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女儿 张佩纶是李鸿章亲自挑选的女婿

   2020-12-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鸿章的女儿,只要是说起李鸿章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他是晚清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可以说是除慈禧太后最有权力的一个人,所以对于这个人大家都希望能够了解他,而想要了解他则需要从他自身说起,所以这里来说说李鸿章的女儿,李鸿章一生当中共有两个女儿。

李鸿章的女儿,只要是说起李鸿章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他是晚清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可以说是除慈禧太后最有权力的一个人,所以对于这个人大家都希望能够了解他,而想要了解他则需要从他自身说起,所以这里来说说李鸿章的女儿,李鸿章一生当中共有两个女儿。

李鸿章女儿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清政府的重臣之一,可以说在曾国藩等名臣去世以后,李鸿章就成为了最总要的大臣,整个国家的一切军政要务几乎都和他有关系,他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极为为广泛,哪里都存在着他的身影。

而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家庭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李鸿章的家庭子嗣并不多,只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由于其第一个儿子早亡,长时间没有儿子的他只能过继了自己哥哥的孩子,但是他对于女儿的关爱更多一些。

李鸿章有两个女儿,都是赵小莲生的,分别是李经(又名菊耦)和李经溥两个女儿。李鸿章的这两个女儿都是他的掌上明珠,他没有古代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于两个女儿的喜爱超乎寻常。

他从小就教导两个女儿读书,而这两个女儿又非常聪明,所以他们都精通文墨,长达以后长时间帮助李鸿章整理各种文件,李鸿章也是因为溺爱,直到两个女儿都已经二十多岁了才依依不舍的让他们嫁出去,而所嫁对象都是当时的有识之士。

但是两个女儿的命运都不是很好,一个嫁给了大自己二十几岁的人做了填房,最后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守寡,另一个嫁给了小自己六岁的人,一辈子都被嫌弃老,所以说两个人的结局也不好。而其中的李菊耦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她的孙女可是鼎鼎大名的,她就是张爱玲。

李鸿章女婿

李鸿章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北洋大臣,他一生有两个女儿,其中他的大女儿李菊耦的丈夫是晚清名臣张佩纶。

张佩纶是李鸿章为女儿亲自挑选的女婿,由于张佩纶比李菊耦大将近二十岁,而且张佩纶相貌粗陋,所以当时李鸿章的夫人赵小莲很不同意将女儿嫁给张佩纶,可李鸿章很赏识张佩纶,所以不听夫人的劝告促成了这门婚事。事实证明李鸿章眼光很好,张佩纶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他一心想要入仕。在李鸿章的举荐下做了清朝主将,与张之洞等齐名,同时他和他的夫人也就是李鸿章的大女儿李菊耦的姻缘故事也被广为流传。

张佩纶能和李菊耦成亲确实是姻缘造化,李菊耦并不是张佩纶的第一位妻子,张佩纶一生娶了三位妻子,李鸿章的女儿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当时张佩纶戍边回来投靠李鸿章,李鸿章知道他是个有才之人所以对他很赏识,刚好那时张佩纶的妻子过世了,所以李鸿章就做媒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他做续弦,这件事一开始受到了李鸿章夫人的极力反对,李菊耦却对父亲的安排很满意。张佩纶做了李鸿章的女婿后,两人在政局的交流和合作也多了,而且张佩纶和妻子虽然相差二十岁,但夫妻二人相处和睦,可惜张佩纶58岁就过世,留下李菊耦守寡,当时的李菊耦年仅38岁。

李鸿章很有眼光,虽然张佩纶年纪大相貌不好,但是李鸿章看到了他的能力和学识,所以他才决定不顾妻子反对把女儿嫁给他,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张佩纶不仅仅是个好臣子好丈夫,更是一个好女婿。

李鸿章夫人

李鸿章是我国晚清时期的名臣,他年少时跟随曾国藩学习,后来他入仕以来有很多作为,努力与列强做斗争,所以他是慈禧太后最倚重的大臣之一。对于李鸿章,人们除了对他自身感兴趣,对他的家庭也很感兴趣,尤其是李鸿章的夫人。

李鸿章的第一任夫人是他初入仕途时迎娶的,他的第一任夫人姓周,史称周氏。周氏嫁给李鸿章同年,李鸿章考取了应顺天府的举人,夫妻二人很是和睦,可惜好景不长,咸丰十一年周氏就因病身亡。周氏故去以后李鸿章续娶了赵小莲,赵氏是李鸿章所有夫人中声名最高的,传言这位赵氏夫人女生男相很旺夫,李鸿章迎娶赵氏过门后,仕途平坦步步高升,从办学堂到建水军李鸿章都是顺风顺水。虽然旺夫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赵氏在李鸿章的一生中确实极其重要。

李鸿章的原配夫人并没有为他诞下子嗣,所以他过继了他的侄子,后来续弦的的赵氏为他生下来一男两女。赵氏其中的一个女儿李菊耦就是明国时期著名作家张爱玲的奶奶。赵氏下嫁给李鸿章时已经24岁,在古代封建时期,女子24岁还未出嫁是件很耻辱的事情。赵小莲出身于书香门第,虽然相貌不够美丽,但她的性情与才学都很优秀,女生男相的她曾立志非将才不嫁,后来经人做媒做了李鸿章的续弦,可见赵氏和李鸿章在一起也确实是缘分使然。

 
标签: 李鸿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北洋水师 李鸿章为讨好慈禧曾在颐和园演练
    1889年,朝廷命令李鸿章将部分北洋水师官兵和水师学堂新毕业的学员共计三千多人调来昆明湖,将“湖水浅”的昆明湖当成“汪洋大海”,用小火轮作“战舰”在湖面驶来驶去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慈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为自己修建颐和园并兴建“三海工
  • 李鸿章面对的另一场战争 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清廷内部对这场战争的“战”“和”选择之战,看似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外抗日本,内战“清流”,但剥除这种戏剧性的外壳,其内里,是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之艰难。两场战争,李鸿章都输了,既输给日本人,也输给了主战派。以一人敌一国。这大概是对李鸿章
    12-31 李鸿章
  • “吸烟仪式”上李鸿章的举动让俄国总理震撼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了一个声势浩大且隆重无比的加冕典礼。李鸿章曾被派前往庆祝。但是李鸿章在加冕典礼的两个星期就因为中东铁路的事情抵达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特意授命其总理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全程接待。这是俄国史无前
  •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原因 李鸿章用人唯亲
    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北洋大臣李鸿章负有最直接的领导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李鸿章提拔重用了两个平庸无能的安徽籍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陆军统帅叶志超,由此一来不仅毁掉了丁汝昌、叶志超两人,而且最终导致了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事中的全盘惨败
    12-30 李鸿章
  • 女作家张爱玲和李鸿章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1896年,正值清朝内忧外患的时候,张爱玲母亲黄逸梵在一个豪门大家庭中出生了。刚刚出生之时,她的名字叫黄素琼。他是清代黄宗炎的女儿,她的爷爷是清代长江七省的水师提督,也是当时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副手。所以说,黄逸梵的家庭背景在当时也是不容小觑的
  • 历史解密:李鸿章为保政治地位甘做“两面派”
    清末的官场形式十分复杂,各种力量之间的斗争互相交织在一起。怎样在政治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李鸿章来说,是成败存亡的关键。甲午战争失败,李鸿章因为丧权误国,遭到满朝文武和全国百姓的唾弃,威望一落千丈。就连慈禧太后也不得不对其疏远。为了起死回
    12-29 李鸿章
  • 清朝末年重臣李鸿章访美的原因是什么
    李鸿章一生多与外国人打交道,但是引起国内外轰动的还是1896年8月底的那次访美。当时的李鸿章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为了宣传他的洋务运动,为了能使大清的国力昌盛,也为了保护中国人在国外的利益,他访问了美国。当时李鸿章出访美国举国关注,国际上也
  • 李鸿章:唯一有能耐可以和世界列强争长短的人
    其实李鸿章与左宗棠皆是大清中兴的英雄,只不过时势造就了他们的无奈,不然这二位作为绝对不止如此。清廷建立近二百年时,已是没有了开国时代那般的锐气,统治集团迅速腐朽,加上落后的政治制度与落后的经济模式,已是难以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大潮下与西方列强角
  • 李鸿章日本签订《辛丑条约》时有着怎样的无奈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李鸿章被任命为清军的最高统帅。战争从一开始就朝着李鸿章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直转而下。那段时间,李鸿章不时地听到传来一个又一个晴天霹雳。这种莫名其妙的溃败方式,让李鸿章比谁都苦涩,比谁都委屈,也比谁都愤懑。他
    12-26 李鸿章
  • 李鸿章是不是真的很卖国?
    李鸿章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是晚清重臣。近代一些著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经由他代表大清国签订的。有些国家甚至还点名要求李鸿章去签订条约,因为别人去他们不放心,例如中日《马关条约》,那么李鸿章是不是真的一点都不爱国呢?李鸿章当时七十多了
    12-25 李鸿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