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被废之后过着怎样的被侮辱生活

   2020-02-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汉书》告诉我们,刘贺(公元前92—前59年)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长子,西汉第九位皇帝。5岁的时候他就继承父位,当上了第二代昌邑王。到了18岁的时候被权臣霍光拥立为帝,但只做了27天的皇帝就被以霍光为首的大臣们废黜了,史书上说他“

《汉书》告诉我们,刘贺(公元前92—前59年)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长子,西汉第九位皇帝。5岁的时候他就继承父位,当上了第二代昌邑王。到了18岁的时候被权臣霍光拥立为帝,但只做了27天的皇帝就被以霍光为首的大臣们废黜了,史书上说他“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到元康三年,汉宣帝发善心,可怜这位废帝,给他封了海昏侯,而此时距刘贺被废已经过去11年。

在这11年里,霍光家族败亡了,但刘贺本人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他回到已被除了国的昌邑,囚禁在昌邑王的故宫中,依靠侮辱性的“两千户汤沐浴”薪资过活,而“汤沐浴”是赏赐给女性和宦官的。

我们看到“大刘记印”这么一个用词十分含糊的私印,很可能就是刘贺在他被囚禁的11年里使用的,毕竟这枚印的发现位置没有在刘贺的腰部,而是在内棺外,他腰部佩戴的正是“刘贺”印。即使是食邑四千户的海昏侯,刘贺过得也不安稳,不久他又因为“谤议政事”的罪名而被削为不足为外人道的千户侯。

史书也告诉我们,刘贺本人身体羸弱,似有风湿病,所以常常和药罐子打交道,考古专家在海昏侯墓里发现了不少药用器具和简牍书写的药方,也能互相印证。正是由于他身体本来就不好,被废黜后又回到湿热和瘴气横行的老家,加之过度郁郁寡欢,因此,刘贺在32岁的时候就因病早逝了。

从昌邑王到皇帝再到废帝,最后封侯得以善终,刘贺的一生是极具戏剧性的,而且他的墓葬也极具研究价值,因为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能获得如此评价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埋在自己的封地内;保存得比较完好;由于政治问题而不被恩准越制。而能同时满足这三者的列侯墓少之又少,到目前为止,西汉一代我们能确定为列侯墓的只有20座,可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西汉一代大致有三种侯:宗室血缘下数量庞大的王子侯、功臣侯和以外戚为主体的恩泽侯,汉初始封侯时就封了425人,而惠帝时也有100多人因功封侯,据不完全统计,西汉一代拥有列侯身份的就达到1500人以上,但是为什么列侯墓这么少呢?

除了人为破坏等原因,列侯本身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是因为在朝中做官,得到天子恩准,被允许僭越列侯之制;有的是到诸侯国内部去做官,因此埋葬时“入乡随俗”,不依列侯葬制,比如马王堆的一号墓——辛追墓,它是按照楚国的葬制来下葬的,也就是墓室呈盒状,陪葬品和棺都是自上而下放入不同的槨室之中,彼此空间是封闭的,和汉制有很大不同。

另外,列侯与列侯之间的差别也非常大,比如说代侯才食邑600户,而汉武帝时,丞相封侯往往达千户以上,列侯们由于身份和财富的不同,墓葬自然也有所差异。除此之外,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有关西汉的葬律极少,传世文献很多都是东汉经学家依据东汉的制度来注释的,所以真正的西汉列侯葬制是什么样,在海昏侯墓之前我们并不清楚。

2006年湖北云梦出土了一些竹简,其中有5根是关于西汉葬律的,记载的恰巧是有关列侯葬制的内容,它反映的是文景时候的葬制,关于殓服、棺椁、墓地、祠堂等方面。经学者研究,文景之时并没有出台过关于葬制的律令,因此就推断它大概是高祖和惠帝时由大儒叔孙通制定的。可文景之时到刘贺下葬的神爵三年(前59年)过了大约一百年,而且中间隔了个汉武帝,在汉武帝时,西汉的很多制度有所变动。

据著名的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研究,汉代墓葬体制发生过两次大的变化:首先是由战国的墓室格状化到汉武帝时呈居室化和宅院化,到了西汉晚期又发生变化,转向了石室墓和砖室。

 
标签: 刘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昌邑王刘贺 当了二十七天的短命天子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癸未日,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中,这位大汉天子生前也没有留下个一男半女,大汉王朝面临着皇位空缺的局面。汉昭帝的父亲就是汉武大帝,汉武帝一生有六个儿子,长子是太子刘据,征和二年的巫蛊事件之中,刘
    12-29 刘贺
  • 江西汉墓墓主或是废帝刘贺 已出土10余吨铜钱
    新华网南昌11月4日电 历时5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万余件,墓主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日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
  • 西汉海昏侯刘贺“在位27天坏事做尽”?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张建斌随着海昏侯墓挖掘的深入,人们都在期待更多的科学成果。专家们根据信息判断,墓主有可能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在谜底揭破之前,我们不妨探究一下这位身世奇异的海昏侯的真实面目。刘贺?谁啊?历史上,他既被封过列侯,又做过诸
  • 揭秘西汉王朝刘贺被废后过着怎样的侮辱性生活
    海昏侯墓自发掘以来引起全国上下的轰动,可谓盛况空前,但是海昏侯墓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它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一万余件(套)精美文物,而是还原了西汉列侯墓的葬制问题。刘贺其人其事,信先生说,通常解决历史时期的考古问题,要依据三方面的材料:出土文献、
    12-17 西汉刘贺
  • 刘贺死后即位的皇帝是谁?
    刘贺干过哪些荒唐事刘贺做皇帝的时间,短到只有二十几天,但在这二十几天中,刘贺却干了近千件荒唐的事情。众臣觉得刘贺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皇帝,就把他废掉了,另立别的人为皇帝。刘贺被废后,依然还干着荒唐的事情。刘贺在做昌邑王的时候,也干了不少的荒唐事
    12-16 刘贺
  • 考古新发现 海昏侯墓主人乃汉废帝刘贺
    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成为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汉废帝。被废后,先贬山东昌邑,再贬江西海昏,一生经历帝、王、侯的跌宕。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专家确认,海昏
  • 汉废帝刘贺登基27天被废背后的政治博弈
    2011年3月,经群众“有盗墓贼”的举报,位于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地,露出了它神秘的面纱。随着墓中文物的大量出现,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被怀疑是此墓的主人。由此,海昏侯刘贺的传奇经历也再次成为世人口中的焦点话题。刘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
  • 刘贺被废黜并非荒淫无道 触怒霍光或是真正原因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3月2日在京宣布,根据最新的发掘成果,专家组已确认海昏侯墓主墓墓主身份为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刘贺一生经历王、帝、庶民、侯四种身份,在位仅27天,汉书记载他有1127件荒唐事,因“行昏乱,恐
    12-11 霍光刘贺
  • 霍光是如何废掉皇帝刘贺的?又怎样团结大臣的
    麦太对麦兜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不听话。后来他死掉了。”我总觉得,这个故事后面藏着一些更隐秘的深意。本来没有关系的两句话,当你赋与因果关系之后,就成了一个恐怖小说。说不定这说的就是霍光与昌邑王之间的故事呢。昭帝崩时,没有子嗣。武帝六
    12-10 霍光刘贺
  • 海昏侯刘贺:当皇帝27天劣迹累累 却炒红“尚书
    2015年以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而墓主人身份到底是不是西汉史上那位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呢?目前尚不能确定。可以确定的是,第一代海昏侯是刘贺,是史书赞为“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之孙。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