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十大人生启示

   2020-10-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与以往一味鼓吹成功秘笈,借《孙子兵法》之名烹煮自己的“厚黑鸡汤”的所谓解读不同,在这本书中,华杉首次以曹操、杜牧等十一位传世注家的注解为基础,澄清了现代人对《孙子兵法》的诸多误读之处,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区分开来,提出“计算”而非“

与以往一味鼓吹成功秘笈,借《孙子兵法》之名烹煮自己的“厚黑鸡汤”的所谓解读不同,在这本书中,华杉首次以曹操、杜牧等十一位传世注家的注解为基础,澄清了现代人对《孙子兵法》的诸多误读之处,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区分开来,提出“计算”而非“诡计”才是《孙子兵法》真正的价值观。

这回彻底读懂《孙子兵法》!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逐字逐句讲透兵法原意。请看2000多年来,被误解最多的兵法原意!

如果是一个具有广阔胸怀并善于思考的读者一定不难活学活用,并且一定能从中获取许多珍贵的人生启示。

1、千难万难,判断最难

原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华杉解读

孙子讲五个知胜之道,第一条就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动手之前,你要知道能不能赢。

判断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在判断中创造,才是真正的创造。

人性的弱点是一厢情愿。西谚云:“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是因为我们希望他是真的。”我们假定一厢情愿的因素在我们的判断里占三分,那么,当你认为有几分把握的时候,先自己减去三分一厢情愿分。

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个认识很重要,不要轻举妄动。

2、利害关系:先考虑避害,再考虑趋利

原文: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华杉解读

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

先能避害,然后才可趋利。因为利今天没有,明天还可以再图。而害却可能让我输掉老本,彻底出局。所以避害比趋利重要得多。

为什么我们的趋利意识总是百倍于避害意识呢?主要是因为侥幸心理,赌一把。有人说,大不了重新来过!不是每个人都有史玉柱的命,出局了就没法重来了,因为那牌局里的人都不白给,你手里没牌了,拿什么入局?

3、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思考

原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华杉解读

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因为我做一件事,是为了把它干成。我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如何能成功。

《孙子兵法》的出发点则不是这样,他是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其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

“非战”“非攻”最后还强调一个“非久”。什么意思?是动作要少,关键时候,就来那么一下,最忌讳天天研究,频频动作,反复折腾,做多错多。

4、成大事者有三戒,戒贪是第一

原文: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华杉解读

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人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人心生侥幸。

我们经常看到人,去做一些利益极小,而隐患极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那利马上可以得到。而那害,那明明白白的害,他却不可救药地认为“不一定”。

不贪心,就不会上当。所有的骗局,都是从“贪”字入手。这不是别人来骗你说工地上挖到宝,是你自己会骗自己。

不要让你的欲望来左右你对利害的判断。

5、忘了本谋,是每个人常犯的毛病

原文:怒而挠之。

华杉解读

这种诡计,主要是针对性格刚烈的敌将。

要始终不忘自己的根本目的、基本策略。

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

所以佛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6、我们为什么会中“离间计”?

原文:亲而离之。

华杉解读

这说的是人性的弱点:亲人间的恩恩怨怨。

恩怨恩怨,没有恩就没有怨,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我们和敌人的关系很简单,就是利益之争,打打谈谈。亲人之间的关系则比较复杂,成了爱恨情仇。再说和敌人是竞争关系,是社会的竞争机制。

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也有竞争关系,因为组织本身也是一个竞争和分配机制。离间计,就是外部竞争者,参与到敌方的内部竞争中去,那就四两拨千斤了。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要想不中离间计,还是靠领导者自己的人格和胸怀。

7、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孙子讲了十二条诡道,大多数诡道的出发点是造成对方的错误判断,引诱对方失误。

对方不上当,不失误,怎么办呢?等待,跟他熬,派间谍,各种布置安排。总之,一定要等到平衡打破,胜算已见,才能出战。

孙子的观念是先胜后战,不胜不战。没有胜算就等。

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一般人总觉得要战斗才是英雄男子汉,不懂得等待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8、认输的智慧

原文: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华杉解读

如果兵力比敌人少,就深沟高垒,不要出战。或逃匿兵形,让敌人不知虚实,然后全军逃之。

孙子是极其保守谨慎之人,先胜后战,没有胜算就不打。只要兵比敌人少,就不跟他打。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怎么就不能打呢?

这在管理学上叫“沉默的证据”,绝对的大概率事件,都沉默无言,所以你不知道。

而那些小概率事件,以少击多居然打赢的,人人都替他大肆宣扬,三千年的例子累积起来,倒显得比比皆是成了主流了。

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宏碁(qí)的施振荣老先生说:“认输才会赢。”这句话很有哲理。我们也可以说,输了,生活还会继续。输掉的咱们认了,保住和扩大咱们赢得的。

9、成功不靠加长自己的短板,而是靠把长处做得更长

原文: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华杉解读

我们时常有些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比如所谓“木桶理论”,我们要把自己的最短木块补长,否则加长最长木块是没有用的,无论最长木块有多长,水都会从最短木块的那个缺口漏掉。

这里的最长木块,我的强项,就是我的实;最短木块,我的弱项,就是我的虚。

成功靠加长最短木块吗?非也,靠把最长木块做得更长。弱项就是弱项,要承认自己有弱项,因为我也是人,也有人类的特点。

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是一句疯话。正常的战略是什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无”,这才是真实世界。

10、单次成败都有偶然因素,而终身成就是用成功消化失败

有史学家说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编的,我们再讲讲曹操中赵云的空营计。

曹操和刘备争汉中,赵云守别屯,带了几十骑出营查看地形,卒遇曹操大军,赵云且战且退,曹操大军一路追来。赵云退回营中,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一看,面临A、B两个选择的单选题:

赵云此举,是运用了兵法的哪一条?

A.是“乖其所之,使敌不得与我战也”,是装神弄鬼想把我吓走;

B.是“利而诱之,伏而击之”,派小股部队佯败诱我来,然后设埋伏消灭我。

曹操继续用《孙子兵法》思考,今天这一仗,不是我计划中的,是赵云安排的,如果不碰见他,我根本不会到这儿来。所以,他为主,我为客,他为实,我为虚。所以,应该选B。

曹操交了卷,就退兵了。

所以实际情况往往是偶然的。

但我们不能说曹操的分析是错误的,他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他的决策也是完全正确的。

明明是赵云得手,为什么说曹操正确呢?这就是不能以一次得失的结果来论决策。领导者一天要作出无数的决策,很多关系着生死存亡,很多关系着深远影响。要所有的决策都正确,是不可能的。现实是什么呢?是用成功消化失败,用正确消化错误。

 
标签: 孙子兵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鬼谷子的作者是谁 鬼谷子和孙子兵法谁更厉害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纵横的代表人物了,由于自身隐居于鬼谷,所以被大家称之为鬼谷先生,而这部《鬼谷子》可以说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了,下面就跟小编简单了解一下吧。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一说额前
  • 伍子胥与孙武有什么关系 孙子兵法军争篇写了什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家族世代是楚国的高官,因为受到小人的设计陷害,他的父亲兄弟都被楚平王所杀。最开始伍子胥逃到了郑国,后来投靠了吴国,见当时还是吴国公子的阖闾有大志,便帮助
  • 孙子兵法简介: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
    12-11 孙子兵法
  • 解密:近现代中外名人是如何评价孙子兵法一书?
    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所言:“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美军总指挥弗兰克斯评价说:孙武,这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
  • 并非出自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作者或另有其人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智谋书,是我国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很多人把《三十六计》的作者想当然的认为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甚至这只是个美丽的幻想,其实《三十六计》另有其人。《孙子兵法》
    11-10 孙子兵法
  •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子兵法出自哪个时期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吗?《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作“兵经”,誉为“百代谈兵之祖”。它精邃的思想、奇妙的谋略、深刻的哲理、优美的语言,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的成长。公元8世纪当我国唐朝时,它传入日本,立刻
    10-28 孙子兵法
  • 孙武与孙子兵法 历史上孙子兵法是如何写成的
    孙武与孙子兵法:兵圣孙武,我们都知道孙子兵法是出自他只手,那么孙武又是为什么会写孙子兵法呢?孙武是春秋晚期兵家,齐国人,写有《孙子兵法》。曾仕于吴,在他的治理下,吴国的军事力一时强盛,吴国大军威震四方。周敬王八年(前512),伍员推荐孙武给
  • 中国军事名着 传奇兵书孙子兵法36计计计相扣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齐国孙武撰写的一部兵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么经过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孙子兵法》是否发生过一些改变呢,让我们一起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答案吧!诞生于春期时期的《孙子兵法》一共有十三篇,也有一说是八十二篇,总之由于当
    10-07 孙子兵法
  • 战争中的孙子兵法 圣马丁的秘鲁战役中的谋略
    阿根廷孙子研究学者马塞罗·贝瑞特用孙子谋略分析圣马丁将军与秘鲁战役。他指出,公元前6世纪末,中国的哲学家孙子写下的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对西方军事家影响很大,是一部杰出的战争艺术;而圣马丁是杰出的战争指导者,他领导的秘鲁独立反映了中国思
    10-05 孙子兵法
  • 拿破仑真读过孙子兵法吗 拿破仑颁布法典有何意
    拿破仑《孙子兵法》这本是毫无关系的人和事物,前者拿破仑是著名的军事奇才,而后者《孙子兵法》却是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虽然都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也是相差非常远的。但是拿破仑《孙子兵法》间却是有着一些联系的,那么拿破仑和《孙子兵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