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秘闻 皇帝赵构为何将皇位还给太祖一脉?

   2020-12-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56岁的宋高宗赵构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帝,将皇位传给时年36岁的太子赵昚。其实赵昚并非赵构的儿子,他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七世孙,与赵构血缘关系十分疏远。古代皇位的继承一般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实在没有合适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56岁的宋高宗赵构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帝,将皇位传给时年36岁的太子赵昚。其实赵昚并非赵构的儿子,他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七世孙,与赵构血缘关系十分疏远。古代皇位的继承一般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实在没有合适的继承人,皇帝往往会挑选自己的子侄继承,如宋英宗赵曙,他实际上就是宋仁宗堂侄。

宋高宗赵构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他挑选赵昚为继承人,相当于把皇位还给了宋太祖一脉,当年赵光义为了当上皇帝可谓处心积累,为啥赵构就轻而易举还了回去呢?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原因很简单啊,赵构当年在扬州躲避金兵逃亡时受惊过度,不慎丧失了生育能力,自己生不出后嗣,只能挑选别的继承人了。另外“靖康之难”中赵构所有的兄弟子侄全被金人掠去,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两种方式都行不通,所以只能挑选赵匡胤的后代子孙了。现实情况确实如此,但赵构其实还有的选,至少他还能在太宗一脉中挑选。

靖康之难”中并非所有的太宗子孙均被金人挟持北去,宋太宗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至少长子赵元佐、四子赵元份、八子赵元俨均有后代散居江南各地,如南宋孝宗时的名臣赵汝愚,他就是赵元佐的七世孙。因此宋高宗“舍近(宋太宗一脉)求远(宋太祖一脉)”一定是由原因的!

1.太后感梦

金兵南侵后,赵构与孟太后分别逃亡。孟太后在逃亡江西的途中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这个梦的内容,但是事后孟太后给赵构写了一封秘信。史书记载“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之后才做出挑选太祖继承人的决定,看来这个梦一定是和宋太祖、宋太宗之间皇位传承有关。

2.时局所迫,群臣进谏

在南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宋高宗唯一子的嗣死亡,自己又丧失了生育能力,当时兵荒马乱,因此必须选定继承人,为安定时局,以宰相范宗尹、同知枢密院事李回、参知政事张守为首朝臣因此纷纷建议选择太祖子孙作为继承人。赵构最后表态:"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

3.消弭谣言,安定人心

当年宋太宗继承皇位时疑云重重,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历史谜团,因而在靖康之变后社会上谣言四起。从北方回来的人纷纷说金太宗酷似宋太祖赵匡胤,金灭宋是宋太祖在“报仇雪恨”,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因此社会上议论纷纷,人心不稳。赵构肩负“中兴大宋”的任务,他必须重新赢得民众的支持。因此从安定人心的角度考虑,选择太祖的子孙为继承人明显强于太宗的子孙。

4.舍近求远,兼顾个人利益

宋高宗明白,选择太祖一脉的继承人,一方面赢得赢得”尧舜“的美名,另一方也能让继承人对自己充满感激之情。赵构虽然选择赵昚为继承人,但一直对他进行考察,直到最后才让出皇位。果不出赵构所料,他退位后依然保持着太上皇的尊荣,享尽富贵,还时不时的对朝政施加影响。

赵构虽然自己昏庸无能,但不得不说他为宋朝挑选了一位合适的继承人。宋孝宗赵昚不仅对养父赵构尊崇有加,治国理政也勤勤恳恳,他在位期间,南宋社会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乾淳之治。

 
标签: 赵构 皇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退位后的宋高宗赵构过着怎样的晚年生活
    赵构退位后,自称不再问朝政,其实也干预一些政事。有一天,他去灵隐寺冷泉亭喝茶,有个行者对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行者说:“我看你的样子不像个行者。”行者哭着诉说道:“我本是一个郡守,因为得罪了监司,被诬陷降罪,罚为庶人。为了糊口,得来此
  • 赵构靠1只猫和10个处女做了皇帝 建立盛世王朝
    自赵光义开始到靖康之辱,宋朝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出自于赵匡胤这一支,“靖康之辱”时,宗室多人被俘,赵光义子孙几乎覆灭。康王赵构逃过一劫,后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赵构儿子元懿太子又因为苗刘之变而死,在以后的多年里,赵构一直试图再生,可惜没成,无奈
    12-29 宋朝赵构
  •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掩盖生母韦氏的真实年龄?
    《宋史·韦贤妃传》还称,“绍兴十二年,太后年已六十”,这与同一传记中“十九年,太后年七十,……二十九年,太后寿登八十”的记载前后明显矛盾。可见,在韦氏的年龄问题上,《宋史》有所藏掖,或者说,宋高宗故意把生母年龄虚增了十岁。宋高宗为何要刻意掩
  • 揭秘宋高宗下十二道金牌后 岳飞为什么不造反?
    我们都知道,宋高宗的哥哥宋钦宗还在金人的手里,金人威胁宋高宗,如果和谈失败的话,就在华北册立宋钦宗为皇帝,于是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同意了和谈。但是,在金朝中,以金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并不满意和谈结果,于是,金兀术发动政变,杀光了金朝所有主
  • 抗金战争中的产物 火腿竟是宗泽发明赵构命名的
    公元1126年的一天,磁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境内)知府正在议事时,卫兵上前报告:“大人,从金华采购的400头肥猪,已经到城门口了!”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的知府一听,喜形于色,随口问道:“400头活猪?”卫兵回答道:“不是。按照大人的指示,督官在
  •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为何让位于宋孝宗
    在历史上,关于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历代都倾向于宋高宗是昏君这一说法,认为宋高宗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迫害忠臣良将,在对金问题上怯懦得只一味地想要议和。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宋高宗,宋高宗此人有过,但也曾有过功,总的来说是一位功过参半的皇帝。
  • 北宋灭亡后赵构为什么一定要杀忠心耿耿的岳飞?
    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宋朝东京开封,梦幻般的时代结束了。紧接而来的是各方势力你争我夺的大厮杀,金、伪齐、南宋、农民军等反复较量。但就在北宋灭亡的15年之后,南宋的建立者赵构干了一件直到现在还骂声不断的话题,那就是杀害了忠心耿耿的岳飞。很多
  • 宋高宗元配皇后邢氏简介 赵构的邢妃怎么死的
    邢秉懿(1106年—1139年),宋高宗赵构元配。开封祥符人,父邢焕。高宗为康王时,聘娶邢氏,封为“嘉国夫人”。后来康王出使金国,将妻小都留在藩邸。靖康之难起,邢秉懿与康王另外两位侧室田春罗、姜醉媚以及康王的五个女儿被金人掳走,当时邢秉懿已
  • 绍兴和议简介:宋高宗为什么要急着杀岳飞?
    议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金朝的“诏谕江南使”张通古与宋使王伦南来,按规定,宋高宗必须跪拜金使,奉表称臣。高宗冠冕堂皇的表示:只要百姓安乐,不惜屈己就和。而群情激愤,抗议的奏章雪片般呈送上来,武将有岳飞、韩世忠、
  • 揭秘南宋创立者宋高宗赵构得阳痿的真实原因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王朝的创立者,是南宋对金战役中坚定的主和派,其一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岳飞父子,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昏君。宋高宗赵构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主和,在这一问题上从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