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门庆的花园豪宅看明朝的房价有多低?

   2020-11-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种基本需要,孙中山就曾在《民生主义》的第三讲中说道:“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虽说是民以“食”为天,但眼下看来,“住”恐怕已经成为人生一件最大的需要,现在没有哪一中需要比“住”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种基本需要,孙中山就曾在《民生主义》的第三讲中说道:“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虽说是民以“食”为天,但眼下看来,“住”恐怕已经成为人生一件最大的需要,现在没有哪一中需要比“住”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宁愿省吃俭用也要买上一套可以安身立命的住房;有的人甚至排上三天三夜的长队为了就是能领到一张房号。

说到了住房,不由得想起了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几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然而,唐朝过去了一千多年,世上的广厦犹如泉水一样喷薄涌现,但是,大庇天下寒士却没有俱欢颜。原因就是房价太高,大庇天下寒士囊中羞涩,手中无钱,别说是广厦,就是九十平方住房,也无力购买。从杜甫的诗歌中看,唐朝的住房应该是很贵的,曾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的杜甫,住的却是秋风一吹就破的茅屋,让人对唐朝的房价匪夷所思。

近日,关于“金瓶梅”中男主角西门庆的故里之争甚嚣尘上,因此,翻了一下“金瓶梅”的有关资料,竟发现“金瓶梅”时代房价出乎意料的低廉。那么,“金瓶梅”时代,也就是明朝房价究竟有多低呢?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有以下几种房价:

一、平民住房可典当,武大郎夫妻三千元就典个小楼来居住

卖炊饼的武大郎是众所周知的平头百姓,他先是租房子住,后来在潘金莲的力主下,“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典”就是典当,就是使用权的转移,没有产权,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住下去,不必月月交租金。不过房主有了钱,还可以赎回去。十数两银子,合现在人民币三千元左右,应当是很便宜的。在今天大都市的闹市区,三千元也就是一套两居室两个月的租金;即便在县城,三千元大概最多也就是九十平方住房的半年租金。

二、买带产权的门面房加住房每平方米不到二百元

从“金瓶梅”一书中可以看到,当时带产权的房子也不贵。一处“门面二间二层,大小四间”的平房,质量一般,要三十五两银子,相当于七千多元人民币。常时节就在西门庆的资助下买了这样一处房子。好地段的房子就要贵些,西门庆替“二奶”王六儿买了狮子街繁华地段“门面二间,到底四层”的宅子,一共花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这要算西门庆的“外宅”。算下来,常时节的房子一平方米不到二百元,王六儿的房子一平方米最多也就是三百元,比起今天大都市中每平方米上万元的房价,便宜得不可思议。

三、地方官员出手买豪宅,总价二十四万即可到手

当然,几千元买房说的是平头百姓之家的低门浅户,官员财主家的深宅大院,气象又自不同。西门庆的同僚夏提刑,卖了一所宅子送给何太监的侄子居住,“门面七间,到底五层”,仪门进去是大厅,两边厢房鹿角顶,后边住房花亭,周围群房也有许多,街道又宽阔。按契上原价一千二百两交割,折合今天人民币大概也就是二十四万元。

四、西门庆是当地首富,拥有的花园别墅等房地产仅价值六十多万

当地首富西门庆自己的宅院跟夏家的这一处不相上下,后来又花五百两银子增建了花园。不久又乘人之危,用五百四十两银子买下隔壁花家的宅院。街对面乔家另购新宅后,西门庆又花七百两银子把乔家旧宅买下来。其间,还用二百五十两银子买了城外赵寡妇家的庄子,以扩建坟园。粗略算来,西门庆名下的房地产,总值在三千两以上,折合今天人民币六十多万元。虽然,清河只不过是山东偏僻小县,物价自然低廉,但是六十万元的房产,在当时也就十分可观了。但是,如果在今天,西门庆即便卖掉所有的房地产,恐怕也买不到一处像样的住房。

五、明朝的房价低廉是因为当时地价低

《金瓶梅》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它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货币的流通,房价的高低,不会与现实生活有多大出入。从书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房价低廉,是因为当时地价不高。一个例子是,韩道国和王六儿夫妇商议在自家院落盖两间像样的平房,材料费也需花上三十两。由此可知房屋的造价,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上。另一个例子是,皇亲向五因家道败落,要拆卖祖坟的“神路明堂”,其实就是拆掉好端端的房子,专卖木料、砖瓦。讲好“三间厅、六间厢房、一层群房”的建材,开价五百两。西门庆的伙计贲四认为可以压到三百五十两,并说:“休说木植木料,光砖瓦连土,也值一二百两银子。”其后大概是以三百两成交。以此看来,当时建材的价格实在不低,加减之下,土地的价格也就所剩无几。

 
标签: 明朝 西门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