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是太监为什么却子孙满堂?

   2020-12-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据资料介绍,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1371年,他生于现在的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他12岁被净身入宫,34岁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出使西洋,历时28年,比西方着名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航海早半个多世纪,开创了我国通往

据资料介绍,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1371年,他生于现在的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他12岁被净身入宫,34岁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出使西洋,历时28年,比西方着名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航海早半个多世纪,开创了我国通往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不愧为航海的先驱、海上的巨人、中华民族的骄傲。

但据相关报道,2005年有记者专程赴郑和故乡云南晋宁县昆阳镇采访。当时,记者不仅参观了郑和纪念馆、马哈只墓、郑和故里遗迹、碑林等文物史迹等,还对郑和的家世、伟绩等进行了了解,特别是找到了郑和第十八代孙郑思良先生做了采访工作。

从上述介绍,笔者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郑和是12岁就净身入宫的,何以会拥有后代并子孙满堂呢?笔者以前也曾就这个问题寻找了许多资料,都不得而知其真正原委。后来,还是看到郑和第十八代孙郑思良先生的介绍,才彻底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原来,在明洪武十四年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为扫清云南的梁王(元朝残余势力),调集30万大军发起进攻。战争结束后,明军在经过昆阳时,把在滇池边玩耍的12岁的小郑和(当时还是名叫马和,后来是皇帝赐姓郑的)与他的伙伴抓到南京。郑和在明朝皇宫里被阉割后做内宫太监。后来,郑和的长兄马文铭把他的长子马恩来过继给郑和,马恩来后来也跟随郑和改姓郑。

郑恩来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郑万显,一个是郑庭显,所以子孙后代就不断沿袭下来,代代相传。目前在世界上郑和的后裔三支:一支是云南玉溪的一支;另外是江苏南京一支;还有就是泰国清迈一支,人们称为“三支四地”。多出来的这一地,就是昆阳郑和的出生地,三支四地总人数约400多人。

看到郑和子孙满堂的现象,不禁让我们很是替郑和这位明朝时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先人感到高兴。尽管不是嫡生的子女,但毕竟也算是后裔,总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标签: 郑和 太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个地方
    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明朝时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2、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 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 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
  •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早多少年?
    郑和下西洋前后有7次,第一次是1406年,最后一次是1430年,哥伦比发现美洲新大陆是1498年。所以郑和比哥伦比的大发现早了68年。
    02-23
  • 咸阳人杨良瑶 先于郑和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
    传统学术界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因而郑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但是,根据泾阳县近年新出土《唐故杨府君(良瑶)神道之碑》(现藏泾阳县文庙)的记载,我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应是唐代中后叶的杨良瑶。杨良瑶
    12-28 郑和
  • 郑和下西洋 盘点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了哪些地方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郑和下西洋都经过哪些地方呢?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的地方有1、西域西域狭义上是
    12-27 明朝郑和
  • 明朝宦官郑和下西洋究竟为何 真相至今不明
    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对郑和下西洋,就将郑和绘制的航海图藏
  • 郑和七下西洋 动支天下13省钱粮才够用?
    明代东莞县境内设有东莞千户所和大鹏千户所。这些沿海卫所的军人,往往就是郑和船队武职人员的调配和补充来源。综合多种可靠史料估计,郑和历次下西洋的船队,规模都极为庞大,通常有大船二百余艘,总编制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又以武职人员和军士居多,约在九
    12-27 郑和省钱
  •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婆婆?
    郑和下西洋载了一船老婆婆?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做的是针线工作,专门为官兵们补衣服。当时他们穿的是布袜、布鞋,一双鞋穿不到一个
    12-25 郑和
  • 美人鱼原型竟是海牛?郑和下西洋时或许见过
    最近热映的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中,出现了一位神秘的人物——郑先生。这个郑先生到底是谁?影片中郑先生画像上是一副明朝宦官打扮,使得很多人怀疑,“郑先生”就是从南京出发远航西洋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美人鱼》中,人鱼族的长老级人物“人鱼师太”,向族
    12-23 明朝郑和
  •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为何要载一船老婆婆出海?
    明成祖朱隶以靖难起家,为了确立自己即位的正统性,自永乐三年起,派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六次出使西洋(第七次乃在明宣宗宣德年间),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代初期,与编纂《永乐大典》同样成为永乐年间的盛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
    12-22 明朝郑和
  • 郑和七下西洋后勤补给探秘 供应是如何保障的?
    郑和船队出海之后,除了库存食物,水产类可就地捕钓,并在船舱中以活水养殖;家禽类可在船上畜养;蔬菜亦可在船上栽种,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长达二到三年,人数多达二万七八千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会不会挨饿?途经国家和地区
    12-21 郑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