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徒为何一天到晚都要念阿弥陀佛呢

   2020-06-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在寺庙里遇到僧人第一句就是“阿弥陀佛”,但对于那些不信佛教的人还是不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面要说阿弥陀佛呢?其实阿弥陀佛是一句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用我们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光寿

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在寺庙里遇到僧人第一句就是“阿弥陀佛”,但对于那些不信佛教的人还是不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面要说阿弥陀佛呢?

其实阿弥陀佛是一句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用我们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光寿无量,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句祝福的话语。但是在汉传佛教中的阿弥陀佛有两个名字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但是我们今天就可以简单的看作是祝福语就好,不用太过深究,否则佛教的那些话语看懂了也快睡着了吧。阿弥陀佛既然简单的说就是祝福语,那都是祝福什么呢?其实这祝福的话语也很有深度,有多深呢?主要就是在提醒你,给人以警觉、警醒的作用。人在世这一辈子,都需要有人时刻的提醒你,你也需要被警醒,同样的,我们也需要追求无量的光、心底深处也需要光明来照射。有人说,这是不是将“阿弥陀佛”的意思深度化了,其实并没有。要知道光寿无量四个字的含义很重,从字面上来看,无量包括所有的一切。也就是说,你想到的所有的祝福都可以用“阿弥陀佛”来表达。

不过,也不要因为这样完备的“阿弥陀佛”就见人就说,这样那些佛教徒就会有所不满了,不信佛的那些人会觉得你有点不正常,要在正确的场合说这个严谨的“阿弥陀佛”才是,当然在寺庙里见到信徒和僧人倒是可以说的。

阿弥陀佛的故事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又叫做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有佛教经书记载,阿弥陀佛是诸佛之一,他的名号叫“阿弥陀”。对于阿弥陀佛的故事感兴趣的人,可以前往书店购买《阿弥陀佛的故事》这本书。

《无量寿经》中有记载:在很多个劫以前,在世自在王佛的世界中,有一位国王听了佛的说法之后,心中甚是欢喜,心中对菩提感到十分向往,便索性放弃了王位选择出家,法号为“法藏”。他前往世自在王佛处所,请求再度说法,于是,佛便对法藏说了二百一十亿诸佛世界,而法藏对此便发下大愿,要建立一个只有纯净的内心,普渡众生的极乐世界,就此有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的故事》是一本以人生佛教为题材的书,作者是光亮,出版社是宗教文化出版社。看到这些信息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本关于佛学的书,但是主要讲述的不是经文,而是阿弥陀佛的故事,释迦牟尼佛的故事、以及佛讲述因果的故事、关于现世人的教育故事等等,以这些为题材既可以让大家好接受,又可以起到普及世人的作用。用白话文代替了那些枯燥难懂的经文,将阿弥陀佛等诸佛的智慧呈现给大家,从而让世人了解众佛,理解佛说的道理,进而在遇到繁杂事中得到解脱。

其实,通过阿弥陀佛的故事,大家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如何做人处事,如何善待因果,对现世中人还是有所帮助的。

念阿弥陀佛的好处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是不是念阿弥陀佛的好处很多呢?那么佛教信徒们是不是都知道念阿弥陀佛的好处?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念阿弥陀佛的好处,仅供参考。

念一句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都会自然相随,那些口中念佛之人必然会感受到内心平静,生活安稳,常有慈悲之心而无杂念心不乱。在《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中这样写道:“阿弥陀佛名号具有无边无量,不可思议和无上功德的能量,而仅仅“阿弥托”就包括了各位诸佛,各位菩萨等,因此阿弥托佛乃无上真实至集大成之法,同时也是最微妙最神奇的名号。《佛说无量寿经》中也对念阿弥陀佛的好处有提到,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无上功德”。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说:“如果人们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相信,欣喜,且一心一意,毫无杂念,并且坚持口中念此佛号,那个人就可以得到无比可拟的大利益,同时也是一份功德”。

也就是说,念阿弥陀佛的好处在于积德,且可以让念佛之人心中平静,安稳,获得最真诚的净化,当然,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佛,不能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杂念。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信则灵,不信则无”,不信佛的人就不要太当真了。

 
标签: 佛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佛教宝物 舍利子出土经过
    佛教的舍利子,一直以来就是个谜。有人说是神话,也有人说是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在南京博物馆,就有一个出了土的舍利子!佛舍利出土经过梁白泉,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如今已85岁高龄。昨天,梁白泉的500多件档案被收入南京市档案馆
    12-31 佛教
  • 佛教信徒为何一天到晚都在念阿弥陀佛呢
    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在寺庙里遇到僧人第一句就是“阿弥陀佛”,但对于那些不信佛教的人还是不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面要说阿弥陀佛呢?其实阿弥陀佛是一句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用我们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光寿
    12-30 佛教
  •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谁?
    我国佛教中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
    12-30 菩萨佛教
  • 法显大师 可以媲美玄奘西行的佛教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
    12-27 玄奘佛教
  •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
    鉴真的生平行迹鉴真(688-763),日语又称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他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鉴真生活在古代
    12-16 鉴真佛教
  •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5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大
  • 一代女皇武则天推崇佛教 强制百姓不许杀生吃肉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
  • 天宫勾结佛教与老子里应外合而打败了元始天尊
    如果单从故事内容看的话,从《封神演义》到《西游记》,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神魔体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妖魔系统的成熟、神的壮大、佛的发展和仙的没落。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已经跟大家透露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神的壮大和仙的没落间有着一段隐藏的历史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
  • 佛教传说中法藏比丘是如何成为阿弥陀佛的
    在法藏比丘简介中提到,法藏比丘出生在世自在王佛所,在开始是个国王后来专心研究佛教成为一个出家人,这个名字就是出家之后得到的。接下来就是法藏比丘的简介。根据佛教的一些历史书上的记载,曾经有个王国叫做妙喜国,他的国王是世饶王,在世饶王担任国王期
    12-14 佛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