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扭转武将篡位的局面 仅靠杯酒释兵权行吗?

   2020-04-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期间的53年间,中国进入了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唐末的各地的节度使更进一步,登上皇位,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最终大分裂局面被宋太祖赵匡胤终结。赵匡胤最成功的地方不是当了皇帝,因为皇帝在五代十国时期根本不值钱,三五年就

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期间的53年间,中国进入了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唐末的各地的节度使更进一步,登上皇位,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最终大分裂局面被宋太祖赵匡胤终结。

赵匡胤最成功的地方不是当了皇帝,因为皇帝在五代十国时期根本不值钱,三五年就换一个,赵匡胤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终结了五代十国时期武将篡位的局面。五代十国时期,一个节度使要是权倾朝野,他要是不篡位大家都替他着急,比如李嗣源、石敬瑭、郭威等,他们都是权势大到一定地步之后造反或者篡位建立新朝,为什么赵匡胤能够改变这一历史趋势,将中国从五代十国的漩涡中拯救出来呢?

大家第一个肯定会想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觉得很不安稳,因为他怕手下大将们以他为榜样,几年之后也来一次黄袍加身。于是,一天晚上,赵匡胤宴请禁军的高级军官石守信、高怀德等人,酒过三巡之后,赵匡胤感慨的说:“还是做节度使快乐啊,做了皇帝之后整夜不能安枕睡眠。”大家都不太明白,追问原因,赵匡胤抛出了他的真实意图——“我这个皇位谁不想要啊?”

众将领听后,感到背后发凉,纷纷下跪,请求赵匡胤指条明路。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等高级军官纷纷上表辞职,赵匡胤顺水推舟将他们外放各地去做节度使,要注意这个时候的节度使已经不同于唐末和五代十国的节度使,此时的节度使的权力已经小了很多,不可能存在造反的可能性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但是仅仅靠杯酒释兵权就能解决武将篡位的问题了吗?老的将领被解除兵权,那么新的将领成长起来了怎么办?所以赵匡胤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可不是这一招这么简单,老赵还出了下面几招:

第一招,改革禁军组织架构,进一步拆分禁军,从两司变三衙,层层分权。

禁军是后周、宋朝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谁掌握了禁军就掌握了生死大权,赵匡胤本人也是从禁军殿前都检点一跃而成为新一任皇帝的,所以禁军权力过大,改革禁军势在必行。

禁军原来分为两司——殿前司和侍卫司,殿前都检点就是殿前司的最高长官,侍卫司的最高长官是侍卫马步都指挥使,赵匡胤以殿前司的兵力稍加权谋就取得了后周的天下,侍卫司在这次行动中并没有起到牵制赵匡胤的殿前司的作用,所以赵匡胤登基之后必须要进行改革。

于是,赵匡胤将侍卫司的马步军分开,这样就形成了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点检一职被永久封存)、侍卫司马军都指挥使和侍卫司步军都指挥使三足鼎立的局面,称“三帅”,毕竟三个人更加难以联合,而且如果其中一方单独行动,必定被另外两方压制。

但是还不够,赵匡胤还不放心,于是在这“三帅”又设立了“四卫”——铁骑军、控鹤军、龙捷军和虎捷军,兵权被进一步细分,武将犯上作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第二招,严禁将领豢养亲兵。

高级将领们的军权被削弱了,但是他们还有钱,如果配上一点野心的话,他们还是有一条路可走的的——那就是私兵,就是通常所说的亲兵,这些亲兵是自己出钱豢养,因此只会效力于自己的主人,而不会效忠于皇帝,虽然可能人数不多,但是赵匡胤绝对不允许一点风险存在,于是,高级将领们豢养私兵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彻底堵上了造反的路。

第三招,树立严格的等级观念。

五代十国时期,骄兵悍将,大兵们动不动就驱逐主帅,强悍的将领动不动就废掉皇帝,高兴了自己当个皇帝,所以那个时候上下等级观念十分淡泊,大家都只是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已。

赵匡胤登基之后,命令全军严格执行“阶级之法”,简单的说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从此长官对下级军士有了生杀大权,士兵们再也不敢犯上作乱了,这样也就杜绝了将领受到士兵裹挟造反的可能性。

能够改变历史潮流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赵匡胤虽然以权臣篡位而得天下,但是他登基之后的一系列的举措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动荡不安的局势,将国家和人民带入了一个和平的时代,使人民远离战争,过上和平的日子,虽然他建立的宋朝有着各种的先天不足,但是他依然能够被称为英雄。

 
标签: 赵匡胤 篡位 武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1、当时的王朝是后周,赵是一员大将,很受周世宗的信任,在一次远征时,战胜后喝了很多酒,几个谋士把皇袍披在他身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2、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
    虽然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重蹈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覆辙,一直是他深思的问题。宰相赵普屡次进谏,请宋太祖撤去石守信等人的禁军职务,宋太祖总是不答应。赵普抓住机会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
    12-31 赵匡胤
  •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 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
  • 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最后,赵匡胤问道,被抢民女所嫁的丈夫是干什么的?百姓如实回答说,是乡下种田的农民。宋太祖说:“她原来的丈夫只是个农民,李汉超是朝廷重用的显贵大臣,因为喜欢你女儿才娶她,你应该高兴,虽然只是做小老婆,但是,跟了他,你女儿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比嫁
  • 宋太祖遭顶撞怒砸大臣门牙 怕写上史书忙道歉
    ●【北宋】 张霭:“但有史官在耳!”——《夜航船·卷六·选举部》【背景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一次,宋太祖正在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