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曾两次发兵远征日本 为何都失败

   2020-10-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东征西讨,到忽必烈征服南宋,建立元朝,蒙古军队的铁骑在欧亚大陆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蒙古军队只能在陆上称霸,忽必烈曾两次发兵远征日本,均以失败告终。十几万人丧生大海元军远征日本出师不利,并不是被日本人打

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东征西讨,到忽必烈征服南宋,建立元朝,蒙古军队的铁骑在欧亚大陆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蒙古军队只能在陆上称霸,忽必烈曾两次发兵远征日本,均以失败告终。

十几万人丧生大海

元军远征日本出师不利,并不是被日本人打败,而是被台风摧毁。忽必烈不重视气候对战争的影响,选择台风多发的季节进攻日本,结果使元军成为台风的受害者,导致十几万人丧生。

1274年11月,忽必烈因多次要求日本称臣均遭拒绝,勃然大怒,第一次发兵远征日本,他调集了战船近900艘,载着33000士兵渡海东征,在占领了几个小岛之后,于11月20日在九州博多湾登陆,日本军队顽强抵抗,当天战事胜负未分,到晚上突然刮起台风,当蒙古军队准备后撤时秩序大乱,不少船只被海水淹没,据记载,这次远征有13000多名士兵丧生。

第一次远征虽以失败告终,但忽必烈并不甘心。1281年7月,忽必烈命令蒙古军和高丽军共4万人,乘战船900艘为北路军,命令南宋降将范文虎率兵10万,乘战船3500艘为南路军,兵分两路东征日本。7月底两路大军先后攻占平壶岛、一岐岛等地。8月23日,正当元军再次在九州博多湾登陆与日军作战时,元朝的船队在平壶岛西南海域突然遭遇强台风袭击,没多久巨浪就淹没数百艘船舶。范文虎等将领慌乱指挥船队撤退,在撤退过程中有的战船折裂倾覆,有的碰撞毁坏,有的触礁沉没,被海水淹没的士兵成千上万,陆上残存的部队全部被日军消灭。这次远征的损失比上次更惨,有记载称,元军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军队和船只,还有记载称元军全军覆没,只有三人幸免于难。

忽必烈选错作战时间

忽必烈不了解气象是元军两次远征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台风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当时,台风掀起的狂涛骇浪可以吹翻任何船只。我国北部沿海和日本沿海的台风多数发生在每年的5至12月,而7至9月是台风多发季节。忽必烈对此毫不知情,第一次选择11月远征日本,第二次选在7月底渡海作战,结果两次都不幸遇上了台风,从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忽必烈错误的名族政策

忽必烈在政治的某些方面来说还是比较狭隘的,元朝将人分为几等,南人也就是宋朝人是最低等的,色目人杀死了一个南人只需要赔偿一头驴即可了事。而且元朝还实行了很罕见的“初夜权制度”,村子中的长官必须有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在辖区内的新娘的初夜权必须由长官“代劳”。甚至元朝人的朝廷中一直都有一种声音存在,就是杀光南人,然后把多余的土地拿出来放牧。错误的民族政策下的压力,让人们不堪重负,元朝并没有造船的技术,他们的船工都还是宋朝人,这样一来,工人在造船的过程中,总是做些手脚。这样的原因也导致了忽必烈的失败。

 
标签: 忽必烈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忽必烈为何要用汉族封建王朝的政策和制度?
    蒙古帝国自建立起一直实行的是成吉思汗建立的一套制度,基本是延续他们蒙古族的传统。等到忽必烈继位尤其是建立元朝后,他就放弃原来的制度,改革使用汉族封建王朝的政策和制度。忽必烈从小尊崇汉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深受其的影响。等到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疆
    12-30 忽必烈
  •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蒙古王朝的天下都是忽必烈打下来的。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忽必
  • 揭秘忽必烈为什么禁止“高丽“女子为妃?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元朝与高丽王室的联姻,并非如某些史家所说,是元朝强加于高丽王室的一个桎梏。事实上,此事由高丽方面最先提出请求,而由元朝
  • 元朝历史上忽必烈皇后也在宫廷搞大生产运动?
    察必,弘吉剌氏,元外戚济宁忠武王按陈之女、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生性仁明,随事讽谏,多裨时政,同时又勤俭自律,事事用心。史称“其性明敏,达于事机,国家初政,左右匡正,后有力焉”。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病逝,死后追尊昭睿顺圣皇后。一位简
  • 忽必烈 送南宋7000万颗人头 赵匡胤死不瞑目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先后解除藩镇的兵权,解决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种族灭绝铁木真曾说“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着他们亲属痛哭流泪,强奸
  • 元朝的开国君主忽必烈 东方帝国的创立者
    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君主,也是少数民族皇帝中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在位35年(1260—1294),创建了一个具有空前规模的东方大帝国。结束了中国数百年来南北对峙的局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东临大海,西至中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 忽必烈之母 一生生过四位皇帝的女强人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
  • 世界上距离最长的马拉松 忽必烈组织的军队竞赛
    早在公元1287年,元世祖忽必烈就训练了一队能跑善行的禁军,为了检验训练成绩,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长跑比赛,里程为90公里,是现在马拉松运动里程的一倍还要多。 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中马拉松比赛项目的里程达到4
    12-16 忽必烈
  • 忽必烈最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竟是“奸臣”贾似道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坏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况且《元史》里也记载了在鄂州之战后期,忽
  • 建明朝后朱元璋仍供奉祭祀元世祖忽必烈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去世。不到24小时,慈禧太后也驾崩。这离奇的遭遇似有暗算。虽说他已多时健康欠佳,她却健康活跃。事实上她在13日主持立宣统(本名溥仪,1908-1911在位)为嗣君,后者才3岁(可是也有她身体欠安的传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