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政治家安童如何在18岁就能胜任中书右丞相

   2020-11-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安童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政治家,于1248年出生在蒙古的札剌亦儿部,父亲是霸突鲁,母亲是弘吉剌氏。安童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是勋臣之后,与世祖又有椒房之亲,所以安童一开始就世袭了怯薛长一职,那时候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安童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他的才能

安童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政治家,于1248年出生在蒙古的札剌亦儿部,父亲是霸突鲁,母亲是弘吉剌氏。安童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是勋臣之后,与世祖又有椒房之亲,所以安童一开始就世袭了怯薛长一职,那时候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安童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他的才能却突出。皇后夸赞安童年少有为,是个辅国之才,深得世祖的赏识。安童也常常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

1263年,世祖大胜阿里不哥,俘虏了上千名俘虏,安童就建议世祖以宽待政策招抚支持者,通过这种方式来俘获人心。这个建议深得世祖的心,那年安童年仅16岁,在政治上已经有如此深谋远虑的见解。

1265年,安童出任宰相一职,同时还有史天泽与他一起任职右相。但是后来与阿合马的矛盾,世祖偏向阿合马,在这政治战争中,阿合马胜利了,独当国柄,在朝中更加猖狂的结党营私,安童则调离了相位,被贬至西北边。后发生了叛乱,安童被送到了海都拘禁,海都对于安童还是善待的,还给了他官职,后来安童再次回到了元廷。

安童归朝再相,大力支持卢世荣的改革措施,安童两次任相过程中,衲用贤臣,亲厚儒臣,政刑宽平,采用的是仁和处事方法,制止滥用死刑,所以人们常以贤相称呼安童。但是他的以儒治国的方针没有完全贯彻,因为在任期间出现了很多的反对声音。

1293年,安童在大都去世。

历史上的安童

历史上的安童生活于元代,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曾2次拜相,拜相期间采用仁和宽平的执政理念,衲用贤臣,制止用死刑,被人们称之为贤相。安童崇尚汉法,所以他的治国方针是贯彻以儒治国,显然他的政治生涯中没有实现。

中统元年,有功元勋都受到了世祖的追禄,安童出生于勋臣之家,是勋臣之后,又是皇亲国戚,所以年纪轻轻的安童就被任命为宿卫长,其官爵职位在百官之上。安童的姨妈是昭睿顺圣皇后,一次两姐妹两人相伴在宫中游玩,遇见世祖,世祖问起安童,两人纷纷夸赞安童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却有辅国之才。世祖对安童也是青睐有加,每每商讨要事都会让安童参与,安童也虚心求教,讨教治国策略,那年安童才13岁,他不与一般孩童般嬉戏玩耍,而是和一群政客们在一起讨论治国之道。

1263年,阿里不哥集结旧党发动叛乱,抵制新政,世祖大败阿里不哥,并俘虏了上千相关人士,并打算下令处死这群余党判孽。但是安童却反对这种做法,认为这群人只是忠于自己的主子,现在皇位还没坐稳,就大开杀戒不利于自己,还不如皇恩浩荡,宽恕重任,让他们臣服于自己的脚下,方为万全之策。世祖听后对安童更加器重。

安童18岁的时候就当上了中书右丞相,成为了朝廷一把手,纵揽天下事,安童不仅聪明敏锐,办事也不失沉着干练,为官期间,启用贤达老臣,但是收到了阿合马这批奸臣的迫害与弹劾,安童被罢免相位,但是多年后安童再次任相,为整个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历史上的安童,一个真实的安童。

安童与阿合马的矛盾

安童18岁的时候就当上了中书右丞相,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中书令是中书省的一把手,而安童正好担任的是中书右丞相,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的一把手。阿合马主要掌管整个国家的财赋,后被任命为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深受世祖的信任与器重,所有的事情直接上奏皇帝,可以不通过安童这一个关卡,而且世祖每每都偏袒阿合马。

这里就形成了两个帮派,一个以阿合马为首,一个以安童为首。阿合马在朝中结党营私,为了削除安童的权势,于是就密谋启奏皇帝弹劾安童,理由是安童威望过高,要成立一个尚书省来遏制势力的疯长,这个提议受到了朝中大臣的极力反对,这个计策没有实现。

阿合马又想出一个新计策,阿合马是国家的财政部长,管理着国家的财政大权,他增加冶铁税额,征收盐税,此举让百姓们生活困苦,不仅如此他还买官卖官,收受贿赂,在朝中结党营私,导致整个朝纲紊乱,不正之风盛行。阿合马的所为所为直接阻碍了安童的工作进展,导致改革不能继续,以儒治国的治国方针不能实现。

这些罪证都报给世祖后,世祖对于阿合马只是进行批评并没有采取任何的举措来阻止,这惹怒了王著,于是将阿合马骗到庙里然后砸死了阿合马。

阿合马死后,安童清除余孽,内外清理一新。

 
标签: 政治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吴三桂难成大事 三次被骗不具政治家素质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吴三桂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
  • 北宋政治家寇凖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寇凖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
  •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子产是如何改革的
    子产,名叫公孙侨,字子产又字子美,是郑穆公的孙子,郑国公子发的儿子,春秋时期郑国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人。出生年月不详,据记载他死于公元前522年。他是春秋后期非常有名的政治家,他官职做到了郑国卿,相当于丞相。子产青年时就表现出远见卓识。郑
  • 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纪晓岚到底有几个孩子
    古代人的心中便是根深蒂固一种思想观念,便是“多子多福”。从古至今,但凡是达官贵人们的子女都是颇多的,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子女成林、子孙成荫的,但大多古人的子女都不再少数。那么纪晓岚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又有多少个孩子呢?根据清史以
  • 左中棠简介 晚清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左中棠生平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年时屡试不第,后转而留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
  • 胡铨简介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胡铨生平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胡铨生于国家多事之秋,建炎二年(1128)中进士,授抚州军事判官。绍兴五年(1135),升任枢
  • 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多尔衮的福晋究竟有几个?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
  • 揭秘为什么说诸葛亮只是很厉害的政治家?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
  • 唐朝历史上真实狄仁杰 不是神探只是一个政治家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往往就和“神探”联系到一起。这,就是狄仁杰。狄仁杰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曾经两度出任宰相一职。在武则天一朝,狄仁杰竭尽全力为武则天服务,但也不遗余力促成武周王朝回归大唐。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
  • 北宋政治家章惇的发明 章惇的发明贡献有哪些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号大涤翁,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嘉祐二年(1057年),章惇进士及第,历商洛县令、雄武军节度推官、著作佐郎等职,政绩显著。章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