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是怎么样的

   2020-12-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真实的唐僧是怎么样的真实的唐僧,俗家名讳:陈祎,是唐代著名高僧,精通“经、论、律”三种,所以又被人称作“三藏法师”。唐僧少年时,家境贫寒,在净土寺中跟随长捷法师学习佛法,因为他爱好佛法,学习起来更加的刻苦,在13岁的时候,就在洛阳正式出家。

真实的唐僧是怎么样的

真实的唐僧,俗家名讳:陈祎,是唐代著名高僧,精通“经、论、律”三种,所以又被人称作“三藏法师”。唐僧少年时,家境贫寒,在净土寺中跟随长捷法师学习佛法,因为他爱好佛法,学习起来更加的刻苦,在13岁的时候,就在洛阳正式出家。出家后不改当初对佛法的喜爱之情,反而更加的刻苦努力钻研,熟读各类佛家经典。

聂远饰演的唐僧

学习佛学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懂得其中的意思,唐僧经常辗转于全国各地学习佛法,在解惑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疑惑。唐代,因前朝经历了很多风雨,唐僧的那个年代,很多佛学资料都已经残缺或者不知所踪,学习起来,往往不能达到解惑的地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学习。历经艰苦到达天竺后,唐僧还未休息,就进入了那烂陀寺学习佛法。在学习的同时,唐僧也在天竺与各位佛法大家学习,辩论佛法。唐僧在天竺学习佛法20年,唐僧的声誉在天竺也越来越高,在拒绝天竺人们的热情挽留,唐僧踏上了回程。

回到东土之后,唐僧一边讲经宣传佛法,一边翻译各类佛家经典。他将取经路上的见闻编写为一部《大唐西域记》。他创立了法相唯识宗,翻译了很多佛家经典,例如《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等佛家著作,这些著作在佛家文献里都是经典,而唐僧也因此盛名享誉全国。

唐僧师徒四人性格特点分析

《西游记》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都是十分鲜明,像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太上老君的清静无为,那么作为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角唐僧师徒四人性格特点又是怎么样的,他们性格会有重合么?

唐僧师徒四人

要问唐僧师徒四人性格特点有没有相似之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他们师徒四人的性格都是非常鲜明的,都是不同的存在。

唐僧是在《西游记》中,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的师傅,他是一个善良慈悲的人,也是一个不明辨是非的人。当初,孙悟空杀了几个强盗,唐僧就认为孙悟空错杀了“良善之人”,所以便赶走了孙悟空,以至于孙悟空后来带上了金箍。在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中,他受到猪八戒的挑拨,再次误会孙悟空,又把孙悟空赶走了,结果被白骨精抓走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唐僧是一个善良慈悲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性格懦弱的迂腐的人。

孙悟空最典型的性格特点就是桀骜不驯和敢作敢当了,在学成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之后,菩提祖师要悟空离开的时候,曾说不要在外声张他的名号。所以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后即便被捉拿了也没有报出自己师傅的名号,这就是他的敢作敢当,至于桀骜不驯,在他嫌弼马温官小,自号为齐天大圣,之后更是对天庭大打出手可以看出。

猪八戒在很多人眼中则是好吃懒做,喜欢搬弄是非的存在。其实,八戒也是一个忠厚善良、憨厚淳朴的人。他在高老庄也是任劳任怨的,他虽然吃的多,但是干的事情也多。在取经路上和妖怪打斗中也是颇为勇敢。至于沙僧任劳任怨,老实憨厚已经成为沙僧的标准了,他在取经路上一直是默默的付出。

揭秘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唐僧取经是四大名著《西游记》中主要讲述的故事。书中记载,唐僧幼年身世坎坷,被金山寺老和尚收养后就一直在金山寺聆听佛法。长大后佛法造诣极高,唐太宗与他结拜,称呼他为御弟。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的唐僧为什么要取经呢?

唐僧剧照

其实唐僧取经与他幼年经历有关。唐僧尚未出生,其父就被奸人所害失去生命,其母亦被强行掳走。唐僧也因此流落至金山寺,一直学习佛法。而《大乘佛法》是用来普渡众生,感化众生,如果每个人都参透佛法,都按佛经所说行善事,不作恶,也就不会再有唐僧这类事件的发生了,所以唐僧心中对佛法是充满敬重的。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还与他的前世有关。唐僧的前世是金蝉子转世,而金蝉子是因为不听如来佛祖讲经,佛祖认为他辱了佛经,遂将他贬下凡尘,要他从新历练。金蝉子转世十世,十世皆入佛门历练,皆为善人。重新取经,也就完成历练从新回到灵山了。

还有一点就是与唐僧本人的意愿有关。唐僧佛法造诣之所以高,除了他的悟性好,和他本人喜爱也有关系。当时经书因为中间的断流,以前留下来的经书,很多已经难以辨别,而西天是佛教的发源地,盛极一时,唐僧对于佛经的疑惑在那里能得到最好的解答。所以唐僧本人也是非常愿意去取经的。

在《西游记》中,唐僧也确实取得真经,回归东土大唐,为佛法的弘扬做出卓越贡献。

西游记中唐僧的师傅是谁

唐僧被世人尊称其为玄奘法师,其佛学造诣极高,这与其幼年的师傅教有很大的关系。唐僧在尚未出生时父亲就惨遭奸人迫害致死,母亲被奸人强占。母亲为保护江流儿,只得将刚出生的婴儿放入木盆之中,让其随波逐流,谋求一条生路。

唐僧师傅剧照

婴儿在江波里飘荡,奇迹般的躲过了许多大风大浪,最后流落至金山寺,被金山寺的长老,法明和尚收留,留在了金山寺中成长。唐僧长大后,才从他的师傅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

唐僧的师傅法明和尚对于悟道修真这方面颇有研究,看唐僧勤敏好学,对于佛法悟性极佳,遂在其一十八岁的时候,为唐僧削发修行,取一法名玄奘,为其摩顶受戒,令其坚定修行之心,正式进入佛家门寺。

唐僧受到他师傅的影响,为人诚恳善良,终身投入佛学这条路,立志普度众生,宣传佛家大善。后来因唐僧精通佛法,被唐太宗看中,二人结拜,唐太宗又称唐僧御弟。在贞观十三年时,唐僧奉旨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坎坷,但是决不放弃,时刻宣传佛家大法。这与其师傅幼年对他的教导,以及他自身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唐僧取经的时候有徒弟三个,对这些异于常人的徒弟,唐僧没有排斥之心,像幼年唐僧的师傅对待唐僧一样,悉心教导,讲解佛经。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经书。

西游记唐僧性格分析

唐僧本是金蝉子的转世,金蝉子是佛祖的二弟子,因为不听佛祖讲经,被贬下凡尘。唐僧就是他的第十世转世,因为唐僧毕竟是人类,所以唐僧性格带有一些人的迂腐。

唐僧剧照

唐僧出生没多久就在机缘巧合下到达金山寺修行。在金山寺里自小听从大师佛经教育,耳语目染,佛法造诣极高,诵读佛家禅典已经是唐僧生活的一部分,常年的修行让唐僧拥有非常高尚的道德观。但唐僧毕竟是人,他的思想认知里面还有人对妖怪的畏惧,胆小。他不去了解真实,在内心深处就很是惧怕妖怪。

西天取经路很远,唐僧却为了当时发下的宏愿,不畏惧路途的艰难险阻,毅然决然决定西天取经,除了是完成他当初发现的宏愿,一部分也是因为他有一个回来普渡众生的愿望,所以由此可见唐僧是非常有志气的。

唐僧性格中永远存在佛门子弟的善良和宽容。对于别人、妖魔带给他的灾难,他总是用宽大的心胸和常人鲜有胸怀去包容,去接纳。在他发现有妖怪为祸人间的时候,总是热心帮忙。无论是最初的猪八戒在高老庄惹出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还是乌鸡国时候,国王想要一千个童男童女的心去炼药等,唐僧都会停下脚步去帮助人们,争取不让一人因为这些事件受到伤害。但是对于那些妖魔又不得不去降服,所以唐僧性格也是有些纠结和犹豫不决的。

西游记中的唐僧墓在哪里

唐僧墓位于洛阳偃师市唐僧寺村西北处约两百米处。唐僧,即是唐玄奘,他俗姓陈名祎,他是唐代有名的高僧,还是法相宗的创始人。在贞观元年,他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之间存在的分歧,独自一人西行五万里,来到印度求取真经。

唐僧墓

唐僧墓的墓冢呈覆斗形状,而且在墓地周围种着桂花树,一幅生机盎然的模样。唐僧墓位于洛阳偃师市缑氏镇唐僧寺的西北处。缑氏镇,是因为在春秋时期这里曾是周灵王的缑姓皇后的诞生地,故而得名为缑氏镇。缑氏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曾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原革命的红色摇篮和革命圣地,一直以来缑氏镇都有着“小延安”的美称。缑氏镇还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的出生地,武则天之子李弘的唐恭陵也在此地,此外玄奘寺、灰嘴遗址和刘国古城等等名胜古迹。

唐僧寺在偃师市缑氏镇也是非常有名气的存在。据说在玄奘九岁的时候,他常常跟着家人来灵岩寺听经,后来他被收为俗家弟子。之后为了纪念玄奘,灵岩寺便改名为“唐僧寺”。在唐僧寺的西北墙外就是唐僧墓了。然而,在玄奘“西天取经”成名之后,当地人们为了弘扬玄奘的慈悲和大善大德,便再次将唐僧寺改为“兴善寺”,旨在倡导百姓多做善事。

唐僧寺可谓是几经枯荣,它昌盛过,也衰败过。到了近代,所谓的唐僧寺剩下的只是殿颓碑残,连唐僧墓也是墓塔破败。海法老和尚知道深知玄奘法师的历史地位,也知道唐僧寺的历史价值,他目睹着破败的景象,很是叹息,便发愿要重修唐僧寺和唐僧墓。

 
标签: 唐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谁 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哪一个
    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谁 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
    1、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唐太宗。2、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唐太宗为取得大乘真经,遍求贤才,唐玄奘毛遂自荐在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原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
  • 西游记女儿国王真爱唐僧吗?需求跟妖精没区别
    女人在这里成为世界的主宰女儿国,并不是《西游记》独有的想象。《山海经》中有女儿国的雏形,后来各种传说、中国故事里,也出现过类似的奇异国度。但是《西游记》中关于西梁女国的描述,读来确实尤为生动有趣。此地甚有风情:“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
  • 解读玄奘和唐僧有什么关系
    说起唐玄奘,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游记》。《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一部伟大文学巨著,这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孙悟空等人保护师父唐僧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共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有
    12-18 玄奘唐僧
  • 妖精千方百计要捉住唐僧 真是因为他“帅”吗?
    唐僧本身是个和尚,可是为什么却频频遭到女妖怪的骚扰,她们这的是看中了他的色相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些女妖怪都身有妖术,找一两个小白脸还不是手到擒来,再说唐僧之所以长得好看,主要还是被他那三个奇形怪状的衬托出来的,放在平时一个没有头发的秃驴
    12-15 唐僧
  • 西游记里的谜团 妖怪抓到唐僧为何总是不吃?
    西游记妖怪抓到唐僧为何总不吃?唐僧在取经路上被妖怪抓住的次数很多,而这些抓住他的妖怪中,有不少是想要吃他的,但是最后却都没有吃成,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其原因何在?或许可以从黄风怪那里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妖怪们抓到了唐僧
  • 唐僧为何不让孙悟空杀白骨精 以为是自己人?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有个“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一眼便识破了白骨精。当他要去打杀妖怪的时候,唐僧却阻拦。唐僧身为大唐得道高僧,不会不懂得“妖为鬼蜮必成灾”的道理。那么,他为什么死活都不让孙悟空打杀白骨精呢?孙悟空“三打
  • 正史中唐僧颜值有多高 因相貌堂堂破格批准剃度
    影视剧里的唐僧来来往往、前赴后继,但甭管换了谁去演,基本都是一个模子扣出来的:英俊潇洒,温和正派,一心向佛,圣人风范。也难怪,关于唐僧,吴承恩笔下早已交代明白:“你看他——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
  • 唐僧取回的真经究竟有什么用?
    我们都知道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回真经,可是这真经的真正用途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弘扬佛法,还是说仅仅是答应了唐太宗的个人目的。小编在文中跟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唐太宗办水陆法会,从本意上讲,并不是要宏扬佛法,而是要达到他个人的两个目的:1.超
    12-11 唐僧
  • 唐僧的取经队伍究竟有多少人?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全文,就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提醒小编还忘记一个白龙马。可是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取经队伍,这暗中还有一些神仙参与到了取经队伍之中。那么唐僧取经的队伍究竟有多少人呢?如来佛祖有经书三藏
    12-10 唐僧
  • 为什么唐僧和孙悟空能成佛 猪八戒却不能?
    取经成功之后,如来按功行赏——唐僧加升大职正果,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加升大职正果,封为斗战胜佛;沙僧加升大职正果,封为金身罗汉。唯有猪八戒和白龙马加升汝职正果!小白龙封的是八部天龙马,猪八戒封的是净坛使者。开始蜗牛还以为看错了,或者书上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