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按照什么顺序大肆诛杀功臣?

   2020-12-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朱元璋最早是因为参加红巾军起义,然后势力一路做大,最后做到了皇帝。有一场战役非常关键,那就是渡江之战。当时起义的义军被元朝军队围困在长江西北,眼看就要断粮,而长江对岸的芜湖,正好是盛产稻米的地方。朱元璋当即就决定,摆脱元军包围,东渡长江,到

朱元璋最早是因为参加红巾军起义,然后势力一路做大,最后做到了皇帝。

有一场战役非常关键,那就是渡江之战。

当时起义的义军被元朝军队围困在长江西北,眼看就要断粮,而长江对岸的芜湖,正好是盛产稻米的地方。

朱元璋当即就决定,摆脱元军包围,东渡长江,到长江对面吃米去!

而要到长江对面,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朱元璋的部队,缺少的就是船。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廖永忠的起义军首领带领他的部下前来投奔朱元璋。

这个廖永忠所带领的部队,正好是一支精锐水师。

有了他们的加入,朱元璋带领部队,顺利渡江。

这一战,在朱元璋的心里分量非常重。

在他当上皇帝之后,明朝的官场派系,以这一战为分界线,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三大派系:

第一是之前一直跟随朱元璋的濠州红巾军旧部,这是和朱元璋私人关系最亲密的第一圈层,战功赫赫的常遇春,就属于这个梯队。

身处这个梯队中的人,不管是战功赫赫,还是战功平庸,都是朱元璋封侯的首要考虑人选。

第二是渡江之前前来投奔的廖永忠的巢湖水军,这个圈层之内的人虽然也在封侯时有一席之地,可要是跟他们所立的战功比起来,实际上是受到了压制。

廖永忠虽然战功远远超过濠州旧部,但是在封侯的时候,却排在众多战功平庸的濠州旧将的后面。

然后就是渡江之后,在朱元璋当皇帝已经毫无悬念形势下前来归降的各路降将,这个圈层的人在封侯中有份儿的,要么依靠战功,要么依靠率领大队人马归降,整体和朱元璋的私人关系比较单薄。

后来论功行赏时,就是按这些人和他建立主从关系的早晚。

越早,朱元璋成事的趋势越不明显,在朱元璋地位稳固之后的封赏就越大;投奔朱元璋的时间越晚,他成事的趋势越明显,之后得到的封赏就越低。

反过来,咱们再来看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也非常有意思。

朱元璋第一次诛杀功臣,是从廖永忠开始的。

之后一路杀下去,基本上就是按照私人关系的远近了,关系越远,被杀得越早。

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的濠州旧部,还继续扩大着优势地位。

直到朱元璋这一朝终了,功臣都被杀得差不多了,这个格局基本上也没怎么改。

 
标签: 朱元璋 功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