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竟有怪癖 往酒杯里吐痰用碟子喝咖啡

   2020-11-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背锅侠”,比如替诸葛亮背黑锅的名将魏延,比如替宋高宗背黑锅的“大奸臣”秦桧。当然,最著名的“背锅侠”,应该要数替慈禧和满清背黑锅的晚清重臣李鸿章。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背锅侠”,比如替诸葛亮背黑锅的名将魏延,比如替宋高宗背黑锅的“大奸臣”秦桧。当然,最著名的“背锅侠”,应该要数替慈禧和满清背黑锅的晚清重臣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在教科书中,李鸿章一直是一个汉奸卖国贼的形象。为何有此形象呢?因为他代表满清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可问题是,慈禧又不傻,为何不派别人去谈判签约呢?因为别人会谈出更苛刻的条件,会签订更加丧权辱国的条约。只有李鸿章,才能在手里拿着一堆烂牌的情况下,尽量地把损失降到最低。

大家知道,弱国无外交。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满清那种糜烂的局面,又遇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神仙也救不了,李鸿章只能尽心尽力,修修补补。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满清这座破房子的裱糊匠。由此可见李鸿章对时局的见解之深。

1895年甲午战败后,按照惯例,清朝又要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这个苦差事,最终还是落在了倒霉的李鸿章的身上。在日本,李鸿章遭遇行刺,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面部。在经过简单医治后,李鸿章就这样顶着满脸的鲜血,来到了谈判现场,把日本人惊住了。

最终,李鸿章代表清朝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赔偿的金额降到了2亿两白银。要知道,之前日本人可是一直坚持赔偿3亿两。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作为甲午战败的替罪羊,被罢官。直到1896年,李鸿章才再次被启用,作为满清使臣去参加俄皇的加冕礼,并顺道出访欧美等国。

李鸿章的外交风格,被称为“痞子外交”。他与洋人打交道时,总是故意端出一种傲慢的姿态,并打着痞子腔。正是靠着这一点,李鸿章才能在讨价还价中谈判出最有利于清朝的价码。事实上,与当时的大部分官员惧怕洋人不同,李鸿章一直不把洋人放在眼里。如果不是受到清朝国力羸弱的拖累,李鸿章的外交工作会干得更加从容。

正是由于这种不把洋人当回事儿的心态,李鸿章在出访的过程中闹出了很多笑话。

据清朝的《所闻录》记载,李鸿章在访问英国时,有一次接受英国贵族的宴请。李鸿章一直有吐痰的习惯,在国内的时候,随处都备着痰盂。可是到了英国,英国人没有放痰盂的习惯。李鸿章要吐痰的时候,突然发现桌子底下没有痰盂,于是,他大模大样地拿起面前的一个盛放葡萄酒的酒杯,直接把痰吐进了酒杯里。英国贵族只好忍着恶心吃完这顿饭。

还有一次,英国女王接见李鸿章。招待的饮品,是咖啡。咖啡端上来之后,李鸿章拿舌头一试,太热了。怎么办呢?只见老李从容地取下咖啡杯底下的小托盘,然后把咖啡倒进这个小盘子里,一边吹着气,一边喝了起来。英国女王一瞧,很尴尬。为了化解尴尬的场面,女王也学着李鸿章的样子,把咖啡倒进了小盘子里喝了起来。

不得不说,英国女王真是善解人意。

 
标签: 李鸿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北洋水师 李鸿章为讨好慈禧曾在颐和园演练
    1889年,朝廷命令李鸿章将部分北洋水师官兵和水师学堂新毕业的学员共计三千多人调来昆明湖,将“湖水浅”的昆明湖当成“汪洋大海”,用小火轮作“战舰”在湖面驶来驶去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慈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为自己修建颐和园并兴建“三海工
  • 李鸿章面对的另一场战争 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清廷内部对这场战争的“战”“和”选择之战,看似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外抗日本,内战“清流”,但剥除这种戏剧性的外壳,其内里,是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之艰难。两场战争,李鸿章都输了,既输给日本人,也输给了主战派。以一人敌一国。这大概是对李鸿章
    12-31 李鸿章
  • “吸烟仪式”上李鸿章的举动让俄国总理震撼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了一个声势浩大且隆重无比的加冕典礼。李鸿章曾被派前往庆祝。但是李鸿章在加冕典礼的两个星期就因为中东铁路的事情抵达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特意授命其总理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全程接待。这是俄国史无前
  •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原因 李鸿章用人唯亲
    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北洋大臣李鸿章负有最直接的领导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李鸿章提拔重用了两个平庸无能的安徽籍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陆军统帅叶志超,由此一来不仅毁掉了丁汝昌、叶志超两人,而且最终导致了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事中的全盘惨败
    12-30 李鸿章
  • 女作家张爱玲和李鸿章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1896年,正值清朝内忧外患的时候,张爱玲母亲黄逸梵在一个豪门大家庭中出生了。刚刚出生之时,她的名字叫黄素琼。他是清代黄宗炎的女儿,她的爷爷是清代长江七省的水师提督,也是当时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副手。所以说,黄逸梵的家庭背景在当时也是不容小觑的
  • 历史解密:李鸿章为保政治地位甘做“两面派”
    清末的官场形式十分复杂,各种力量之间的斗争互相交织在一起。怎样在政治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李鸿章来说,是成败存亡的关键。甲午战争失败,李鸿章因为丧权误国,遭到满朝文武和全国百姓的唾弃,威望一落千丈。就连慈禧太后也不得不对其疏远。为了起死回
    12-29 李鸿章
  • 清朝末年重臣李鸿章访美的原因是什么
    李鸿章一生多与外国人打交道,但是引起国内外轰动的还是1896年8月底的那次访美。当时的李鸿章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为了宣传他的洋务运动,为了能使大清的国力昌盛,也为了保护中国人在国外的利益,他访问了美国。当时李鸿章出访美国举国关注,国际上也
  • 李鸿章:唯一有能耐可以和世界列强争长短的人
    其实李鸿章与左宗棠皆是大清中兴的英雄,只不过时势造就了他们的无奈,不然这二位作为绝对不止如此。清廷建立近二百年时,已是没有了开国时代那般的锐气,统治集团迅速腐朽,加上落后的政治制度与落后的经济模式,已是难以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大潮下与西方列强角
  • 李鸿章日本签订《辛丑条约》时有着怎样的无奈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李鸿章被任命为清军的最高统帅。战争从一开始就朝着李鸿章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直转而下。那段时间,李鸿章不时地听到传来一个又一个晴天霹雳。这种莫名其妙的溃败方式,让李鸿章比谁都苦涩,比谁都委屈,也比谁都愤懑。他
    12-26 李鸿章
  • 李鸿章是不是真的很卖国?
    李鸿章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是晚清重臣。近代一些著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经由他代表大清国签订的。有些国家甚至还点名要求李鸿章去签订条约,因为别人去他们不放心,例如中日《马关条约》,那么李鸿章是不是真的一点都不爱国呢?李鸿章当时七十多了
    12-25 李鸿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