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竟与安禄山有私情 杨贵妃之死

   2020-03-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杨贵妃(719~756年),名玉环。据说其美貌如花,通晓音律舞蹈。初为唐玄宗之子寿王妃,后得玄宗喜爱,天宝四载(745年)封为贵妃。因其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其兄姐皆显贵,堂兄杨国忠把持朝政。755年安禄山叛乱,杨贵妃与玄宗逃至马嵬驿。随军诛杨

杨贵妃(719~756年),名玉环。据说其美貌如花,通晓音律舞蹈。初为唐玄宗之子寿王妃,后得玄宗喜爱,天宝四载(745年)封为贵妃。因其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其兄姐皆显贵,堂兄杨国忠把持朝政。755年安禄山叛乱,杨贵妃与玄宗逃至马嵬驿。随军诛杨国忠,并请玄宗赐其自尽。缢亡。一说其以替身代之缢,其逃向了东瀛。

农历七月除七,俗称七夕。这一夜月上柳梢,已是夜深人静,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沿着曲折的小径,有一队宫女捧着香盒瓶花等前行,待到了内殿的庭院,早已有内侍张好锦幄,摆开案几。唐玄宗令宫女退下,亲自添香盒,焚龙涎,爇莲炬,烛光在烟篆氤氲中忽明忽暗。月亮的银辉洒在汉白玉的石阶上,夜空深邃高迥。

杨玉环斜倚着玄宗,低声说:“今夜双星,渡河相会,真是一件韵事。”

玄宗道:“他双星相会,一年才一次,不及朕与妃,可以每时每刻相守。”

杨玉环却无端地落下泪。玄宗十分心疼,替她拭去泪水,问她为什么事而感伤。杨玉环道:“妾想那双星,虽然一年只是一会,却是地久天长,年年皆有今日,而妾与陛下,恐怕不能似他们那样长久。”

玄宗道:“朕与妃生同衾,死同穴,这难道不是长久么?”

杨玉环黯然道:“长门孤冷,秋扇抛残,妾每阅前史,心中多有凄恻。”

玄宗急道:“朕不是如此薄幸之人,今夜可对双星起誓——”说着便携住杨玉环的手,同至案几前,拱手作揖道:“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情似海深,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妇。”

杨玉环亦敛衣道:“愿如誓言,若有违此盟,双星作证,不得令终。”接着她侧身握住玄宗的双手道:“今夕密誓,妾死生不负。”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令人们千年难忘,白居易《长恨歌》里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写的就是七夕月夜李杨盟誓的爱情故事。

这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里的杨玉环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的蜀州,据说出生时胳膊上就有一枚玉环。她的父亲杨玄琰曾为蜀州司户。玉环幼年时父亲亡故,她寄养在洛阳叔父家。开元二十三年,嫁与寿王李瑁为妃。从名分上说原是玄宗的儿媳妇。这时玄宗最宠幸的武惠妃刚病死,玄宗陷入深深的哀恸与孤寂中,喜怒无常。近臣高力士进奏说寿王妃杨氏姿色无双、倾国倾城,长得颇似惠妃。

玄宗便叫高力士传旨宣召杨妃入温泉宫,他想亲自看一看。这一看不要紧,此时已正是黄昏,蜡烛摇曳着红茫茫的光,石阶上月辉沉彩,只见杨妃肌态丰艳,顾盼生情,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黑,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果然是沉鱼落雁,玄宗一下子不能自已。当下命她宽衣解带,沐浴华清池。玉环脱去衣衫,黑发如云,肌肤照雪,在氤氲的水汽中带着一丝疲惫,更觉娇媚无限。沐浴后设宴,杨妃侍坐右侧。玄宗婉转地问杨妃会些什么技艺,杨妃答浅晓音律。杨妃吹的玉笛清音逸韵。惹得玄宗不可名状,亲斟美酒三杯。杨妃逐杯饮后,脸颊泛红,愈加明艳不可方物。玄宗赠杨妃一副金钗钿盒,杨妃含羞接过,玄宗顺势捏住她的手,觉得滑腻且柔弱无骨。这一拉住就再也不放开了,两人不停喝酒,乘着酒兴携手入内,在床帐里便鱼水同欢,迟至日上三竿,玄宗还不愿起来。面对杨玉环年轻的赤裸身体,玄宗觉得自己也仿佛年轻了几十岁,杨玉环依稀有当年武惠妃的影子,但更多了些野性和放荡,而这正是玄宗从不曾感受过的。

名分所限,唐玄宗虽然喜欢杨玉环,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把儿媳强占,为了能够常相厮守,高力士替玄宗想出一个办法。先教唆杨妃上一道表文,以为已故的窦太后奉献为名,乞为女道士。玄宗赐其法号为太真,先到长安太真宫假做了几天女道士,然后再暗暗地接进宫里。从此天天求欢,夜夜纵欲,加上杨玉环性情聪敏,善于迎和上意,遂专宠于后宫,宫中人皆称她“娘子”。旋被册为贵妃。册妃这一日,追赠杨妃亡父玄琰为兵部尚书,母亲李氏封为陇西郡夫人,堂兄杨铦拜鸿胪卿,堂弟杨-为驸马都尉,娶武惠妃所生的太华公主。

安禄山是营州柳城地方的胡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原来与杨国忠相互勾结,后因为屡立奇功受皇帝赏识,被杨国忠嫉妒。杨国忠常加以诋毁,但杨玉环想到自己与玄宗年龄悬殊,万一玄宗死去,太子早对杨家不满,那时有实力的安禄山就是一个依靠。因此杨玉环极力保持与安禄山的关系。安禄山也极尽所能讨好杨玉环。洗完澡后让人裹进襁褓里,拜杨玉环为母。安禄山时时进宫朝见杨玉环,杨玉环赐安禄山在华清池洗浴,浴罢用色锦结成一个小儿摇篮,令安禄山装作婴孩儿模样,卧在摇篮中。数十个宫女,抬着摇篮来到杨玉环跟前,安禄山口中唤着妈妈。嬉闹中慢慢产生了私情,毕竟安禄山强壮有力,动作野蛮,刺激了杨玉环的情欲。

玄宗不在时两人偷偷幽会,一次安禄山用力过猛,竟然在她的酥胸上抓出一道道伤痕。杨玉环无法向玄宗交代,只好以锦锻遮在胸前,称为“诃子”,这便是后世“乳罩”的起源,“禄山之爪”成了典故。事后安禄山私下对人说:“贵妃人乳,滑腻如塞上酥!”安禄山肚腹肥大,但跳起胡旋舞却灵巧无比,一次玄宗问:“吾儿腹中何物,却如此庞大?”安禄山应声道:“臣腹中更无他物,唯赤心耳!”玄宗无比高兴,赏赐无数。

安禄山进助情花,此花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玄宗与杨玉环同床时,含一粒助情花,可以助情发兴,筋力不倦。玄宗高兴地说:“此花可比汉之慎恤胶。”(慎恤胶是汉代的春药)

杨国忠时时在玄宗面前讲安禄山的坏话,安禄山辗转不安,渐起反意。天宝十四年在范阳起兵,以诛杨国忠的名义兵锋直指长安。杨国忠扰乱朝政,将士指挥无方,二十万大军顷刻崩溃。潼关很快失陷,长安震动。在一个细雨迷蒙的清晨,唐玄宗、太子、丞相韦见素、杨国忠、杨玉环姐妹及大将陈玄礼率领的少数卫军,奔出延秋门西逃。

傍晚至马嵬坡,军士持戟鼓噪,乱兵诛杀了杨国忠。围住驿站,鼓噪久久不止。陈玄礼奏称:“国忠既诛,贵妃不宜再侍候陛下,请赐其死以塞天下怨。”玄宗不忍,高力士劝玄宗:“贵妃原是无罪,但将士已杀国忠,贵妃尚侍左右,终未能安众心。愿陛下俯从所请,将士安,陛下亦安了。”玄宗还在迟疑,外面哗声更烈,乱兵几乎要拥进门来。杨玉环听到情状,含泪辞别玄宗:“愿陛下保重!妾诚负国恩,死无所恨,惟乞容礼佛而死。”玄宗已是泣不能语:“愿妃子投生在一个好地方。”杨玉环以白绫一束挂在驿馆院中的梨树枝上,北向拜道:“今与圣上永诀了。”接着自缢而亡,一道幽魂渺渺无迹。

然而,对于杨贵妃的最后归宿,却有许多疑团。流传最广的是杨玉环自缢。陈鸿《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她难免一死,但不忍见,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

 
标签: 安禄山 杨贵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安禄山是怎么征服杨贵妃的 安禄山墓真的存在吗
    安禄山原本是营州柳城地方的湖人,后来因为巴结杨贵妃,又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善于阿谀奉承,所以做到了平卢、范阳、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原本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个人相互勾结,但是后来安禄山平步青云,在官场上扶摇直上,遭到了杨国忠的嫉妒,因此杨国忠也多
  • 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恋情可以真的成立吗
    在那个脏唐、臭汉的历史岁月当中,曾经有一位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就是杨贵妃。当然,说起她的故事有很多,但其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她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有没有情人关系?首先,诸位看官跟上老吕先回顾一下杨贵妃其人其事。说起杨贵妃,她其实先是唐玄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实际上是被逼无奈?
    安史之乱算是给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让世人都知道了安禄山这个人是不忠不义之人,但是仔细看看安禄山的生存环境下,就知道安禄山的造反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其一:忌惮小人。要知道安禄山虽然位高权重,但除了会巴结皇帝贵妃之外和
    12-28 安禄山
  • 唐朝历史上安禄山有免死金卷又是因何而死的?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扬国忠为名,率众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起兵;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也一起率部反叛,史称“安史之乱”。唐朝自李渊立国一百多年来,内地长期没有战争,刀枪在武器库中生锈、腐烂。地方
  • 揭大唐灾星安禄山如何成为唐玄宗的宠儿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
  • 安禄山是如何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唐玄宗时期的胡人部落,在大唐官员们看来,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而安禄山也看到,就算是最强大的胡人部落酋长,见到了大唐的刺史大人,也要屈膝下跪。安禄山渐渐的,就不甘心委屈在胡人部落当中,他希望自己能够到大唐为官。有一次,有一个胡人富商带着一千多
    12-21 安禄山
  • 杨贵妃与安禄山有何关系?曾为安禄山洗澡裹身
    在古代,皇帝老儿身边的文武大臣多如牛毛,但拍马溜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然而能够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厚爱并非易事。像唐朝时期的李林甫、王鉷等都做到了,再到后来的胡人安禄山也做到了,并且唐玄宗也委以他重任,再说了,安禄山是一个善于拍马屁的人,将玄
  • 乱唐第一枭雄安禄山少年为何是英雄?
    安禄山是霍乱唐朝的第一枭雄,他的事迹在正史中,在野史中,都有许多记载,有的事情很离奇,有的事情很荒唐,但是,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真相呢?安禄山出生于营州,有一个小名叫做轧荦山。轧荦山在胡语中,是战神的意思。为什么叫做这个
  • 唐朝秘史 安禄山是如何得到玄宗赏识的?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
  • 安禄山之乱有什么影响 安禄山叛乱的原因
    安禄山之乱指的就是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玄宗末年和唐代宗初年的,由唐朝的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企图夺取李唐统治权的政治都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为发动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被称为是安史之乱,也被称为是天宝之乱。这一次叛乱又安禄山
    12-14 安禄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