糊涂的,何况,天朝上国的观念那时还根深蒂固。天朝上国居然惨败于“外夷”之手,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很不容易让人
  • 李陵被误解千年的汉奸 你了解历史真相吗?
    那一年,李陵少年英姿勃发,成为汉武帝的得力人才,不仅是因为祖父李广,更多的是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军事才华。这个时候应该是他为大汉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或者卓越才能的时候,是的,他敢于担当,他敢于冒险,他敢于与侵我大汉的匈奴决生死,他要把自己的雄心
    12-26 汉奸李陵
  • 抗战初期张自忠为何被认为是“自以为忠”的汉奸
    1937年12月初,二十九军的出击部队陆续撤回,集中在冀南、豫北一带,为了指挥便利宋哲元将总部移到了河南新乡,面对日军,二十九军虽不是一触即溃,也是节节败退。冯志安离军养病,宋哲元手下的大将只剩下刘汝明、高树勋、石友三等人,就在此时宋得到了
  • 大汉奸秦桧跪了岳飞 为何还要在跪岳母墓前?
    2005年6月9日,江西当地媒体报道了在江西省九江县庐山脚下的岳母墓前,当地政府铸造了秦桧等五奸臣反剪双手的跪姿白铁铸像。然而,南京江宁是秦桧的家乡,至今还生活着他的许多后人,昨天自称是秦桧第三十二世孙的秦良先生表示:“秦桧已在西湖跪了岳飞
  • 解密:当年热血志士为何后来蜕变成铁杆汉奸?
    汪精卫,其实名叫汪兆铭,祖籍浙江山阴,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历史上多称其“汪精卫”。早年汪精卫投身革命。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先后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
    12-22 汉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