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古人如何过中秋节?月饼其实并不重要

   2020-07-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又到一年中秋佳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那么宋人如何过中秋?他们的中秋又有哪些习俗呢?浙东中秋八月十六中秋节何时固定于八月十五?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

又到一年中秋佳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那么宋人如何过中秋?他们的中秋又有哪些习俗呢?

浙东中秋八月十六

中秋节何时固定于八月十五?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但中秋节真正开始盛行却是在宋朝。

宋代的中秋节时间并不是统一的,有些地区的确是八月十五过中秋,但是也有些地区如浙东,就是八月十六过中秋。相传南宋时期曾担任过宰相的史浩,老家就在浙东地区,史浩乡土观念很重,每年八月十五,他都要带着一家老小从都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出发,到老家与乡亲们团聚,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年中秋节前,他回乡过中秋时,因为途中所乘马匹受了伤,只得在绍兴停歇,但是这一停就把八月十五给错过了。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六,换了坐骑的史浩到了家乡,当地百姓为了能和史浩一起欢聚,所以又过了一回中秋,此后不久史浩去世。家乡父老为了纪念他,干脆就将中秋节改在了八月十六来过。

中秋赏月是现代中国人仍然保留的习俗,吃过晚饭后,一家老小或坐于庭院,或聚集阳台,一起看中秋圆月缓缓升起的场景,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但是宋代人不但赏月而且在中秋节还要拜月。所谓拜月就是在庭院中焚香祭拜月亮神,说出自己一年的心愿,以求得保佑。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男子拜月一般是求得“早步蟾宫,高攀仙桂”,而女子拜月则主要是希望自己“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对于这种习俗,当时就有诗人作诗调笑,“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嫦娥爱少年。”而宋代笔记小说《醉翁谈录》对此也有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

中秋欢庆至晓方休

要说宋代的中秋节热闹到什么程度,也许用一个词语就能概括,那就是至晓方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宋代中秋节是通宵欢庆的,这一天人们不会因为天色已晚而熄灯入眠。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竿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又比如《梦粱录》一书描写南宋临安民众中秋活动时也说:“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我们大家都熟悉苏东坡的一首词,这首词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开篇序言就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如此看来,苏轼这首词肯定是他玩了一个晚上才有的成果了。

饮酒放灯少吃月饼

中秋之夜放水灯也是宋代时期老百姓欢庆中秋的习俗之一。宋代周密写的《武林旧事》一书就说,“此夕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有足观者。或谓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观美也。”中秋放水灯在宋代人眼里主要目的是为了迎接潮神生日的到来,其意或是以此取媚于潮神,请求他不要给人们带来灾难。而从《梦粱录》等书记载来看,这种习俗不仅仅在沿江、沿海地区有,就是在内陆地区也都存在。

宋代人过中秋,月饼并不是必需品,很多人家都不会刻意准备月饼作为当晚的佐餐之物。比起月饼来,饮酒倒是更为普遍。因为在当时条件下,制作月饼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大难事。一来制作月饼的工序较为复杂,一般人家难以做到。二来月饼所需材料不是每家每户都能置办齐全的。酒水就不一样了,村镇、街坊大都有酒肆,而且中秋时节正是新酒上市的时期。中秋之夜,富人酌酒高歌,穷人也置衣买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不吃月饼,那么老百姓吃什么呢?据史料记载,宋代无论南北中秋夜都要喝点“玩月羹”,具体做法史书没有明言,但应该只是一种普通的汤饭而已吧。此外,时鲜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让霸王项羽陷入四面楚歌之境的计策是谁出的
    四面楚歌,是中国经典的成语,用来形容处境危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窘困境地。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典故最自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有描写“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
    12-31 项羽
  • 失街亭后的诸葛亮北伐到底收获了什么?
    第一次北伐已失败告终,此时东边的吴国在精心准备一场伏击战。当年秋天魏国大司马曹休率领十万军队被东吴鄱阳(郡治在今江西波阳东)太守周舫以诈降的办法诱骗到石亭(今安徽桐城西南),遭吴国大都督陆逊三路伏击,魏军万余人被歼,吴军缴获的各种军用物资也
  • 这皇帝是痴呆 曾问没粮食为何不吃肉粥
    东吴的衰亡始于孙权,因为他选了10岁小孩做接班人,无力掌舵,终使大船倾覆。晋武帝司马炎更蠢,因为他选的太子司马衷是个头脑有问题的痴呆。司马衷和一个谢才人生了个儿子叫司马遹,一次司马衷和儿子到晋武帝那里吃饭。吃了一半,司马衷突然问:这是哪里来
    12-31
  • “飞机洋狗”事件与打倒孔祥熙运动是怎么回事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日军向香港发动闪电式的进攻,形势危急。当时,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不少民国要人,包括国民党中央委员在内的军政大员、银行家、文化人,如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陈寅恪、陈济棠
    12-31 孔祥熙
  • 晋哀帝司马丕简介 揭秘晋哀帝丕怎么死的?
    晋哀帝司马丕是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司马聃驾崩后司马丕在褚太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司马丕在位时期,权臣桓温掌控了国家大政,东晋内部也是军阀乱战,此时已是国破之象。司马丕本人也如前面几位东晋皇帝一般的短命,政权的频繁交接也是东晋陷入衰败的重要原
    12-31 司马丕
  • 汉文帝有哪些政治举措?对历史有何影响?
    汉文帝刘恒的继位可以说是极富有戏剧性的,谁都没有想到,最后获得皇位的居然是这个当初一言不发的小子。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在刘邦死后,他的这些儿子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吕后的折磨,就连吕后的亲生子汉惠帝刘盈都被气出病来,最后郁郁而终。可是汉文帝刘恒
    12-31 汉文帝
  • 晚年宋庆龄的英文遗嘱写给谁?不是宋美龄而是他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陈列馆,陈列着一份特殊的展品。这是一块牌匾,上面刻着一份用英文写成的遗嘱。这份英文遗嘱,出自宋庆龄手笔,写于1975年。而且,鲜为人知的是,这份英文遗嘱并非宋庆龄写给自己世上唯一的至亲——身在台湾的妹妹宋美龄,而是一位没有任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揭秘史上秦桧怎么死的?
    秦桧生平介绍南宋权臣秦桧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秦桧是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世人视为汉奸或卖国贼,因其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秦桧(hui),字会之,政和进士,南宋江宁人(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杭州。秦
    12-31 秦桧
  • 武丁与妇好恩爱 甲骨文详细记载妻子身体状况
    根据已知的情况,出土铜钺最多的墓葬是7件,妇好墓是出土铜钺第二多的墓葬。她叫妇好,身处殷商盛世,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巾帼女将。她居住的古城后来叫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圣地”。从今天开始到6月26日,《王后 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
    12-31 武丁妇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