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轶事 皇帝司马昱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2020-06-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多年,很了解桓温的手段和野心。在位前后不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

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多年,很了解桓温的手段和野心。在位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司马昱一切听命于桓温,即便这样,还整日战战兢兢,生怕步了前任司马奕的后尘,被桓温废掉。桓温见他如此懦弱,也没把他当回事,在外另设朝廷,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咸安二年(372年)七月,终日提心吊胆的司马昱得了重病,自知不久人世,宣布立十一岁的儿子司马昌明为太子,并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以大司马桓温入朝辅政。当时,桓温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对司马昱的召唤不理不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授权桓温可以依据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例摄政。

司马昱认为,他死后,桓温篡位是迟早的事,到时儿子司马昌明年幼,又没有威望,必然会遭到桓温毒手。由于惧怕桓温,司马昱又在遗诏上写了一句话,“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啥意思呢?说我儿子可辅佐的话,请你辅佐他,若不成器,请你自取天下,面南为君,取而代之。

群臣虽然反对,但拗不过皇帝,皇帝决定的事,谁敢说个不字。司马昱的遗诏正准备发出时,侍中王坦之听说了,非常气愤,他急匆匆赶到皇宫,一把扯过遗诏,当着躺在床上气息奄奄的司马昱的面,将遗诏撕了个粉碎。王坦之一向忠于晋室,见皇帝如此安排后事,这是要把江山社稷给混蛋啊!王坦之用非常举动,表示了对司马昱的不满。一看这情况,司马昱老泪纵横,有气无力地对王坦之说,“上天不保佑大晋,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啊,我都不在乎了,你有啥想不开的?”

这时,王坦之义正言辞地说,“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开创的天下,又有元帝(司马睿)中兴,陛下你有什么权力将天下拱手让人?”一句话堵得司马昱没电了。见大晋还有像王坦之这样忠心耿耿的大臣,司马昱勇气倍增,胆子也大了,于是让王坦之改写遗诏,“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意思是说,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桓温,让桓温像诸葛亮、王导那样竭力辅佐新帝。写完遗诏的当天,司马昱死去,享年五十三岁。

司马昱“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徒有气宇轩昂的外表和远近闻名的声望,并无真才实学,“虽处尊位,拱默守道而已,常惧废黜”,拿权臣桓温一点办法没有。一遇到难题,就哇哇大哭,泣下沾襟。因为他“虽神识恬畅,而无济世大略,故谢安称为惠帝之流,清谈差胜耳。沙门支道林尝言会岙有远体而无远神。谢灵运迹其行事,亦以为赧献之辈云”,对他评价很低。

 
标签: 篡位 晋朝 东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元帝刘劭简介 刘劭弑父篡位在位三月遭处斩
    刘劭(约426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字休远,刘义隆长子,母为皇后袁齐妫。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因巫蛊之事,刘义隆欲废太子,刘劭知道之后,遂与其弟刘浚共谋,率兵夜闯皇宫,将其父杀害,自立为皇帝,史称“宋元帝”,
  • 雍正怎么当上皇帝的?雍正是继位还是篡位
    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关于雍正这位皇帝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一直都是清朝的疑案之一,尤其是雍正的继位疑案和雍正的死因疑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雍正的继位疑案,看看雍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关于雍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他受康熙
    12-26 雍正篡位
  • 杨坚是他靠山曾打遍天下无敌手 与杨广弑父篡位
    杨素跻身历史舞台,最初凭的是以武人身份立下军功。作为大将,他的统兵作战方法十分独特残忍,每次大战前都要在军中借故找一些犯错的士兵出阵斩首,多者百余人,少者也不下十几个。杨素却能做到眉头都不皱一下,而他这样做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鼓舞士气。两军对阵
  • 因果循环:历史上那些篡位“明君”的悲惨下场
    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历朝历代出现了许多篡位的明君!但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一个个篡位明君基本上没有善始善忠的,往往是篡位的手段越残忍,其下场就越悲惨,历史在冥冥之中自有他的逻辑与宿命!秦皇后,历史上第一个靠篡位坐上皇帝宝座的人就是王莽
    12-24 明君篡位
  • 揭秘暴君隋炀帝杨广是否真的弑父篡位?
    隋炀帝名叫杨广,是隋文帝的第二子。按照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选任习惯,本不该是他来继承皇位的,但杨广却在隋文帝死后,君临天下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是他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毁掉了兄长杨勇,篡权为君的。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
  • 南朝宋元帝刘劭弑父篡位的最后结果如何?
    宋元帝刘劭是南朝宋第四位皇帝。宋元帝刘劭小时候很聪明,很得宋文帝刘义隆的喜爱。刘义隆将其册封为太子。刘劭在担任太子期间,为刘义隆出谋划策,在朝廷上有很高的威望。刘劭身边招揽了一批文官武将,这些人成为了刘劭的亲信。宋元帝刘劭画像宋元帝刘劭在对
    12-19 篡位
  • 北魏将军朱荣篡位始末 如何杀死胡太后和小皇帝
    北魏胡太后再次听政以后,宠信小人,政务荒废,恩德不施,威信不立,结果国内盗贼四起,朝廷控制的疆域一天比一天小。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二月,北魏孝明帝元诩突然去世,胡太后立皇女为帝。过了几天,又立前临洮王元宝晖的长子元钊为帝。元钊当时才三
  • 厚厚一部二十四史 权臣历历 篡位自立或抄家灭族
    堂堂一国之母,披散头发,光着双脚,一步一泣,梨花带雨,哀问自己名义上为帝国元首的丈夫:“不能救我一命吗?”而皇帝已经万念俱灰,不置可否,只说句“我也不知能活到什么时候”,千般无奈,万种委屈,皆在一言之中。最令人鼻酸之处,献帝对同坐的郗虑(臣
    12-16 篡位抄家
  • 雍正篡位考 一条经典谣言的传播路径
    公元1722年12月20日,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已病入膏肓,在他弥留之际,召集了八阿哥允禩等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到龙榻前。注意,这里没有四阿哥胤禛。据官方消息称,康熙传下口谕:“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
    12-15 雍正篡位
  • 唐肃宗李亨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当皇帝算篡位吗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玙,是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为756年—762年。下面就来看下李享简介,了解下这个对平安史之乱至关重要却又只是历史上匆匆过客的唐朝皇帝。李亨的生母杨氏是李隆基的姬妾,皇宫之中姬妾的地位是远远比不上太子妃王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