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抗日第一猛林少猫被抹黑 附和亲日洗脑教育

   2020-11-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02年的5月30日,与简大狮、柯铁虎并称“抗日三猛”的林少猫在台南后壁村被日军围剿、射杀。在林少猫就义112周年纪念日,青年团体抗独史阵线来到台北圆山忠烈祠,向这位烈士牌位献花致敬。抗独史阵线发起人之一、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生林明正3

1902年的5月30日,与简大狮、柯铁虎并称“抗日三猛”的林少猫在台南后壁村被日军围剿、射杀。在林少猫就义112周年纪念日,青年团体抗独史阵线来到台北圆山忠烈祠,向这位烈士牌位献花致敬。

抗独史阵线发起人之一、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生林明正30日与部分团体成员共同参与这一向烈士致敬的活动。他指出,对于这样一位领导闽南人、客家人与少数民族三大族群共同抗日的重要领袖,今天的台湾学生无法切实了解其事迹;当局理应在教科书中加强台湾抗日史,并改变台湾至今仍没有一座专属台湾抗日纪念馆的局面。

当天《中国时报》刊登了林明正撰写的纪念文章《台湾抗日第一猛林少猫》,详细回顾这位英杰的故事。林明正告诉中新社记者,1895年清廷割台后,台湾恒春人林少猫率众坚持抗日达7年之久,极大困扰了日本的殖民统治;日本人《台湾宪兵队史》一书,也不能不肯定林少猫“神出鬼没、号令严明、胆大无比、长于计略”;他的牺牲则象征台湾当年大规模武装抗日的结束,此后转入政治斗争路线。

林明正说,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林少猫与日本人英勇周旋的事迹语焉不详,反而有他“归顺”殖民者而后“复叛”的陈述。这样的记载,附和了李登辉主政以来台湾教科书、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亲日洗脑教育,甚至误导年轻一代将日本殖民建设视为“恩泽”。

抗独史阵线发起人、新党青年委员会召集人王炳忠受访时表示,“台独”分子不愿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但台湾400年来社会发展明明就是以中国的风土民情、典章制度为主体;因此,他们只好从50年的日本殖民时期做文章,用少数皇民化阶层的观点,意图垄断对台湾历史的话语权。

抗独史阵线今年初成立以来,已与台湾大学中华复兴社合作,在台大校园举办多场台湾抗日史讲座,致力于启发青年借鉴历史经验、思考台湾命运。不过,这样的努力仍显势单力孤;譬如,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对于如此深刻影响台湾命运的历史事件,至今唯有铭传大学举办研讨活动。

王炳忠提出,位于北京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加紧筹建台湾同胞抗日战争专题展厅,拟于明年建成开放;上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一度有意将见证台湾光复历史的台北中山堂改为第一座专属的台湾抗日纪念馆,这一规划却在李登辉与“台独”势力里应外合之下延宕至今。反而是纪念日本殖民者的八田与一纪念馆先行在台南建成并时常举办相关活动。

抗独史阵线敦促,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应拿出具体作为,建立台湾抗日纪念馆并每年举办纪念活动,才能真正有效端正当今媚日风气,让台湾下一代有主体性的民族观念。

据了解,抗独史阵线主要由一群关心时事的青年、高校学生、高中生共同组成,支持台湾当局修正教科书课纲,主张史观问题上应拨乱反正。

 
标签: 和亲 台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靠什么来化解血腥仇恨 古代公主的漫漫和亲路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和亲”是一朵独特的“奇葩”,蕴含着中原皇室的几多无奈,几多屈辱?可以想象,一个泱泱大国的外交要靠一位柔弱的女子去承当,这是何等地卑贱和可悲!汉武帝时代,国势不可谓不强盛,可也上演过“和亲”的悲剧:汉武帝的女儿细君公
    12-29 公主和亲
  • 隋唐时期和亲的目的是什么 和亲的目的达到了吗
    隋与突厥的和亲一方面为了稳定局势,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婚姻关系将突厥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纳入隋的统治范围,扩大隋的疆域;就突厥而言,由于经常出现矛盾,与隋联姻,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巩固其统治地位。和亲双方基本上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隋唐时期和亲的
  • 最可悲唐朝和亲公主 一辈子做妾未得到唐朝支持
    印象中唐朝总是无比优雅无比强大的,雍容华贵之风,开放包容之态,都足以让后世的人们怀想,只是美轮美奂的历史光环之下,却掩不住个人的悲凉,哪怕是身为公主,也依然活得没有任何尊严。小宁国公主,李唐荣王李琬女儿,在大唐和亲的公主之中,身份不算低了,
  • 五代十国也和亲 五代十国时期有哪些公主外嫁?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其各国的割据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
  • 为何说文成公主的“和亲”是历史最赔本的一次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女儿称为“宗室出女”,临到异邦要来讨人了
  • 为何文成公主进藏成唐朝最赔本的一次和亲
    高祖李渊有女儿十九人,太宗李世民有女儿二十一人,除了早夭者,全部下嫁有名有姓的本朝臣子,没一个出国的。显然按唐时的观念,嫁给外国的国王,还不如在国内招一个驸马。那时哪有那么多守节的破规矩,嫁一个觉着不好,和老爸说一声,立刻可以改嫁。因此唐朝
  • 汉朝三大美丽和亲公主 三大和亲公主结局是什么
    汉朝公主远嫁西域和匈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汉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战争与和亲是处理对外关系最重要的两种手段。这些女子忍辱负重远嫁西域,经历了种种苦难,为缓解中原王朝的统治危机和汉朝发展做出很大牺牲,也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公元前20
  • 历史上参与汉匈和亲的汉朝公主都有哪些
    汉匈和亲,是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通过联姻,加强相互关系的一种外交策略,由于双方地位,社会环境的不同,汉匈和亲的背景赋予了汉匈和亲不同的意义,在西汉政权刚建立时,北方的匈奴也在日益壮大,但是西汉政权是经过秦朝末年的连年征战建立的,百业待兴,迫
  • 五代十国也和亲 五代十国有哪些公主外嫁呢?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其各国的割据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
  • 历史上比较少见的世代和亲的两个国家是谁
    回鹘原来是北亚的游牧汗国,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时,回鹘的别将句录莫贺乘内乱之机,勾结黠戛斯阿热可汗合兵十万攻杀回鹘可汗,“焚其牙帐荡尽,回鹘诸部逃散”,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
    12-17 和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