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仁宗赵祯为何迟迟都不肯立太子?

   2020-11-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后改名赵曙。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仁宗三子:长杨王昉,次雍王昕,次荆王曦,皆早亡。仁宗在位久无子,乃以(汝南)王第十三子宗实为皇子。仁宗崩,皇子即位,是

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后改名赵曙。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

仁宗三子:长杨王昉,次雍王昕,次荆王曦,皆早亡。仁宗在位久无子,乃以(汝南)王第十三子宗实为皇子。仁宗崩,皇子即位,是为英宗。——《宋史·列传第四·宗室二》

从上面这段简略的记述里,隐隐约约给人的感觉,宋仁宗迟迟不立太子,是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相继早亡,没有皇储可立,最后不得已而立的宗室子侄。但是,既然自己的三个儿子早亡,在宗室子侄中选择太子是早晚的事,宋仁宗为什么拖那么长时间呢?

至和二年(1055)初,46岁的宋仁宗得了一场大病,病的不轻,关于病情史料语焉不详。作为一个万民臣服、拥有四海的皇帝,啥都不缺,缺的就是儿子,若大的家业没人继承,放在谁身上谁不着急上火?所以,揣情度理,此时的宋仁宗他的心病同样很重。

皇帝病成这样,接班人的位子还空着,一旦山陵崩塌了怎么办?宰相文彦博沉不住气了,急不可耐地建议宋仁宗赶快把太子定下来,病中的宋仁宗同意了。叫人想不到的是,都说皇帝金口玉言,可宋仁宗病好了以后,又把立太子的事儿撂下了。

宋仁宗的此举惹急了一个大臣,他就是知谏院范镇。按宋制,谏院是负责规谏讽谕的机构,其长官称为知谏院。所以,范镇认为,关于建储的事儿自己给皇帝提建议正对口。

在嘉祐元年(1056)的五月,范镇理直气壮地给宋仁宗上了一道疏,奋然说道:“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并三次觐见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至于痛哭流涕。宋仁宗也很感动,但就是不松口,并以委婉的语言安慰范镇说:“朕知卿忠,卿言是也。当更俟二三年。”——《宋史纪事本末·英宗之立》

宋仁宗为什么说要等个二三年再立太子呢?他当然有他的心思,嘉祐三年(1058)六月,刚刚就任宰相的韩琦向宋仁宗提了一条建议:“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廟、社稷计?” 宋仁宗回答说:“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就是说,后宫妃子就要有生孩子的了,看看生啥再说。

一句话道出宋仁宗的心思,显然,此时的宋仁宗并不情愿把皇位传给宗室里的其他子侄。而且关键的是,他相信自己还有生育能力,或许苍天见怜,生个儿子也未可知。

但宋仁宗似乎命里注定没儿子的命,后宫生的偏偏是个女儿,按理说,这回他该听大臣们的劝说了吧,可宋仁宗好像并不甘心。这时候,刚刚担任御史中丞的包拯也出来说话了,说的挺严肃:“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夫万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

但是,任凭你怎么上纲上线,宋仁宗好像铁了心了,就是拖着不办。他对包拯这样说道:“徐当议之。”也就是说,等过一段时间再考虑这件事儿吧!一句话把包拯打发了。

如果说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愿把皇位传给宗室子侄的话,他似乎又不置可否,至少没有完全否定,而且非但没有否定,给人的感觉,他似乎也同意在宗室子侄中选定太子这个意见。那宋仁宗究竟怎么想的呢?

嘉祐四年(1059)十一月,发生了一件在一般人看来很平常但对于宋仁宗来说却很不平常的事儿。宋仁宗的堂兄汝南王赵允让死了,这件事使得宋仁宗在建储这个问题上,态度一下子来了个九十度大转弯:不久就确立了宗实为太子。

一个宗室王亲死了,怎么就促使宋仁宗的态度大转弯了呢?这里面当然有说道。在封建时代,一个男人要是没有儿子,往往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解决的办法就是从宗族里过继一个来,这既有门面的问题,也含着防老、承宗的意思。

在这一点上,宋仁宗似乎也没能免俗,宋仁宗当皇帝当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儿子,就于景祐二年(1035)的春天,把汝南王赵允让的儿子,即后来的英宗皇帝宗实,接进宫里当儿子抚养,那时候宗实才四岁。

但过继来的孩子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骨肉,换句话说,你实心实意把他当儿子疼,他能不能真心诚意从骨子里把你当爹待,还不一定。特别是汝南王赵允让威望很高,他的儿子包括这个宗实对他都很敬重、孝顺,有他这个亲爹在那儿,宗实对自己的感情能百分之百的投入吗?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赵允让死了以后,宋仁宗似乎才打消了顾虑,态度来了个大转弯。从这个“大转弯”里,不难看出宋仁宗迟迟不立太子的用心。

 
标签: 太子 赵祯 宋仁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那些没有当上皇帝的太子 历史上那些没有当上皇帝的太子历史上没有
    历史上那些没有当上皇帝的太子 历史上那些没有
    1、西汉。刘荣:汉景帝刘启的闵太子,公元前148年,被控坐侵庙堧垣为宫,景帝征荣11觐见,被带到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责讯临江闵王,刘荣恐惧因而自杀。 2、刘据:汉武帝刘彻的戾太子,在巫蛊之乱中被奸臣迫害,举兵反抗,后来兵变逃亡中自杀。 3、新朝
  • 朱祁钰的儿子当太子了吗 朱祁钰的儿子有没有当太子
    朱祁钰的儿子当太子了吗 朱祁钰的儿子有没有当
    1、朱祁钰的儿子当太子了。2、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1448年8月1日—1453年12月18日),男,汉族,明代宗朱祁钰的独生子,生母为杭皇后。1453年12月18日去世,年仅五岁。3、景泰三年(1452年),明代宗朱祁钰废掉明英宗朱祁镇
  •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没当太子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太子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没当太子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
    1、没儿子。朱祁钰本来是有儿子的,他的儿子朱见济在他做皇帝之前,就已经出生了。当初孙太后和于谦,将朱祁钰扶上皇位的时候,曾经提出过要求,那就是保住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当时朱祁镇在土木堡之战中,被瓦剌人给抓走了,把小儿子朱见深留在了
  • 太子的儿子怎么称呼 太子的儿子如何称呼
    太子的儿子怎么称呼 太子的儿子如何称呼
    1、明朝是封建社会的顶峰,非常注重礼教规矩。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嫡长子是法定的地位继承人。如果是太子的嫡长子,侍从应该称呼为“皇太孙”。其余的庶子,没有授封,应该和其他亲王未封诸子一样,统称为“皇孙”。而太子叫自己的儿子,应该与常人
  • 狸猫换太子是哪个皇帝?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跟北宋的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二人有关。狸猫换太子讲述的是宋真宗在位时,他的妃子刘氏和太监联手,用狸猫换掉了李妃所生的儿子,害得李妃也因此命丧冷宫,而这个被刘妃换走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02-23
  • 大秦帝国韩太子奂是谁?韩太子奂是怎么死的?
    古装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正在热播,剧中演到韩武安侯韩朋出书休了嬴驷的堂姐嬴姜公主,韩王斥责韩朋出此损招必韩与秦交恶,韩王向秦示好,让韩朋和太子奂以韩朋休妻之罪向秦王陪理。那么剧中的太子奂是谁?历史上有这个人吗?韩奂,战国末期韩王安之子,
    12-31 太子
  • 皇太子弘历是怎样仅凭一面就让康熙喜欢上他?
    康熙儿子之多,是清朝皇帝之中子息最多的,儿子数量多,孙子也少不了,接近一百个,政务缠身的康熙只见过不到其中的一半,这也导致很多孙子,从生下来起就没有见过康熙这个爷爷,后来的乾隆,当时的弘历,也是在十二岁的时候才有了第一次得见圣颜的机会,这是
    12-31 康熙弘历
  • 为何说康熙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很失败?
    康熙皇帝生于公元1654年,是顺治皇帝第三个孩子。康熙皇帝因幼年出过天花,所以顺治帝将康熙皇帝选为继承人。公元1661年,虚岁只有八岁的玄烨登基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康熙。那么,康熙执政多少年呢?康熙皇帝在孝庄太后和索尼等大臣的辅佐下,开始上
    12-31 康熙太子
  • 一代女王武则天的儿子为何叫驴头太子?
    武则天为我国唯一的女皇,与他有关的故事不胜枚举,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一个武则天与驴头太子的故事。袁天罡相面后,惊呼武则天是天子。后则天入宫做了唐太宗的小老婆,呼为媚娘。李淳风告诫太宗将来有武姓女子夺李唐天下。太宗不疑此人近在眼前,遍寻之下将一
    12-31 武则天
  • 武则天欲立武氏弟兄为太子 被狄仁杰一句话惊醒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杰立下大功后,武则天亲笔在他身着的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