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对年羹尧由爱转恨?

   2020-02-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对年羹尧这个角色印象深刻。他野心勃勃,他心机深厚。最后被雍正赐死。那么,真实历史上的雍正和年羹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近年来,雍正皇帝的手诏不断留出,大家纷纷表示,这位皇帝在诏书里不说官话,表现真性情,实在是太大白话了

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对年羹尧这个角色印象深刻。他野心勃勃,他心机深厚。最后被雍正赐死。那么,真实历史上的雍正和年羹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近年来,雍正皇帝的手诏不断留出,大家纷纷表示,这位皇帝在诏书里不说官话,表现真性情,实在是太大白话了,比如: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

而他和自己喜爱的臣子的信件来往更是如此,比如他对年羹尧: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诞就是矣。

年羹尧的最后下场 却是被赐死

但年羹尧的最后下场,却是被赐死。

原因是什么呢?

一般很多人会说这是因为年羹尧尾巴翘了,在领导面前耍威风,但我觉得,未必如此。这里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性格来简单分析看看。

首先,年羹尧并不是个单纯的武将,

年羹尧并不是个单纯的武将

他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排名是第218名,却授职翰林院检讨。

这个已经不一般了,因为并不是所有进士出来都有官做的,不少人只能等着看有没有空缺,而翰林院是什么地方?那是进士中的最好前途的地方,可以说进翰林院的进士,都是高官的候选人。本来按照年羹尧的名次,其实是很难进去翰林院的。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尧迁内阁学士,不久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据清人所着的《永宪录》记载,这时的年羹尧还不到30岁。30岁不到的省级干部,这个速度简直是官场小说里的男主角版,如果不是来自皇室的青睐,仅凭个人才能功绩是不可想象的。然后他逐渐涉及军事。先是为平定准噶尔战争中,保障军需立功,升为四川总督军事政治一把抓,1721年再升为川陕总督,成为西陲的重臣要员。在青海地方叛乱用军事政治手段并用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1722年十一月,康熙突然突然病逝,雍正快速结位,然后把自己最大的皇位竞争者十四阿哥抚远大将军胤被召回北京,解除兵权幽禁起来。年羹尧受命执掌军务。后来继承了抚远大将军的名位。

年羹尧做为出身雍正的近臣班底,被雍正看作心腹,人称“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但其实他毕竟做了十几年的重臣,对于军事政治的浸淫多年,自然很难做到一心不改。

据说他行军青海期间,有次夜间扎营休息,西方突然出现一股大风,他马上警觉要全军戒备,说西方有一处森林,这风不是自然之风,而是鸟群被惊动飞起导致。后来果然是敌人来袭。

这故事说明了他的性格:见微识着,凡事未雨绸缪。

见微识着 凡事未雨绸缪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像传说中的犯下那么愚蠢的 “骄横跋扈,擅作威福、贪赃枉法”的罪?

要知道在古代等级社会中,身处高位的大将军,如果不表现得骄横跋扈一点,反倒是让人怀疑自己信心不足了。

只要忠诚不怀二心,再跋扈也是小问题。 至于贪赃受贿这种小问题,读多了历史的人才知道,手掌重权,不贪财的人才会真正被皇帝忌讳!

我认为他真正的原因,是二条:

一条是:年羹尧掌握有雍正的阴私,他受雍正帝指使,拥兵威慑在四川的皇十四子胤,使其无法兴兵争位。

雍正帝登基之初,对年羹尧大加恩赏,实际上是故意讨好内心提防的举动,比如雍正还要求历代皇子皇孙都要牢记年羹尧的丰功伟绩,否则便不是他的子孙臣民了: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雍正帝登基之初 对年羹尧大加恩赏年羹尧听到这话,恐怕觉得还不如平时受斥骂的好,领导的夸奖过了份,就该想想,这到底是夸奖呢?还是提防?二条是:年羹尧私下和雍正的政敌九皇子允之间通信。

我可以想见,雍正得知自己手下掌握有军权的大臣 和自己政敌来往是多么的惊恐。

最后雍正批年羹尧的朱批里,有“朕若被人蒙蔽,则天下政务所关,尔等未必能为伊霍之事也。

伊霍之事是什么事? 商朝的伊尹和汉朝的霍光。这二位都身为大臣却废立了皇帝!这是历代皇帝的死穴!做大臣的被皇帝拿这话说出来,基本只有死和造反两条路了。

跟这些犯禁比起来 ,最后年羹尧的结局已经是很轻了。

“赐其狱中自裁。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

 
标签: 雍正 年羹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雍正皇帝怎么样 雍正皇帝是怎样的人
    雍正皇帝怎么样 雍正皇帝是怎样的人
    1、雍正可以说是一位明君,治理国家的能力很强,但是雍正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因此犯下了许多错误。在明代,他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如果没有雍正,会不会有后面的乾隆盛世还两说。2、首先,雍正设立的军机处化简了繁琐的政务,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进一步
  • 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雍正到底怎么死的
    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雍正到底怎么死的
    1、暴死。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皇后皇子,还是身边最得宠的大臣都没有丝毫心理上的准备。2、据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的《自订年谱》中记载,雍正帝在临终之前,没有丝毫一病不
  •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什么青花料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怎样青花料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什么青花料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
    1、雍正青花的钴料大多用浙江所产的青料。这点可以从文献上得到确认。明代万历以后,官窑青花器的精品开始采用浙江所产的青料,从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可得到证实。 2、这种以浙料为贵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乾隆时期。例如清《南窑笔记》比较详细地记载
  •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谁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哪位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谁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哪位
    1、原型是孝敬宪皇后。孝敬宪皇后(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生于康熙二十辛酉年五月十三日,乌喇那拉氏,雍正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费扬古之女。2、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赐封给当时的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
  • 揭秘雍正即位后为何重用允禩 其中有何玄机?
    一般来讲,皇帝驾崩,若嗣君年幼,则挑选辅政大臣或顾命大臣以佐之,清朝最著名的就是康熙年间的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还有就是同治登基时的八位辅政大臣,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肃顺为首。长君继位之后,又有不同,比如雍正登基
    12-31 雍正
  • 雍正和乾隆为何不用清官而大肆使用“贪官”
    有人认为清代多贪官缘自俸禄过低,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养廉并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没有养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说明官员的道德人品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吏治腐败问题是历
  • 年妃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不是含恨而死
    《甄嬛传》中的年妃恃宠而骄,帐着显赫的家势和皇帝的宠爱在后宫横行霸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得知自己宠冠后宫多年是因为皇上为了安抚年式一族,虽独宠多年但是一直不孕竟是因为皇上为了平衡前朝势力而不让她生有子嗣后,伤心欲绝,撞墙而死。死前的一句“
    12-31 妃子雍正
  • 齐妃 为雍正生下唯一存活女儿的妃子
    齐妃是雍正皇帝的妃嫔之一,也是雍正妃子里少有的汉人妃子,她父亲是知府李文烨。在雍正还没登基之前,就进了当时的雍亲王府,成为侧福晋。齐妃早期也颇受雍正宠爱,在十年间为雍正生下四个孩子。儿子有弘盼,弘均,弘时,不过三个儿子,只有弘时活了下来。还
    12-31 妃子雍正
  • 雍正皇帝死亡之谜 曹雪芹为爱情下毒致死?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白天还在照常理政的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按照《上谕内阁》等官方记载,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场大病,此后虽好转,但身体一直未完全康复。雍正十三年八月后,雍正病情加重,但始终没有停止政事。八
  • 雍正为何要除掉功臣年羹尧
    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雍正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