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士王子猷才高八斗为何名气却不大?

   2020-06-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王子猷,又可以称为王徽之,是晋朝时期知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孩子,也是王献之的哥哥。虽然大家对这个人的了解并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才华和气度并不输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王羲之和王献之。关于王子猷这个人,我觉得最适合他的词就是洒脱。他身上充

王子猷,又可以称为王徽之,是晋朝时期知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孩子,也是王献之的哥哥。虽然大家对这个人的了解并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才华和气度并不输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王羲之和王献之。

关于王子猷这个人,我觉得最适合他的词就是洒脱。他身上充满了东晋知识分子的那种傲然之气,像是挣脱了世俗的那种淡然。他不想让他的骄傲被任何人践踏。所以,他开始不在乎世人的眼光,披头散发又如何?蓬头垢面又如何?他端的是一种对生活本真追求的态度。于是,他辞了官,住在了山阴。适逢下雪的时候,他会打开窗户赏雪,温一壶酒,在院子徘徊着吟诵文章。他还会时时想起他的老友,然后就临时起意去探访他。路途遥远,他却并不在意,哪怕船已行至朋友门前。他还是随自己的意趣折回。

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潇洒的人了吧!他看竹的故事也是一样。说他有一次碰巧经过吴地,了解到当地有一个官员的家里有一个很漂亮的竹园,便起意想去看。竹园的主人听说了这件事情就特意打扫,布置了一番,在府里的大厅里等着他。然而不按常理出牌的王子猷并没有从正门进,他径直进了竹林,徘徊良久。等的主人都急了,他也没出来,后来,他想直接出去,主人急了,派人拦住了他。王子猷因为主人的这个举动才留下来,玩赏了一番才离去。这就是王子猷看竹的故事,真是狂放不羁也。

王子猷出都

王子猷既然是东晋名家王羲之的后代,自然耳濡目染从小也是多才华。成年的徽之数次在官任职,却也是生性傲慢,随性洒脱,对官场不热衷,这种倨傲之风和东晋时期盛行的名士之风相合。

东晋是在西晋灭亡之后汉族皇室逃至长江流域建立的政权,因为受到外族入侵却无力复国,东晋时期的许多文人学士都开始选择避世形态对于政治也不热衷,只在乎个人感受,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反而流行了起来,由此形成了名士之风。王子猷的出生和才华加上个人性格形态,便反而受到了推崇,声名传播在外。

王子猷有一次在江中乘船进都城,还没有上岸,行船正停泊在码头。这时候有另外一行人乘船上岸,经过他们。和王子猷一起的人认出了这行人正是擅长吹笛子的桓子野。王子猷过去听闻这个人擅长演奏笛子便十分仰慕他的才华,可是并没有真正见过本人,这次恰好经过,于是请人过去传话,说自己很想听他吹奏乐曲,能否为自己演奏一首。其实桓子野已经当了朝廷大官,早就听闻王子猷的性情,听到王子猷叫人传话的请求,立即就停下来,回头来到子猷船上,坐在船边为子猷吹奏了三首曲子。三首曲子结束,桓子野也没有说什么话,就重新坐上马车离开了。两人并没有进行对话。

这故事说明了王子猷和他人结交朋友甚至不在乎形式,只求真心相交,彼此相知。虽然也许有夸张成分,但是仍说明了那个时代形成的文人的习气风俗。

王子猷雪夜访戴

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刘义庆的大作。它来自《世说新语》。这是一篇描述日常生活事情的小短文,通过他对王子猷夜晚探访好友,中途高兴返回的描写体现出了王子猷率直,爽快的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了晋朝士子自由,旷达的精神品格。他的文章语言简单传神,刻画的王子猷也栩栩如生,生动异常。

王子猷,也被称为王徽之,他是历史上知名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他虽然没有王献之名声大,但也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在当时也是个生性豁达的名士。他不羡名利,对官场的尔虞我诈更是避之不及,所以,他选择辞官去寻找他的世外桃源,所以,最后他住在了山阴。这就有了这个故事的开头。

那一晚适逢雪夜。王子猷一觉醒来,习惯性的推开窗户来看,屋外大雪纷纷,像是要把这个世界都遮掩住。这种情景总是能激发内心的某种情感的,何况他还是王子猷。所以,他立即招来仆人,让他们上酒,自己从屋里看去,整个世界一片洁白。他终于忍不住站起身来,一边一步一步地徘徊,一边深情地背诵着左思的文章。不知是文章的哪一句又触动了他的神思,他忽然间就想起了好友戴逵。不巧的是,戴逵住的远。可是这不会成为阻挡他前往的原因,毕竟他是王子猷啊。所以他连夜乘船去了,好不容易赶到了,他却又转身回返,有人不解,他也只是笑笑,“已尽兴,见不见戴逵也就无所谓了”。看!这就是那个潇洒至极的王子猷。

 
标签: 晋朝 东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
    1、享国45年的曹魏政权,虽然被司马家所取代。但是,曹家的剩余后代,却并没有遭到司马家的大肆屠戮,反倒是得到了优待。2、曹奂退位之后,被封为陈留王。司马家对待曹奂,保留了对待外国君主的礼节,允许曹奂使用天子的礼仪,上书不称臣,受诏不下拜。3
  • 葛洪简介 东晋时期者著名炼丹家关内侯葛洪生平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
    12-31 晋朝东晋
  •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事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
  • 西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
    12-29 晋朝西晋
  • 冯跋简介 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冯跋生平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安东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居于长谷。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后又升为卫中郎将。
    12-28 晋朝冯跋
  • 晋朝文字介绍 两晋时期文字书法的流行与发展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这是因为:魏晋的儒家精神衰微、才能重于德行,士大夫虚无荒诞
    12-28 晋朝
  • 阮籍嵇康 晋朝的韩寒与郭敬明阮籍猖狂嵇康打铁
    “美少男”作家郭敬明的最新小说《小期间》一出街就成贩卖榜第一,去豆瓣网,任意一搜,只有大把对该书的恶毒诅咒,以及对郭敬明同窗的人身攻击。郭敬明本人,踩着足以踏平一座都会的尖叫和诅咒腾云驾雾,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这个中的悬疑是,同样是偶像
    12-27 晋朝嵇康
  •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 解析西晋荀灌一个女孩子是如何突围救父的
    荀灌是西晋时期大将荀崧的女儿,虽然是女儿身,但是荀灌却从小就有着男孩子的性格,小时候又总是跟随父亲四处奔波,而且对武艺十分地感兴趣,所以尽管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但是却能够做出带领士兵突围救父的事情来,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
    12-27 晋朝西晋
  • 鄢陵之战简介 晋国巩固了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晋国乘楚背弃秦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