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道光帝 鸦片战争打了两年都还不知英吉利在哪儿

   2020-06-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已经打了两年了)的记载,那上面道光皇上就反复追问他的大臣:这个英吉利到底在哪个方向?女王有无婚配?和俄罗斯是否接壤?与新疆有无陆路可通等等。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作家张帆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已经打了两年了)的记载,那上面道光皇上就反复追问他的大臣:这个英吉利到底在哪个方向?女王有无婚配?和俄罗斯是否接壤?与新疆有无陆路可通等等。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作家张帆先生。李默然主演的《甲午风云》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老电影,它艺术地再现了100多年前中日之间的那场甲午海战。我还很喜欢王心刚主演的一部老电影《海鹰》,后来慢慢了解到,中国一直没有大海军。近些年,中国海军有了长足的发展,回顾历史无疑是有益的。有请张帆演讲“百年中国海军”。

主讲人:大家好,我想今天之所以被邀请来,是因为我在不久之前出版了一部书,叫《中国海军三部曲》,分别讲了清末北洋海军、中华民国海军和新中国海军的历史。促使我写作这部书的真正动因,就是想尽自己的力量,运用“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视野”,在历史的“常态”之下,展现一个真实的百年海军史。

我们说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1840年,是道光二十年,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越过重洋来叩打天朝大门的时候,中国海军是什么样的?

清王朝建立后,这个马背上的政权在全国只设立了十个八旗水师营,人数不过万人而已。从清初到1840年,这个江海防军事力量的总框架一直都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装备也没有多大的更新。《清史稿》上说:外海战船是“仿民船改造,以利操防”。1732年(雍正十年)还规定,战船最长

的30多米,宽不到7米,吨位大约250吨,风帆动力,每艘船上只能装备三五门威力小、射程近固定炮架的老式前膛装火炮。这大约就是中国100多年前,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海上军事力量和海防物质基础。

道光问:英女王有无婚配?

英国传教士郭士立写的《中国简史》上说:“由大小不同的一千艘船只组成的整个中国舰队,都抵御不了一艘(英国)战舰。”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取得巨大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其海军开始逐步从风帆动力向蒸汽动力过渡,舰船总数达到了540艘,巨型战舰长度达到了100多米,排水量超过千吨,可以装备近120门火炮(射程1万米)。

我有个体会:海军的发展是特别讲究“代际”的,中英海军不属一“代”,有深深的“代沟”。那么,面对不期而至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人的思想基础又是什么呢?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没来得及造就出林则徐、魏源的时候,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客观上的隔绝与疏离,和主观上的回避、封锁,造成了它面对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逐步显露的全球化、国际化大趋势,全面的不适应。我们去读《清实录》,看看《宣宗实录》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已经打了两年了)的记载,那上面道光皇上就反复追问他的大臣:这个英吉利到底在哪个方向?女王有无婚配?和俄罗斯是否接壤?与新疆有无陆路可通等等。我再举个例子,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在南京谈判。当时清政府派去一个学问很好、也很风雅能干的官员,叫耆英,当时他的官衔是“署杭州将军”。1842年,这个52岁的满族贵族和英国首席谈判代表璞鼎查在金陵谈判。谈判之余少不了宴请,席间,耆英突然提出要和璞鼎查作“投梅之戏”。

可能有的朋友以为这个投梅的“梅”,是“枚子”,“投枚”也是《礼记》上说的古代的“投壶之戏”。不是的,这里真的是往对方嘴里投掷蜜饯梅子,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风流游戏。

贵族们向祖宗牌位忏悔

我们知道,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对其商民来说,是要在中国谋求无限制的“自由贸易”国际市场;对其政府来说,是要进一步扩大殖民利益进而称霸世界。面对这个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个重大的历史拐点,中国的高级官员居然邀请对手“投梅”!我对这个出自《野史》的掌故开始时不太信,这太超出常理了。幸好我有机会接触过一些八旗旧家出身的人,一位很像《茶馆》中的洋派人物秦二爷的老人家亲口告诉我: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他说:当时,有的贵族子弟进同文馆学习,过春节回家祭祖时,家祭仪式中就专门为他们设立一项内容——面向祖宗牌位忏悔,忏悔自己不得已去学了洋文,辱没了祖宗。这其实非常奇怪,大家想想,当年强势的满洲八旗打进中原的时候,他们很乐意地就接受了汉语,那个时候他们没觉得“辱没祖宗”;可当他们面对西方列强转而成为弱势的时候,却觉得学学洋文就“辱没祖宗”了。这是典型的弱势文化的“自保心态”和“应激反应”。

鸦片战争使中国暴露在从未有过的危机面前,海防问题已尖锐而切实地摆在当时的中国人面前了,无法回避。

 
标签: 鸦片战争 道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如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
    公元前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不得已与英国等在南京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一场战役西方列强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廷的国门,为此身在北京的道光皇帝甚至去太庙哭了一场,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否意识到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远远还不
  •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之一:汉奸的误导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西两种文明碰撞中,给中国人留下的最早也最深的一道伤疤。我们失败的缘由,现在当然是弄清楚了?可局中人往往是糊涂的,何况,天朝上国的观念那时还根深蒂固。天朝上国居然惨败于“外夷”之手,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很不容易让人
  • 清朝技术派官员分析鸦片战争 清军火炮命中率低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以此事件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起因、过程和结果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无须赘言。至于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像林则徐这样有眼光有魄力的英雄也无力回天,同时,也和西方列强的船
  • 鸦片战争 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
    鸦片战争是一场对近代历史极具重大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正式的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中国百姓至此走向毁家纾难的悲惨道路。鸦片战争之前,英帝国原本希望进行正常贸易往来,但是中国的茶叶和丝绸造成大量顺差,清朝自给自足不需要买英国什么东西,所以他
    12-24 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总体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
    12-24 鸦片战争
  • 清代迷信多 鸦片战争主将竟收集粪尿对敌
    迷信,是指人对事物痴迷信任的状态,人一旦迷信,就会丧失理智,做出种种乖张可笑的举动。在历史上,清末是特别迷信的时代,不仅民间各种奇谈盛行,连统治者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比如以务实著名的雍正皇帝,便“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
  • 鸦片战争失败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他
    时至今日,鸦片战争虽在中国是必修课,而在英国却没多少人知道,你说第一次中英战争对方就更惊讶了,什么?中国和英国还打过仗?就说这些。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当权者道光皇帝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道光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托尔斯泰说:“当历史的海面风平浪静
    12-22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中清军的荒唐战术 用马桶大粪御敌
    170年前的一场鸦片战争,使晚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堂堂“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欧一“蕞尔岛夷”,不免令人沮丧。但冷静下来,反思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除却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武器装备的落后外,单是战争中清军统帅愚昧荒唐的制夷之术,足以
    12-21 鸦片战争
  • 道光秘史 道光为何至死不知鸦片战争惨败的原因
    道光所在的清王朝正值是清朝衰落的时期,道光在治理国家上有心无力令其绝望,导致后来对国事很少过问。鸦片战争期间,最爱的全妃也去世,这些家事国事对于道光来说都是很严重的打击。而身居宫内的道光并非知道鸦片战争的实情,对于谎报军情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
  • 鸦片战争谈判很奇葩 道光帝因此处置两位大员
    道光支持林则徐禁烟,本来是为了银子,没想到这银子还没有弄到手,反被人家打了一顿,羞辱一番。道光心里极为不爽,于是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林则徐身上,批评林则徐“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拏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而生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