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国时代画上句号的竟然是一位女人?

   2020-11-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长平之战,不啻为战国历史的拐点,亦使得一代名将白起的身后名稍稍蒙尘。在这之前,他运筹伊阙会战,击溃韩、魏联军,歼敌24万,又成功将楚国势力驱逐至徐、淮。长平之战后直至嬴政称帝,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再未出现过。从纯军事角度而言,白起无疑是战国的终

长平之战,不啻为战国历史的拐点,亦使得一代名将白起的身后名稍稍蒙尘。在这之前,他运筹伊阙会战,击溃韩、魏联军,歼敌24万,又成功将楚国势力驱逐至徐、淮。长平之战后直至嬴政称帝,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再未出现过。从纯军事角度而言,白起无疑是战国的终结者。但是,用枪杆子逻辑推导出的结果,往往不靠谱;论及政治与外交,齐国的君王后,或是为战国画上句号的人。

说起这位君王后,不能不说一则颇具看点的“私通”轶事。

前284年,乐毅破齐,齐湣王被杀,儿子田法章流落莒地,在太史敫家帮佣谋生。田法章长得帅,浑身上下遮不住的贵族气质,让太史敫的女儿大为倾慕,动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心思,私下里常接济衣食,二人很快坠入爱河,如胶似漆地偷尝了禁果。后来田单用火牛阵打败燕军,田法章翻身得解放,做了齐襄王,太史敫的女儿入主后宫,生了儿子叫田建。

齐襄王在位十九年,没多少建树,但骨头很硬,是个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外交上颇为强势,以至于边境始终不太平。《史记》就记载了三次小规模战争,如“(赵惠文王)二十五年,燕周将,攻昌城、高唐,取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齐襄王)十四年,秦击我刚寿。”复国不久,需要休养生息,老打仗怎么行?君王后显然汲取了丈夫的教训,在她秉政的近二十年里,除非刀架脖子上,否则绝不出手。前265年,襄王病逝,田建继位,史称齐王建。一个庞大而虚弱,也注定需要她参与博弈与维持的新舞台,如期而至。

当时能够与强大秦国抗衡的,仅剩下赵国。由于齐湣王的死,齐跟六国都成了仇家,君王后为改变这一局面,不得不进行修补。著名的“赵威后问齐使”的典故,就是君王后积极推动齐、赵传统邦交的一次友好举措。赵威后其人,据冯梦龙考证,好像是齐襄王的姐姐,如此一来,齐、赵就是亲戚。可是文艺家言未必可信,即便可信,君王后的分寸拿捏,也丝毫没有将这层亲戚关系当回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比如《战国策》里有个段子叫“触龙说赵太后”,背后的肇事者就是君王后。赵惠文王刚死,秦国就上演“鬼子进村”,燕国又背后使坏,很不地道!赵威后心里急呀,找齐国帮忙。然而齐襄王正病入膏肓,国事决于君王后,君王后要照顾老公,不想过多参与别人家的事务,于是乎提出条件,“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长安君是赵威后最疼爱的小儿子,哪舍得呀!幸亏触龙老成谋国,晓以利害,长安君才成行,化解了一场危机。

史家总结君王后的外交,用了七字方针:“事秦谨,与诸侯信。”分析一下,还是蛮有意思的。“谨”,小心、慎重也。就是说,秦国是老大哥,惹不起,所以轻易不跟秦国发生矛盾或纠葛,尽可能躲远远的。事实上,秦国想打齐国也不容易,太远,不接壤,中间有大片的战略缓冲带,打就要借道,所以没法打。君王后的这个政策,对秦国而言是巴不得,因为正合乎其“远交近攻”的谋略构想。“信”,诚实、不欺也。就是说,跟其他诸侯交往,答应的事儿,绝对兑现,如果没答应,则绝不瞎掺和。这个方针的聪慧之处在于,为了不失信,只能少答应;还有个潜台词,叫“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长平之战,正是君王后作壁上观的一个鲜明例证。赵威后去世,孝成王没了主心骨,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45万军队全报销,致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遗产损失殆尽。那么,孝成王为何不学他老妈跟齐国“合纵”呢?如果齐国出兵,哪怕是造出一种沿黄河西进的声势,白起绝不敢坦然围困赵军四十天;如果提前决战,没有断粮的赵军,战斗力不消说,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犯糊涂或是一个原因,主要原因怕还是请求了也没用,明哲保身的君王后不会答应。

这七字方针,使君王后顺顺当当为战国送了终。

太史公挖苦道:“君王后贤,……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你看,秦与列国打得热闹异常,她连热闹也不瞧,关起门过自家小日子。前221年,秦灭了五国,然后慢悠悠地兵临齐国城下,齐王建投降,战国时代结束,而这个硕大的句号,恰恰是齐王建的老妈给画上的。

君王后个性叛逆而任性,但文化领悟力确乎不低。齐国作为当时的文化高地,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多了去了,学者云集,君王后受到濡染,想必不算稀奇。《战国策》载有“玉连环”典故,说嬴政派使者送给她一尊玉连环,问:“齐国人才多,能否解开不?”君王后在群臣无人能解的情形下,自己引椎破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种举重若轻的能力,若无文化依托,绝对办不到。当然这个典故多半不可信,君王后去世时,嬴政还没即位,怎能相互开展外交活动?不过,嬴政确实应该感谢这个女人!

 
标签: 战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1、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
  •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1、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
  •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1、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
  • 战国时期的商於郡在今哪里?
    商於为古代地名,辖区主要为现在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该地后来还成为了商鞅的封邑。秦国占领商於之后,在接近秦
    04-23
  •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1、“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2、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
  •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
    1、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
  •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1、秦国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2、齐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3、楚国: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
  •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
    1、熊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2、熊艾,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君主。3、熊黵,熊艾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的第三任君王。4、熊胜,熊黵之子,楚国的第四任君王。5、熊杨,楚国的第五任君王,在位期间,主要活动范围,仍限于荆山及古沮、漳河上
  •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
  •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眉的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
    1、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古代汉族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