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失败仍被列入四大刺客真相

   2020-09-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荆(jīng)轲(kē)(?~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人,中国战国时期着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因为被夏无且(jū)的药囊击中,被秦王拔剑

荆(jīng)轲(kē)(?~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人,中国战国时期着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因为被夏无且(jū)的药囊击中,被秦王拔剑所杀。荆轲,字次非,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随之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与田光密谋,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fánwūjī),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肢解而死。

以上便是有关于荆轲此人一生的故事的大概内容。

为什么四大刺客里会有荆轲的原因。

其实只能说真的没有特别复杂,单纯是因为《史记·刺客列传》里一共就记载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其中不在四大刺客之列的曹沫……他就没正儿八经刺杀,只是威胁了齐桓公一下,顶多算半个刺客。《史记·刺客列传》六千余字,记录曹沫的不过寥寥二百余字,所以他就被排除在外了。剩下的四人,豫让和荆轲都未能成功,可见成功与否并不是判断是否入选“四大刺客”的标准。

首先,四大刺客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第二个版本是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在第二个版本中,刺杀失败的豫让被换成了要离,要离为了刺杀庆忌上演了一处苦肉戏,实在是惨烈。为什么替换的是豫让不是荆轲,也很好理解,因为荆轲刺秦更有名。如果有个“五大刺客”,豫让肯定位列其中,有个“六大刺客”曹沫也能算在里面,甚至于其实有个“十大刺客”的版本,还有无名氏在里面。所以“X大XX”这种东西,主观性实在太强了。小编觉得以下几个观点便也铸就了荆轲为何刺杀失败而被列入四大刺客行列的原因。

1、记载的地方有名。荆轲刺秦记载于太史公的《史记·刺客列传》,《史记》的分量自不必说,而且太史公似乎偏爱荆轲,《刺客列传》共六千余字,荆轲的事迹洋洋洒洒占了一半。除此之外,汉之后的刺杀很少能够列入正史,有名气的刺客就更少了。

2、对历史进程影响大。荆轲刺杀的对象是秦始皇,他可以说是燕国灭国的导火索,燕国的灭亡又直接推动了秦国统一的步伐。天下命运,一刀之间。

3、故事性最强。荆轲刺秦,不管是杀田光自尽、樊於期之死、准备匕首、送行,其计划之周密,准备之充足,人员配备之强劲,描写之详细,感觉秦始皇不死都不正常。可秦始皇偏偏就没死。而且荆轲刺秦涉及的人物非常多,田光、樊於期、荆轲、太子丹、秦舞阳、高渐离,各有各的特点,甚至荆轲死后,高渐离的行刺也可以重新写一篇故事了。4、最具有艺人气息的刺客。其实这条跟上一条很相似,太史公在描写荆轲上绝对下了狠功夫,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忠义形象。荆轲绝对是最上镜刺客。荆轲刺秦中最出名的不是荆轲刺杀秦王的过程,而是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我们看看太史公是怎么描写这一段的。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上一页12345下一页人们穿着白衣白帽去给英雄践行,到了易水,临走的时候,高渐离击筑,荆轲唱着小转音,歌声太好听了,太感人了,旁边的人一会儿哭一会儿怒。除了送行,太史公描写荆轲在秦殿之上的那段也颇为精彩。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我们再来看看同是《刺客列传》里记载的聂政,太史公对他刺杀时的描写: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荆轲的行动虽然没成功,但是造成了秦国的政策改变,导致燕国提前灭亡,把齐国孤立出来,一年后,秦灭齐,战国结束,秦朝建立。对于百姓来说,跟刺杀有没有成功比起来,更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应该是精彩的故事。传唱度高的自然就有知名度。

对于文人来说,太史公着笔墨大篇幅描写的荆轲,必定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如果非要罩上什么高大上的外衣的话,荆轲刺秦发生在战国末期,反映了六国对于秦国武装的抗争。他是燕国灭亡的导火索,推动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标签: 刺客 荆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你了解多少?古代刺客用哪些兵器来行刺
    在古代虽然国家领导人的防护措施都比较好,但是还是有刺客会行入皇宫中去行刺。那么古代刺客都用哪些兵器行刺呢?匕首匕首与剑一样,容易隐藏,因此作为刺客的常用兵器。北魏末年,尚书令尔朱荣控制朝政,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心当傀儡,一直快快不悦,早有图荣之
    12-31 刺客
  • 中国古代最佳创意刺客——专诸
    专诸,春秋时期吴国人氏,为吴国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所雇,用来刺杀王位竞争对手吴王僚。话说事发当日,公子光宴请王僚,私下埋伏甲兵于室内。王僚也早有防范,命人沿途布满兵卒,门窗台阶左右也都部署上自己的亲信,夹道而立的侍卫,皆手持长铍。酒酣
    12-27 刺客专诸
  • 古代刺客的由来 士到底该不该为知己者而死?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相信列位看官都知道。这句话在《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赵策》中都有提及,究竟哪一个才是出处其实还真说不清楚。史记是由太史公司马迁所作,战国策由刘向编撰,有些人便以刘向生活的时代要比司马迁晚个几十年来
    12-26 刺客
  • 感天动地!中国古代十大最悲情的刺客大盘点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中国职业刺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秦朝以后的刺客,行刺动机多为金钱、名声、仇恨、政治等各类原因。刺客的活动一般非常隐秘,往往趁目标人物不备之时展开刺杀。唐朝诗人李白
    12-16 刺客
  • 你了解多少?古代刺客用哪些兵器行刺
    在古代虽然国家领导人的防护措施都比较好,但是还是有刺客会行入皇宫中去行刺。那么古代刺客都用哪些兵器行刺呢?匕首匕首与剑一样,容易隐藏,因此作为刺客的常用兵器。北魏末年,尚书令尔朱荣控制朝政,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心当傀儡,一直快快不悦,早有图荣之
    12-16 刺客
  • 民国秘史 北大校长蔡元培鲜为人知的刺客经历
    提起蔡元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北大校长,是毛泽东所赞誉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过,在巨大的光环下,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各
  • 历史解密:到底为什么专诸 豫让等会成为刺客?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该怎么死?该为什么死?——这是看完刺客列传之后,很多人都会思考纠缠在脑海中的巨大哲学命题。本来是不存在种问题的,在小时候,大家会认为只要是刺客,一律是可歌可泣的气贯长虹、大义凛然的,一律是又帅又酷让人恨
    12-03 刺客专诸
  • 古代最狠刺客信条 不惜妻儿送死
    最近“刺杀”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人们对刺客这个职业的兴趣突然变大了。正好又有美国电影《刺客信条》刚刚上映,在片中,刺客们信守3条准则:1、不滥杀无辜。2、在众目睽睽之下隐藏行迹。3、绝不危及兄弟会。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刺客信条”呢?中国
    11-28 刺客
  • 刺客荆轲的妻子是谁 荆轲的儿子是荆天明吗
    荆轲的妻子相传齐国有一个美女,貌比西施,美若天仙,可惜的是早已有心爱之人。这个美女就是后来秦王妃丽姬。荆轲是齐国大夫后人,生来侠义心肠,风度翩翩,他与丽姬情深如海,在齐国过着非常美好的日子。这时候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其它六国为了对抗秦国势
    11-27 刺客荆轲
  • 古代中国最拽刺客榜 荆轲被评为最佳上镜刺客
    古代中国最拽刺客TOP榜,荆轲被评为史上最佳上镜刺客一、最佳上镜刺客:荆柯“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柯无疑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世代为人所颂扬,可谓妇幼皆知,就连现代的两大名导也不放过这个题材。评荆柯为最上镜刺客,可谓名至
    11-26 刺客荆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