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鸿门宴 五位王爷因此丢掉性命!

   2020-09-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魏晋南北朝后期,历史上曾发生过一起著名的鸿门宴,在这场鸿门宴中,赴宴者杨坚成功破局,剪除政敌成功上位。正当一代雄主北周武帝宇文邕将眼光瞄准塞北江南,雄心勃勃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实现天下一统之时,突然病殁在北伐突厥的路上。即位的北周宣帝宇文赟不

在魏晋南北朝后期,历史上曾发生过一起著名的鸿门宴,在这场鸿门宴中,赴宴者杨坚成功破局,剪除政敌成功上位。

正当一代雄主北周武帝宇文邕将眼光瞄准塞北江南,雄心勃勃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实现天下一统之时,突然病殁在北伐突厥的路上。即位的北周宣帝宇文赟不但全无父祖两代的雄才,而且荒淫暴虐,在位不满两年即驾崩,其岳丈杨坚以丞相和外戚的身份攫取内外大权,控制局面,隐隐然有篡位之局。

在此情况下,不甘心任人宰割的五王(宇文泰的五个儿子,分别为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决定铤而走险,邀请杨坚赴宴,准备伺机将其刺杀,夺回属于宇文家的江山。

这,是一场摆明了的鸿门宴!

杨坚明知山有虎,却仍然决定赴这场注定要充满刀光剑影,甚至可能付出性命的饭局。他的理由简单又充分:五人早被我砍去了鳞爪,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北周五王回到京城立成笼中鸟,消息传出,天下鼎沸,杨坚篡位之势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立刻有东边的尉迟迥(宇文泰外甥)、北边的尉迟勤(尉迟迥侄子)、西边的王谦、司马消难(皇帝的岳父)等北周的重臣贵戚起兵反抗,转眼间数十万反对大军此起彼伏,震撼全国,这便是史书上说的“三方构难”。在这种外有强兵反抗内有宗室觊觎的情况下,杨坚依然决定赴这场鸿门宴,可见其人胆色也非一般人所能及!

饭局选在五王中最年长的赵王宇文招府上举行。按照鸿门宴的一般流程,请客吃饭的一方应该事先安排一个剑术高超的“项庄”,待到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出来舞剑助兴,借机将目标“沛公”刺死在席间,随之一声令下,后堂埋伏的五百刀斧手蜂拥而出,乱砍乱杀,将“沛公”左右全部诛杀。

可惜以宇文招为首的五王显然不具备父兄的好手段,“项庄”人选居然没有事先安排,情急之下,宇文招决定亲自担任这个角色。几番觥筹交错之后,宇文招端着个瓜盘殷勤地请杨坚吃瓜,其间,刺瓜的小刀就在杨坚喉咙间闪躲,但宇文招摆弄了几次,就是没有胆气刺下去……

摆宴者忘了安排“项庄”的角色,赴宴者却早已带上了自己忠实的“樊哙”。眼见事情不对劲儿,杨坚的“樊哙”元胄(北魏宗室后裔,曾在齐王宇文宪手下效力)挺身而出,扣刀上前对杨坚大声道:“相府有事,不可久留。”

赵王一看,大为不悦,呵斥道:“我跟丞相谈事,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还不退下!”元胄不仅没有退下,反倒怒目圆睁地盯着赵王。赵王与他四目相对,气势立衰,犹豫了一下,第一次发出暗号的时机就此错过。

眼见“樊哙”突然闯入坏事,赵王知道再也不能迟疑了,于是假装醉酒呕吐,想趁机离开座位到后堂去跟埋伏的刀斧手下令,让他们动手,但元胄伸出一只手将“烂醉如泥”的赵王扶回座上坐好,然后亮亮腰间的佩刀将其紧紧“护卫”住。

赵王“吐”了数次,数次被元胄用腰刀“请回”座上。眼见事情就要被这个突然杀出的程咬金败坏,醉得“几乎不省人事”的赵王又发酒疯说喉咙干渴,要元胄到厨房取些水来给他喝,但元胄像耳聋一般动都不动。

事情的转机随之出现,五王中的滕王最后赶到,按照礼数,杨坚要起身下阶去迎接。元胄趁机走到杨坚身边小声警告:“事势大异,还是赶快回去吧。”杨坚不以为然道:“他们手中又没有兵马,能有什么作为?”元胄大为焦急:“兵马本来就是宇文家的,如果我们被他们先下手干掉了,那就什么都完了。我不是怕死,而是怕死在这里于大事无益!”

杨坚居然还不醒悟,迎接了滕王之后又回到座位上坐好,继续拼酒。一直警觉着的元胄又隐隐听到内庭有磨刀穿甲的声音,知道再也不能耽搁了,于是立刻上前大声对杨坚道:“丞相府上事务繁忙,怎能在此消磨太久?”然后不由分说架起杨坚就往外跑。

宇文招急了,从座位上起身就追,但是情急之中他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他本可发出暗号让卫士尽出,追上杨坚乱刀将其剁成肉酱,但是他居然亲自跑去追,追到房门口的时候又被执刀的元胄挡住,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坚溜到大门口。

时机错失,已无法挽回,空留悔恨!

这场鸿门宴的最终结果是,“沛公”跑了,而摆下这场饭局的人即将要为此付出代价!

刺杀失败的北周五王,隔天就被手握大权的杨坚以各种稀奇古怪的罪名逮捕,随之被悉数杀掉,不久“北周”这个国号就不复存在。杨坚在数月间平定“三方构难”后,逼令八岁的周静帝“禅让”皇位给他,将国号由“周”改作“隋”,然后统一北方,轻松消灭南方陈氏小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功业的完成者。

历史总在毫厘之间发生转折,如果当时宇文招能够保持冷静,或许历史就会重新改写。

 
标签: 鸿门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从鸿门宴到四面楚歌短短四年项羽经历了什么
    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从鸿门宴上项羽的失策,看其失败。揭秘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一败涂地?从鸿门宴看项羽为何会输先说项羽,宴会开始,要杀的人来了,放在自家案板上的肉却飞了。指挥决策不坚定,听从项伯劝说,没有完全执行范增的建议
  • 鸿门宴上酒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
    司马迁将这次宴会上的刀光剑影,唇枪舌剑,描写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司马迁的春秋之笔,却很少着墨这次宴会上的美食,这让许多人抱憾不已。其实,《史记》虽然对《鸿门宴》的珍馐美味着墨不多,但是,人们还是可以看到“鸿门宴”这次千古饭局上美
    12-27 鸿门宴
  • 史上最著名的鸿门宴吃的是什么?为谁而设宴
    历史上“鸿门宴”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宴,也被称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其实,“鸿门宴”是公元前206年在秦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具有历史性的宴会,赴宴主角是当时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最高级别领导人,也就是两支抗击秦军的领袖人物,一位是楚霸王项羽
    12-24 鸿门宴
  • 项庄舞剑 意有沛公:鸿门宴为何是如此结局?
    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首霸王别姬,唱得山河为之动摇,世人不禁为霸王项羽的凄凉结局而悲恸。很多人更是认为,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边的结局是他在鸿门宴上的心慈手软造成的。如若当初鸿门宴上,霸
  • 告诉你真实的鸿门宴 霸王项羽被抹黑了几千年!
    鸿门宴是《史记》名篇,司马迁依据史料以及传闻,妙笔生花,为后世留下了久永流传的历史事迹。直到今天,“鸿门宴”已经成为汉语中的固定词汇,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引起无数后人讨论。鸿门宴最详细记述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而在《高祖本纪》、《留侯世家》
  • 项伯简介 鸿门宴中保护刘邦而被封为射阳侯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避。项梁起事,后立怀王,项伯为左尹。楚军北救赵,随项羽一起北上。后又随项羽进入关中。曾在鸿门宴中保
  • 揭秘楚汉争霸鸿门宴疑云 项羽到底生刘邦什么气
    许多人印象中的鸿门宴,是一个充满杀机、布满陷阱的一个局,是项羽为了在饭桌上解决刘邦而设的一个圈套。更有甚者,还危言耸听,称其为史上最危险的一次饭局。其实,真正的鸿门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险。这顿饭基本上还是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只是范增
  • 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论“鸿门宴”斗争谁输谁赢
    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可谓是张良的最大对手,二人在智谋上也不相上下,只可惜项羽用人无方,再加上项羽除了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了,而
  • 假如鸿门宴上杀死刘邦 项羽能够一统天下吗?
    项羽为何会失败,刘邦为何获胜?刘邦尽管有天子之志,但在鸿门宴中处处示弱,竭力让项羽相信自己的理想只是一方诸侯。项羽的抱负是回到春秋时代,做诸侯中的霸王,因此,只要刘邦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就允许刘邦有生存的空间,基于此放走了刘邦。项羽出身贵族,
  • 鸿门宴中项伯为何傻到向敌人刘邦通风报信?
    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侄子于不顾?范增“素好奇计”,为什么范增的“奇计”却不为项羽所用?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以至于弄得自己最后一败涂地,无可挽回?按正常的逻辑,鸿门宴是不可思议的。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