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和学习 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文化大融合

   2020-10-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神州大地除了华夏民族之外,四方还有匈奴、戎、越等剽悍的少数民族政权。有道是不打不相识,打架也算是一种主动的交流方式,总比谁都不理谁强,夫妻天天吵架没准还越吵越恩爱呢。于是,通过频繁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历史上迎来了第一次

春秋战国时期,神州大地除了华夏民族之外,四方还有匈奴、戎、越等剽悍的少数民族政权。有道是不打不相识,打架也算是一种主动的交流方式,总比谁都不理谁强,夫妻天天吵架没准还越吵越恩爱呢。于是,通过频繁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历史上迎来了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先秦时代的中国人是这么认为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你是天子册封的诸侯,你用夷礼,学习少数民族,大家就把你看成是蛮夷,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就被看成蛮夷之人。但从客观上来说,以前汉人的服装是最笨拙的,宽袍大袖,那个大袖子能钻进一个人去,穿上那衣服一上街,勤劳的清洁工都得下岗。上衣下裳,成年男女也是穿开裆裤的。裤,胫衣也,护腿的,相当于长筒袜。这种服装设计既不便于生产,也不便于战斗。人家少数民族窄衣小袖,死裆裤,生产能力和战斗力都是中原人所不能及的。

最后汉族人还是把自己的传统服装给放弃了,从唐朝开始,皇帝的服饰已不再是汉代皇帝冕服的样式,皇帝上朝已经不再头戴沉重的冕冠,而是改戴乌纱,领子也变成了圆领,腰部系一条腰带,袖口也由宽变窄,相当时尚。

除了穿着之外,饮食方面,中原人的口味也一直在向少数民族方向调整,就像大盘鸡、拉条子这些新疆维吾尔族美食,如今已成为某些人的最爱一样。在行为方式方面,以前中原地区的人们进门以后,习惯席地而坐。后来中原人采用了西北少数民族那种高桌大椅。由此可见,中原人民其实一直在向少数民族学习,但当时的汉族人认为,中原文明才是正统,谁要是学习少数民族,就把谁当做蛮夷对待,而少数民族学习中原文明,就把它当成中国的一部分来对待。

这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原人看待这种民族融合现象,主要看重的是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缘关系。在中国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从来不被当成外国看待,因为那时候它们跟中国完全一样,用汉字,遵汉礼。但欧洲国家对待民族融合现象的看法,就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看重血缘,而不是看重文化认同,比如一个中国人在德国住一辈子,德语说得比德国人还流利,你都休想加入德国国籍,除非在1750年时,你的祖先是德国人,这样的话,你一句德语不会说,都可以入籍德国。

中国历史上汉族政权不止一次被少数民族政权侵扰甚至终结。但每一次都是少数民族政权最后被我们同化,所以我们这个民族非常顽强,五千年没有灭绝。快马弯刀打仗容易,但征服人心十分困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刘聪是刘备的什么人 刘聪是刘备的后代吗
    刘聪是刘备的什么人 刘聪是刘备的后代吗
    1、刘聪和刘备是没有关系的,只是同姓。刘聪,本名刘载,字玄明,新兴郡虑_县(今山西省五台县)人,匈奴铁弗部。十六国时期汉赵皇帝(310年~318年在位),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为张夫人。 2、骁勇超人,博览经史,文武兼备。帮助父亲建国,拜大司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乾清门以内的叫什么 乾清门以内的叫啥
    乾清门以内的叫什么 乾清门以内的叫啥
    1、乾清门以内的叫“内廷”。乾清门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无论奏章的上传、下递,还是物品的呈送、交付,都要在这里中转,没有皇帝的诏许,任何人(包括冠礼以后的太子和皇子)都不得进入。2、乾清门在乾清门广场正北,是内廷后三宫的正宫门,为殿堂式,面阔
  • 钦安殿是干什么的地方 钦安殿简单介绍
    钦安殿是干什么的地方 钦安殿简单介绍
    1、钦安殿是供奉道教神像和从事道教活动的殿宇。钦安殿内供奉着三尊道教神玄武大帝(真武大帝)的坐式铜像,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改称玄天上帝。2、钦安殿是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宫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添建
  • 乾清门和乾清宫的区别 乾清门和乾清宫的区别是什么
    乾清门和乾清宫的区别 乾清门和乾清宫的区别是
    1、乾清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沿明制,于顺治十二年(1655)重修。门外为横向广场,南北宽50米,东西长200米。广场北侧正中为乾清门,东为内左门,西为内右门。内左门外东侧宫墙之下,为蒙古王公及九卿值房内右门外西侧宫墙之下,为军
  • 故宫乾清门西侧是什么建筑 故宫乾清门西侧是啥建筑
    故宫乾清门西侧是什么建筑 故宫乾清门西侧是啥
    1、乾清门西侧的内右门,外观并不高大雄阔,只是一座普通的侧门,但它却是通向清帝寝殿的一个重要门户。从内右门进去,沿着西一长街行不到数十米,路西有一个并不醒目的门户,名为遵义门。里面是一个比人们想象的狭小得多的宫区,面积仅相当于乾清门到乾清宫
  • 乾清门是干什么的地方 乾清门简单介绍
    乾清门是干什么的地方 乾清门简单介绍
    1、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是内廷后三宫之一。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是黄琉璃重檐庑殿顶。乾清宫始建于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1798年所建。2、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皇帝还在这
  • 古代皇帝有多少妃子? 古代皇帝的妃嫔人数
    古代皇帝有多少妃子? 古代皇帝的妃嫔人数
    1、周代皇帝有12个妃子,秦朝的嫔妃有8个级别,宫女人数有千人,汉代宫人数千人,北魏嫔妃120人,唐宋妃子的称号除贵、淑、德、贤外,还有宸妃。明代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妃下还有嫔御多人。2、还有人认为,秦汉以后,皇后一般只能
  • 朝贡是什么意思 朝贡具体是什么意思
    朝贡是什么意思 朝贡具体是什么意思
    1、朝贡,又称进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这些礼物称为贡品。2、朝贡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统治者,或者属国臣服于宗主国的表示。
  •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1、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其地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秦悼武王二年(前309年)秦在春秋时“相”的基础上,始设左、右丞相“丞者,承也;相,助也”(《史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