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坑”是活埋吗?

   2020-04-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坑”的事件,可是历史书几乎都没有对“坑”的具体含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现代一般流行的说法是,“坑”就是“活埋”(比如林剑鸣《秦汉史》),可是比较权威的中国史着作比如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点明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坑”的事件,可是历史书几乎都没有对“坑”的具体含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现代一般流行的说法是,“坑”就是“活埋”(比如林剑鸣《秦汉史》),可是比较权威的中国史着作比如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点明“坑儒”是活埋,但长平之战只说“坑杀”)、吕思勉的《秦汉史》等只是引用古代史书上的“坑”或者“坑杀”的词句,并不加以解释。也有的历史书只是对“活埋”表示怀疑,但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比如英国学者崔瑞德、鲁惟一编撰的《剑桥中国史·秦汉史》。

那么,“坑”究竟是什么样的事件?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杀人方式?

“坑”并非秦所独有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坑”事件,当属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在长平大战获胜后,将40万赵国战俘“尽坑杀”。而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印象,不外乎他曾经“焚书坑儒”。

那么“坑”是秦国特有的野蛮行径吗?好像也不是。公元前206年,出生原楚国的项羽率军在新安击败秦军主力后,将20万秦军战俘“坑杀”。第二年在攻克襄城后又将守军战俘“坑杀”。

再仔细搜检一下古籍,仅仅从俗称“廿五史”的历代正史及《资治通鉴》来统计的话,就会发现中国历代几乎没有哪一代没有“坑”的事件。

略微举一些着名的事例:《后汉书·袁绍传》记载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军在官渡决战,曹操险胜,将一支被迫投降的袁军部队“尽坑之”。《晋书·载记》所记载的十六国大乱时期,有关“坑”的记载不胜枚举。如310年石勒攻晋冠军将军梁巨于武德,“坑降卒万余”。317年前赵刘聪/">刘聪镇压平阳贵族,“坑士众万五千余人,平阳街巷为之空”。320年石虎击败前赵刘曜,“坑士卒一万六千”。321年石勒“坑”晋军曹嶷部的降卒3万人。349年石虎死后,几个儿子争夺帝位,石冲战败,石虎“坑其士卒三万余人”。《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唐太宗征高丽时,“收靺鞨三千三百,尽坑之”。

“坑”并非刑罚

很多中国法制史着作都将“坑”列为秦代的刑罚种类。按照今天的法律常识,刑罚应该是指审判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剥夺犯罪人某种权益的强制方法。那么回溯到古代,刑罚至少也应该具有针对罪犯适用、由审判机关依照一定审判程序来适用的特点。根据《史记》,只有“坑儒”事件大致符合这个定义。

公元前212年,为秦始皇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方士侯生和卢生私下议论,说秦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贪於权势”,没办法为他制造“仙药”,两个人就开小差逃走了。秦始皇听说这两人逃亡后大怒,说:“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下令将在咸阳的方士、儒生全部抓起来审问,防止这些人多嘴多舌,“或为訞言以乱黔首”。这些方士、儒生为自己辩解时都试图将罪名推到别人头上去,彼此牵连,结果确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从这个案例来看,被害的方士和儒生至少是“犯禁者”,可以视为“罪犯”,对他们施行的“阬”可以视为是一种刑罚。

但是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实际上施行了两次“坑”,除了公元前212年“坑儒”外,在公元前227年秦军攻陷赵国首都邯郸后,秦王下令将当年曾歧视欺侮过他那侨居邯郸的父母的邻舍们“皆坑之”,这些受害人难以称为罪犯。而且在这之前,白起所坑杀的40万赵国士卒,更不能用“罪犯”来形容。因此将“坑”列为秦国及秦代的一种刑罚,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

延伸而言之,秦以后发生的几十起“坑”的事件,绝大多数受害者都是无辜的百姓、战俘,也根本和罪犯挨不上。事实上在史籍里唯一可以认定“坑”的是罪犯的,是清初着名清官于成龙的一则故事。《清史稿·于成龙传》载,康熙初年,于成龙担任湖广黄冈同知,同知衙门位于岐亭。岐亭当地一直“多盗”,“白昼行劫,莫敢谁何”。于成龙伪装成一个乞丐,混入一个贼窝十几天,搞清了这帮强盗的基本情况,然后带了衙役包围贼窝,捕获强盗,审讯结案后“骈缚坑之”(按照明清法律,强盗“得财皆斩”,这批强盗确实都是死罪)。其他的强盗听说了,都逃离了黄冈。

“坑”主要不是活埋

上面所引于成龙将强盗们“骈缚坑之”,“骈缚”就是将罪犯并排捆绑的意思,接下去的“坑之”,可以推想是将这些罪犯活埋的意思。但是,从各种史籍有关“坑”事件的记载来分析,“坑”主要不是活埋。

首先,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国法律,有专门针对活埋的称呼,叫做“生埋”。见于竹简的法律解释里,说对于患有麻风病的死刑罪犯,要将其“生定杀”于河流,或将其“生埋”。很明显是为了防止麻风病的病原体经由刑具传播。后世史籍一般仍然将活埋称“生埋”或“生瘗”,唐以后史籍才有以“坑”来表示活埋的事例。比如《旧唐书·颜真卿传》提到,李怀光叛军将颜真卿扣押,当他的面挖坑,号称要“坑颜”,这应该也是威胁要活埋的意思。

其次,史籍记载中包含大屠杀意义的“坑”,动辄成千上万,如果是活埋的话,在技术操作上很不容易。埋一个人大约要两个立方米左右体积的泥土,而按照当代的劳动定额,一个壮劳力一个工作日是两立方米土方。要开挖一个能够活埋成百上千人的大坑,需要开挖的土方量很大,要有大量的劳动力,耗费很多工时。如果由受害人自己挖坑,那么挖土的工具就很有可能成为受害人拼死一博的武器。在冷兵器时代,武器与工具的杀伤力指数同属一个数量级,需要在旁看押的兵力也就相当可观。而史籍记载的“坑”的事例,往往都是仓促之间进行,一夜之间就能够完成,因此活埋的可能性不大。

再次,从史籍透露的信息来看,很多“坑”很明显不是活埋。比如很多记载都是“坑”与“杀”、“斩”连用,说明是使用兵器的屠杀。

最后,实际上史籍的很多记载,明确表示受害者的尸体非但不在土层之下,反而是堆积在地面上的。比如《资治通鉴》记载,公元193年曹操为父复仇,攻灭徐州军阀陶谦,屠灭三县,“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显然是将受害者的尸体扔进泗水河堆积成坝。又载:十六国混战时期,401年后秦政权长期围攻后凉吕隆占据的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城内缺粮,但吕隆不准百姓出城,将企图逃出城的百姓“尽坑之,于是积尸盈于衢路”。显然是将受害人的尸体堆积在路口恐吓百姓。

在后人的想象中,很容易将史籍中的“坑”字望文生义理解为“挖坑活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秦始皇什么朝代 秦始皇的简介
    秦始皇什么朝代 秦始皇的简介
    1、秦始皇是秦朝人。2、秦始皇指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家、改革家,他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也是秦朝的君主。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3、秦始皇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
  • 秦始皇是否修过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
    10-14
  • 秦始皇是秦国第几代王呀 秦国什么时候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是秦国第几代王呀 秦国什么时候统一了六
    1、秦始皇是秦国第六代君王。秦国第一代称王的为秦惠文王赢驷,下列依次为秦武烈(悼)王赢荡、秦昭襄王赢稷、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赢异人、秦始皇嬴政。2、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继承王位,时年十三岁。前238年,平定长信侯
  • 秦始皇之前秦国有哪些君王呀 秦始皇的简介
    秦始皇之前秦国有哪些君王呀 秦始皇的简介
    1、有:秦惠王赢驷、秦武王赢荡、秦昭襄王赢稷、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赢异人五位君王。2、秦国第一代称王的为秦惠王赢驷,下列依次为秦武王赢荡、秦昭襄王赢稷、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赢异人、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王赢婴。从秦惠王称王到灭亡,立
  • 秦穆公是秦始皇什么人 秦穆公是秦始皇的啥呢
    秦穆公是秦始皇什么人 秦穆公是秦始皇的啥呢
    1、秦穆公是秦始皇的祖先。2、秦惠文王前后,中原大大小小的国家诸侯,都自封为王了。历史事件有 徐州相王,五国相王。所谓相王,就是诸侯之间会盟,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在诸侯称王之前,只有周天子是王,诸侯名义上还是周天子的臣子。所以诸侯即使是尊称
  • 秦始皇初设的秦36郡不包括 秦始皇除了设立的36郡还有哪些郡
    秦始皇初设的秦36郡不包括 秦始皇除了设立的36
    1、秦设岭南三郡不包括在秦最初建立的三十六郡之内。2、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洪亮吉和全祖望等已做过严谨考证,比较可信。因为三十六郡最南的二郡是长沙郡和九江郡,其南边辖境在今湖南永州、郴州、江西南康一线,都没有越过五岭。岭南置三郡后,由南海尉统
  • 秦始皇秦桧都姓秦对还是错为什么 秦始皇秦桧的简介
    秦始皇秦桧都姓秦对还是错为什么 秦始皇秦桧的
    1、秦始皇,秦桧都姓秦是错误的。秦始皇姓嬴,秦桧姓秦。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
  • 秦始皇下一个皇帝是谁 秦始皇下一任皇帝是谁
    秦始皇下一个皇帝是谁 秦始皇下一任皇帝是谁
    1、秦始皇下一代皇帝是胡亥,姓嬴,也称二世皇帝,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胡亥是扶苏的弟弟,当年秦始皇死后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成为了秦朝的第二位皇帝。胡亥继位以后,国家大权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由赵高掌握实权。2、胡亥被赵高教育成了一个做
  • 曹操和秦始皇哪个年代在前面 曹操和秦始皇哪个年代在前面一点
    曹操和秦始皇哪个年代在前面 曹操和秦始皇哪个
    1、秦国在前,三国在后。我国主要朝代先后顺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秦国,后秦国被项羽所灭,刘邦又灭了项羽,建立了汉,史称西汉。2、后来王莽篡政,光武帝刘秀灭了王莽又重新建立了汉朝,史称
  • 为什么秦始皇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秦始皇时期的变法吗
    为什么秦始皇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秦始皇时期的
    1、商鞅变法不是秦始皇时期的变法。2、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