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残忍的殉葬 周幽王墓中百名女子生殉

   2020-12-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殉葬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习惯于把随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生前喜爱的日用品和死者埋葬在一起。到了奴隶社会,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也被杀死或活埋,用来殉葬,让他们在"阴间"继续为主人效力。当时用奴隶殉葬已成为一种制度,从对殷墟

殉葬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习惯于把随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生前喜爱的日用品和死者埋葬在一起。到了奴隶社会,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也被杀死或活埋,用来殉葬,让他们在"阴间"继续为主人效力。当时用奴隶殉葬已成为一种制度,从对殷墟墓葬的发掘情况来看,人殉的数目少的几十,多的上千。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妇女沦为贵族男子的玩物与附庸,在殉葬者中,妇女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商代卜辞中就有专门杀祭杀殉女奴的记载。当然,殉葬者的身份并非全部是奴隶,也有墓主的妻妾和家臣。

到了春秋时期,奴隶制濒于崩溃,人殉的作法开始引起非议。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后用177人殉葬,其中包括三名才能出众、孚有众望的良士。国人因此作《黄鸟》诗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暴君的憎恨。这时在各诸侯国,妇女作为主人婢妾生殉的恶俗也逐渐受到摒弃。齐大夫陈子车死后,妻子和总管商定用人殉葬。子车的弟弟子亢却对他们说:"如果哥哥在阴间需人侍候的话,没有比他的妻子和总管更合适的了,这件事要不就算了,如果一定要坚持,我就准备用你们二位生殉。"子车的妻子与总管只好同意取消生殉婢妾的打算。

春秋之后,人殉的作法已不多见,基本上改用木制或泥制人形偶像殉葬。战国时的秦国就曾在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废止人殉。但是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却再次发生了大规模骇人听闻的生殉事件。

秦始皇生前为祈求长生不老,曾派人率数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同时,还用十来年的时间,动用数十万人修建规模巨大的陵墓,即郦山始皇墓。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正式宣布后宫妇女全部殉葬。这次殉葬的宫女和被害工匠人数,竟多到"计以万数"。

秦王朝的一系列暴政激起了人民强烈的反抗,秦末农民战争不但推翻了秦王朝,而且教训了新王朝的统治者。威名显赫的汉武帝死后,虽然殉葬了大批金银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但他的几千名妃妾宫女毕竟全部保住了性命。随着人民的反抗和社会的进步,从汉朝到元朝,除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强制妇女殉葬作为一种制度,已不复存在。

到了明朝,尽管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以妇女殉葬的作法,却一度死灰复燃。朱无璋在世时即首开恶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的次子秦王朱死后,以两名王妃殉葬。朱元璋本人死后,共有46名妃嫔、宫女陪葬孝陵,其中十几名侍寝宫女全部生殉。1424年明成祖死后,殉葬宫妃多达三十余人。此后的仁宗、宣宗也各以五妃、十妃殉葬。除皇帝外,诸王也间或用人殉葬。最突出的例子是正统四年1439年,周王朱有死后,因周生前曾上奏折表示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故明英宗特命"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谁料未等圣旨传到,王妃巩氏和施氏等六夫人已同日自绝殉身。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危时下遗诏表示"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才算最终废止了宫妃殉葬制度。

《朝鲜李朝世宗实录》有一段记载为我们再现了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死后逼殉宫女的悲惨情景:"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其中有个朝鲜选献的韩妃,临终时对守候在身边的乳母金黑连呼"娘,吾去!娘,吾去!"话声未落,便被太监踢开木床,一命呜呼,真是惨绝人寰!

17世纪代明而起的满洲贵族入关前仍实行人祭、人殉制。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生母大妃纳喇氏,就是在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后与另外两名庶妃一起被逼殉而死去的。但入关统治全国后,这种做法即被废除。严格地说,自明英宗以后中国就不再有帝王用妃妾殉葬的制度。

 
标签: 周幽王 殉葬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烽火戏诸侯后周幽王的那位美人儿下落如何?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都耳熟能详,其中的男主角周幽王成了“狼来了”的那个孩子,结果没有好下场。而女主角褒姒(bāo sì)后来怎样了呢?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位天子,但他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有一年周王国发生了大自然灾害,赵国国王便进谏周幽王,让他要
    12-31 周幽王
  • 周幽王姬宫湦简介 烽火戏诸侯的西周亡国之君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宫涅sheng(一声)。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号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记》言“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幽王生”幽王二年(前
  • 周幽王如此宠溺 但褒姒为何从来都不笑呢?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人们都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很好奇褒姒究竟是怎样的冰山美人,非要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才能微微一笑?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褒姒此举的意图究竟何在。褒姒原是褒国有名的美女,远近闻名,艳绝八方,在无数男人的垂涎和女人的嫉妒中过着太平的日子。
  •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背后的真相
    烽火戏诸侯是个让人耳熟的不能在熟的故事了。其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西周末年,西周的最后以为君主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而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的故事。但是,凡事都有其背后的原因的,就像可令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样。那么,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背后的真相故
  • 周幽王的宠妃褒姒 一笑失天下
    不祥之兆在古代,国王固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国王如果把国家权力当作儿戏,为所欲为,最终只能导致自己的灭亡。周幽王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周朝的八百年江山是中国历代最漫长的,可惜传到周幽王气数就尽了。周幽王是如何为政的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他死后褒姒最终命运如何
    褒姒是西周周幽王的宠妃,因为其美貌出众,使周幽王神魂颠倒。周幽王在褒姒为他生下儿子伯服后,废除王后申氏及太子宜臼。册立她为王后,伯服为太子。此事令原太子宜臼心生怨恨,为褒姒的死埋下了伏笔。褒姒的死与周幽王也脱不了干系,有人说褒姒是烽火戏诸侯
  • 烽火戏诸侯 揭开周幽王宠妃褒姒为何不会笑?
    褒姒为什么不笑?后人往往只知道这不笑的结果,却从不知不笑的原因。这与一个女人的品质无关,其实想一想就会明白,她嫁给幽王时,周幽王已经是有了一个成年儿子的老年人,她怎么笑得出来。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的陕
  • 揭秘周幽王被杀后美女褒姒究竟去哪里了?
    周幽王和褒姒的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十分了解,周幽王为了这个美女,一不要江山,为博美女一笑,烽火戏诸侯;二不要妻儿,废黜皇后,废掉太子。可见,褒姒当时到底美到什么程度,能使君王舍弃一切。但是,周幽王被杀后,褒姒到底去了哪里?结局又怎么样了?根据
  • 周宣王和周幽王关系 周宣王姬静开创宣王中兴
    周宣王和周幽王什么关系周宣王是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姓姬,名静,或者靖。姬靖生年不祥,卒于公元前782年,是周厉王的儿子,是西周的第十一代君主,公元前827年即位。周幽王像周幽王,原名姬宫涅,《搜神记》中记载,姬宫涅出生于公元前795年,他
    11-22 周幽王
  • 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 爱江山但更爱美人
    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能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爱江山更爱美人。公元前七七九年,也正是周幽王三年,周幽王举兵征伐褒国,褒国人献出美人褒姒挽救国家之命。褒姒的美貌令周幽王折服,可以说是一见倾心。周幽王对她的宠爱集其一身,甚至废除原皇后和太子,令褒姒与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