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留良是怎样的人 吕留良是怎样被牵进文字狱的

   2020-12-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吕留良,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在江浙一带极有名声,是受人尊敬的大儒。明清之际是两个分属于不同种族的朝代更迭之际,因而那个时候的朝代更迭远比同族改朝换代要来的惨烈。涉及到这个时期的文人,不是自缢殉节,就是投降清朝,当然还有第三个

吕留良,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在江浙一带极有名声,是受人尊敬的大儒。明清之际是两个分属于不同种族的朝代更迭之际,因而那个时候的朝代更迭远比同族改朝换代要来的惨烈。涉及到这个时期的文人,不是自缢殉节,就是投降清朝,当然还有第三个结局,那就是被清朝惨烈杀害。而这第三种结局的来源,最为悲惨的便是受后世诟病谩骂的文字狱。

文字狱历来都有,但是以清朝为最。清朝的文字狱是满清朝廷,为了加强自身统治,削弱汉族书生民族气节,加深其奴性的一种冤狱。统治者们从书本和言论中摘取一些涉及“反清复明”的字句,罗织成罪,不仅著书人自己会受到残酷对待,严重的人甚至还会涉及到自己的亲属、朋友、门生。

清朝从顺治帝入主中原开始,一直到清乾隆时期,四朝皆有文字狱的存在,特别是雍正朝和乾隆朝文字狱之罪,涉及汉族读书人之广,骇人听闻。闻名后世的便有?谢济世案、陆生楠案、曾静、吕留良案、屈大均案、“清风不识字”案、王锡侯《字贯》案、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

通过这些惨烈的案件,清朝统治者加强了自身的皇权统治,禁锢了汉族读书人思想,成为了“顺民”。结局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好的不能再好,但是其中的血腥过程却让人生寒,本文所讲的吕留良,便是这些惨烈案件的主角之一。

雍正六年,曾静、吕留良案发生,吕氏一家包括已经死亡的吕留良被牵涉其中。事情的开始,起源于吕留良一个叫曾静的学生。曾静在早先听吕留良讲学的时候,深受吕留良民族大义激励,遂在后来开始参与反清的谋划中。

曾静连同自己的学生好友等,找到当时的川陕总督岳钟琪,希望他能起兵反清。岳钟琪是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后裔,因此曾静找上他,希望他能延续先祖的大义。当时的清朝统治已经稳定,仅凭自己一人起兵反清,那简直就是找死的事情,因此岳钟琪当即将曾静等人拿下,并即刻向雍正上书。声泪俱下的表明自己没有这个心思,奏疏中是这样写的:“且谓臣系宋武穆王岳飞后裔、今握重兵、居要地、当乘时反叛、为宋明复仇等语、臣不敢卒读、亦不忍详阅、惟有心摧目裂、发上冲冠、恨不立取逆兽夏靓烹食其肉。”

曾静被逮捕归狱,并且接受审问,但是最后罪责却安在了已经死去多年的吕留良身上,“吕留良生于浙省人文之乡、读书学问初非曾静山野穷僻寞顽无知者比、且曾静止讥及于朕躬、而吕留良则上诬圣祖皇考之盛德、曾静之谤讪由于误听流言、而吕留良则自出胸臆造作妖妄、是吕留良之罪大恶极诚有较曾静为倍甚者也”。而作为事情的主谋曾静却出乎意料的被雍正给放了,而且还言明:“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究诛戮。”

这样一番审问下,最后的结局是吕留良、吕葆中父子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吕毅中斩立决;吕留良诸孙发遣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家产悉数没收。吕留良学生严鸿逵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其孙发遣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学生沈在宽斩立决;黄补庵(已死)嫡属照议治罪;刊印、收藏吕留良著作的车鼎丰等四人判斩监候,另二人同妻子流放三千里外,还有十数人受杖责。雍正帝命人将曾静的供词和忏悔集成《大义觉迷录》,将此书刊印成册,发放全国各省官员阅读,作为一个政治宣传材料。

主谋者被放,死去多年的吕留良和吕家却被拉出来背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吕留良的名气远远高于曾静。雍正帝玩这么一手,实际上就是想要用这个惨烈的大案,给当时内心还有反清想法的读书人一个警告。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确很大程度的约束了当时的汉族文人。

吕留良是明清之际的学者,极富才情,同时也具备很高的民族气节,虽然犯过小错(曾参加顺治十年的科举),但是大义是有的。这样的人值得后世人尊重学习,而他和他亲属的结局,也值得我们同情。

 
标签: 文字狱 吕留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曹操多疑症:被曹操文字狱杀死的六个三国奇才
    曹操有一句遗臭万年的格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不让人负自己,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先下手除去,但是做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不能没理由的乱杀人,于是便有了曹操用文字狱杀人的故事。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
  • 他是清朝最会搞文字狱的皇帝 却也毁了一个王朝
    说到文字狱,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清朝,清朝搞文字狱最牛的皇帝,公认的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人,书本一翻,人头落地。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皇帝,同样是搞文字狱的高手,前面几位皇帝的文字狱,后世骂声一片;但是这位皇帝,却把文字狱搞出了新模式
  • 文字狱是哪个朝代 一般每个朝代都会有
    文字狱是哪个朝代,可能有些历史小白对文字狱不是很清楚,其实它就是对那些文人的一种冤狱,然而像这种情况历代都出现过,特别是在清朝特别广泛。下面就让奇趣探索的小编来详细介绍下文字狱吧,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文字狱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据记载,
    12-23 文字狱
  • 道光皇帝搞“文字狱”的妙招
    可以使文字成狱,却不能让文人成名,不但不能让文人成名,而且可使之无比羞愧,使之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可以搞文字狱,却不能让文人在书上记录皇上搞文字狱。要达到这双赢效果,有什么办法吗?大臣们纷纷上谏疏举报,左右非君,动辄得咎,弄得道光很闹心。
  • 朱元璋文字狱之谜 朱元璋时代的文字狱有多可怕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接连不断地出现了文字狱。官员和士生的文章一不小心就出了问题,因为朱元璋常常怀疑他们在文章中讥讪自己。文字狱的血腥味,使大批文人学士吓得胆战心惊。人们认为文字狱是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士人特别猜忌所造成的,是文化专制的
  • 乾隆年间后期停止了文字狱 因已经达到了目的
    文字狱的消失和它的兴起一样猝然。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国的封疆大吏在皇帝的一再鞭打下,集体陷入了亢奋乃至疯狂状态。他们放下日常工作,昼夜不息地审查着帝国内所有的汉字,而皇帝却在这个时候不动声色地转向了。这年年初,河南光州祝万青被人
  • 文字狱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元朝有没有文字狱
    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案件,在清朝达到顶峰,那么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文字狱在春秋、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都有记载。鲁襄公二十五年齐相崔杼杀了国君齐庄王,史官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却招来杀身之祸。西汉的杨恽因《报孙会宗书》被皇上以大逆不
  • 雍正 乾隆兴起的文字狱就是为了皇帝的政权吗
    雍正、乾隆时期文字狱兴起,吕留良等一代大儒及其家族都是受害者;因与政治走得太近,明清大族长洲申氏,太仓王氏,海宁陈氏、查氏,都在政治斗争中不断被绞杀,即使被传为美谈的“杯酒释兵权”也是以皇帝武力为后盾,并非哥们义气的结果。不过,真正造成士族
  • 明君皇帝乾隆 当权64年竟发动文字狱130多次
    乾隆死了,但中国的文字冤案并未随他而消亡。回首中国文人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艰难与险恶。乾隆作为承业皇帝,算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他手下的盛世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其父雍正。可父子二人相比,儿子的威名远在老子之上。同样的酷治江山,父子二人“酷”
  • 清初四大文字狱之一 康熙年间一柱楼冤案
    一柱楼是徐述夔的私人读书楼。据史书记载,楼当中立有一块柱子,各梁分架在这个柱子上,层楼悬空,整座楼就像一把伞。因为柱子的特色,取名“一柱楼”。楼梯筑建在楼外,一柱楼与回楼下三面均环设廊庑,天井里种植梅树,堆砌湖石。这座建筑又与一柱楼诗有怎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