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宋太祖赵匡胤的发家史

   2020-02-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安史之乱、宦官专权让曾经辉煌的唐朝在顷刻间土崩瓦解,随之迎来的是勾心斗角、乌烟瘴气的五代十国时期,那时的天下混乱不堪,直到有一位伟大的君王出现,战乱纷纷的五代时期结束了,他就是经过发动“陈桥兵变”后登上帝位的赵匡胤,随之建立起的宋朝愈发强大

安史之乱、宦官专权让曾经辉煌的唐朝在顷刻间土崩瓦解,随之迎来的是勾心斗角、乌烟瘴气的五代十国时期,那时的天下混乱不堪,直到有一位伟大的君王出现,战乱纷纷的五代时期结束了,他就是经过发动“陈桥兵变”后登上帝位的赵匡胤,随之建立起的宋朝愈发强大,结束了混战的乱世,再续唐朝的繁荣昌盛。

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不仅仅是自己有着过人之处,他的家族历史也造就了他的功名利禄,同时按照古人对风水方面的迷信,宋朝的建立在某些方面也是顺从了天意,赵匡胤也就成为了天选之人。

首先我们先从赵匡胤的祖辈谈起,在《百家姓》中赵姓被排在首位,虽然说《百家姓》是在北宋时期杜撰出来的,赵姓作为国姓,毋庸置疑被排在第一位,但也正是赵氏人将其发扬光大,才被人认可。

其实我们通过史料记载发现,赵匡胤的祖先并不姓赵,而是姓嬴,当然这个嬴姓也是与秦国的帝王同祖,是在西周时期形成的。嬴姓最早是在三代时期出现的,他们的祖先是伯益,由于伯益是夏朝东夷族的首领,深受圣主舜青睐,所以赐姓为嬴。

不过在打听之后他得知,在当地后山的桃林之中出现过这样的宝马,于是造父买下马市上的那六匹宝马,决定去山中在寻找两匹,但是这个想法谈何容易,山中树木茂密,想找到两匹品相相近的马,简直犹如大海捞针。造父已经下定决心,他来到山中风餐露宿,没日没夜地寻找,经过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找到了同样毛色的两匹骏马。

凑齐八匹宝马之后,他将其献给了周穆王,周天子看到后甚是喜爱,立即将自己的车乘换作这八匹宝马,并为造父冒死进入山中找马的勇气予以嘉奖,还给这两匹马起名“骅骝”和“骊耳”,这两个名字后来也成为了对千里马的美称。

经过深山寻马这件事后,周穆王对造父更加赏识了,君臣关系更加亲近了。相传有一天,周穆王一时兴起想要骑马出城游玩,于是周穆王和造父纵马一路向西驰骋,不一会就将后边的侍卫甩得不见踪影,由于心情愉悦两人也没有理睬,不到半日两人就来到了西域。这个远离都城的地方景色优美、地广人稀,不由得让人流连忘返,而且遍地都是狰兽猛禽,两个热爱捕猎的人欣喜若狂,驱车追捕猎物,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在任凭马儿驰骋的情况下,两人来到了昆仑山,那里有西域瑶池,他们还见到了西王母并受到了热情款待,三个人在月色下举杯畅饮,甚是欢快。可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徐国帝王举兵造反,周穆王得知后十分不安,于是造父驾车带周穆王迅速返回,这几匹宝马日行千里,周穆王及时返回了镐京平定了叛乱。

自此造父又立下了一件大功,周穆王下令将赵城赏赐给了造父,由于古代人一向习惯于用都城作为姓氏,所以造父的后代们自此之后就姓赵了。不仅仅是造父,他的后代也同样大有作为,帮助周朝更加兴盛,赵姓也有了很高的地位。

但是到了周幽王时期,国家开始变得腐败不堪,造父的后代决定离开周朝来到了晋国,并成为了晋文王的御者,接下来的几代都是晋大夫,同时赵家在晋国依然有着很高的地位。一直到战国时期,晋国的公族势力几乎衰亡,晋大夫们开始谋权,赵氏联合了魏氏和韩氏将晋国一分为三,并建立了赵国。

虽然这样做不忠于周天子和晋国王室,但是多年之后周天子也认可了赵国的存在,与其他国家并列为诸侯国。秦统一六国之后,赵家氏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聚集在天水、邯郸、涿郡三个地带,赵匡胤也正是涿郡一带赵氏的子孙。

一直都有风水宝地出人才的说法,涿郡就是这样的地方,在风水师的眼中这里是宝地,在地理上这又是一块丰腴之地。涿郡早在汉朝是就已经设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隋朝时这里被称为幽州,想必大家就很清楚了吧。

要说涿郡是个丰腴之地并不是因为这里水系发达,其实涿郡并没有那么多江河湖泊,主要是因为大运河经过此地,使这个地方变得富饶。隋炀帝在刚继位后就向天下发布号令,征集百万士兵和男丁开凿大运河,这个惊人的工程在民怨之中耗费了五年时间才初步建成,从南之北绵延了五千多里。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用途不仅是运输,隋炀帝还下令在运河的沿途上建立大量粮仓,用来储藏和转运粮食,同时这条运河也是隋炀帝贪图享乐的成果。

大运河的终点就是涿郡,这里因此成为了聚宝之地,同时大运河又连接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横贯中国的三条巨龙聚首在涿郡一带。虽然涿郡原本并没有发达的水系,但是水道的改变让这里养龙育福,成为了风水宝地,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才。

涿郡作为赵氏一族的聚集地更是人才辈出,汉朝时的赵广汉作为一代名臣,地位几乎同宰相一般,赵广汉的子孙也随祖辈一样出色,在汉朝、晋国都身居要职,他们崇高的地位一直延续到了赵国灭亡。隋唐时期,赵氏为国家鞠躬尽瘁,都成为了当朝的功臣并身居高位,或许涿郡一带风水的变化也影响了赵氏一族稳中有升的家族传承。

不仅仅是涿郡这一风水宝地养育了赵家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洛阳也是养育赵家的宝地,赵匡胤就是在洛阳出生,他集天地之灵气最终成为真龙天子。洛阳的风水就更不用多说了,其位于中原的腹部,四周分布着四大雄关,而且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许多朝代的都城。

 
标签: 赵匡胤 宋太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1、当时的王朝是后周,赵是一员大将,很受周世宗的信任,在一次远征时,战胜后喝了很多酒,几个谋士把皇袍披在他身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2、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
    虽然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重蹈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覆辙,一直是他深思的问题。宰相赵普屡次进谏,请宋太祖撤去石守信等人的禁军职务,宋太祖总是不答应。赵普抓住机会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
    12-31 赵匡胤
  •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 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
  • 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最后,赵匡胤问道,被抢民女所嫁的丈夫是干什么的?百姓如实回答说,是乡下种田的农民。宋太祖说:“她原来的丈夫只是个农民,李汉超是朝廷重用的显贵大臣,因为喜欢你女儿才娶她,你应该高兴,虽然只是做小老婆,但是,跟了他,你女儿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比嫁
  • 宋太祖遭顶撞怒砸大臣门牙 怕写上史书忙道歉
    ●【北宋】 张霭:“但有史官在耳!”——《夜航船·卷六·选举部》【背景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一次,宋太祖正在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