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富春山居图》

   2020-12-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最近,电影《富春山居图》开始在各大影院上映,故事讲述的是:中国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在即,国际黑市开出天价,日本黑帮、英伦大盗闻风而动。身陷不白之冤的国际特工肖锦汉为证清白重出江湖,暗中执行“孙子兵法”计划;临危受命的中国人保高管林雨

最近,电影《富春山居图》开始在各大影院上映,故事讲述的是:中国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在即,国际黑市开出天价,日本黑帮、英伦大盗闻风而动。身陷不白之冤的国际特工肖锦汉为证清白重出江湖,暗中执行“孙子兵法”计划;临危受命的中国人保高管林雨嫣,护宝遇一波三折,困于多方势力漩涡……生死对决与恩怨情仇,都随《富春山居图》的安然归国,迎来命定结局。电影故事却远比不上《富春山居图》真实的历史来得传奇。

前半生追求身份地位被牵连下狱

《富春山居图》动笔之时便注定是个传奇,因为它是一位在七十岁前从未想当画家的人,八十岁时才动笔绘制的。

幼年的黄公望书读得甚好,与同时代的读书人一样,一心只想参加科举考试进府做官。四十岁之前,他追求的是身份地位,他曾一度被摆在难以想象的乏味官职——杭州官府专收田粮赋税小官上。

改变他人生境遇的不是任何大时代的文化潮流,而是被长官牵连下狱,牢坐了十年。罪名也不如苏东坡令人同情——颇不高尚的贪腐之罪。五十岁黄公望出狱,转身成了道士。其实,他本来并不叫黄公望,他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大痴,又号一峰道人,晚号井西道人。隐居民间长达三十多年,日日摆摊,卖卜为生。绘画只是这位老道人游山玩水、云游四方时自娱自乐的消遣而已。

构思七年足迹遍布富春江两岸

这幅画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壑,越出越奇;重峦叠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如此费时费力,却并不是为自己画的,而是馈赠师弟郑樗的,即那位无用师弟。

黄公望预卜此画命运“终难究其全貌”

《富春山居图》从完成的一刻,精通卜卦的黄公望已预言此画未来命运将“巧取豪夺”。八旬的黄公望业已领悟人生纵有回荡,但无须执着;从起始至死亡终结,一段因缘罢了。

此预言不幸一语成谶。七百年里,这幅画牵动了太多人的悲欢。黄公望在公元1350年于画末落款题跋,“暇日于南楼援笔……兴之所至,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落款那一年是庚寅年,从此有关此图的故事,不断于不同的庚寅年出现转折;而且凡想巧取或豪夺者,正如大痴预言,终难究其全貌矣。

画卷在数百年流传中饱经沧桑。至明成化年间,由沈周收藏。沈周自从得到这件宝贝,就爱不释手,把它挂在墙上,反复欣赏、临摹。看出画上没有名人题跋,沈周便请朋友题跋。一朋友儿子见画画得这么好,就产生歹念把画偷偷卖掉,还愣说画是被人偷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周在画摊上见到了《富春山居图》,兴奋异常,连忙跑回家筹钱买画。当他筹集到钱,返回画摊时,画已经被人买走了。沈周捶胸顿足,放声大哭,可是后悔已经晚矣。千辛万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图》,如今只剩下留在头脑中的记忆了。沈周愣是凭借着记忆,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图》一卷以慰情思。

稀世国宝为殉葬一分为二

被沈周丢失的真迹《富春山居图》犹如石沉大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消息。后来经樊舜、谈志伊,被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收藏。大画家董其昌因生活困难,为此图做了一件关键性的大事,把它典当给富人吴达可,但终生赎不回。《富春山居图》今日所以裂成两段,即因董其昌典当的吴家流传至第三代,碰到了痴画疯子吴问卿。弥留之际,气如游丝的他死死盯着枕头边的宝匣。家人明白了,老爷临死前还念念不忘那幅心爱的山水画。有人取出画,展开在他面前,吴问卿的眼角滚落出两行浑浊的泪,半晌,才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说完,慢慢闭上了眼睛。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老爷因为太珍爱《富春山居图》,这是要焚画殉葬!

这幅在吴府里已经传承了三代人、被吴家老少视为传家宝的《富春山居图》,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丢入火中。火苗一闪,画被点燃了!就在国画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从人群里猛地窜出一个人,“疾趋焚所”,抓住火中的画用力一甩,“起红炉而出之”。为了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愣是把画抢救了出来。他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吴静庵(字子文)。画虽然被救下来了,却在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起首数尺已焚毁。所幸存者,也是火痕斑斑了。从此,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历史巨作虽未烧成劫灰,却从此分割。图首启承之挺拔大山,从此成了孤独的剩山;后八分之七蜿蜒山陵的江水、松林、趣乐、闲逸、宁静、樵夫、垂钓者……一一与孤挺的剩山告别。吴问卿火殉《富春山居图》之年,正是公元1650年,那年也是庚寅年。断离之后,两幅画一起隔年卖入民间,从此竟三百六十年未再聚首;直至2010年温家宝记者招待会后浙江博物馆所藏《剩山图》无条件与台北故宫后八分之七《无用师卷》合璧——又是庚寅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故事
    关于西湖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像“断桥残雪”中的断桥,就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和许仙邂逅之处。传说,有一条白蛇修炼了一千年,终于修成人形,化为美丽端庄的白娘子,另一条青蛇修炼了五百年,也化为富有青春活力的小青姑娘。她们二人
  • 三帝下凡的传说
    《国语·晋语四》里说:“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居轩辕之丘。”《集解》引皇甫谧说:“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谯周《古史考》说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这里明确地提出黄帝是有熊国
    12-31
  • 阿凡提的故事
    钱响与“哎哟”阿凡提正与喀孜交谈,进来两个人,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锯,一个人手里举着一把斧头。手举斧头的人先向喀孜告状道:“尊敬的喀孜先生,我们两个人同时给一人劈木柴。因为我们两人只有一把斧头,所以只好由我一个人来劈,我每劈一下,我这个伙伴站
    12-30
  • 三月初三拜轩辕黄帝的传说
    (一)春天里,到处开着鲜花,芬芳在清明的空气里飘散。通往新郑的道路两旁就挤满了红红黄黄的桃花、枣花、油菜花,鲜花的中间,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黄帝故里,人头攒动,香烟缭绕,一个小女孩问奶奶,俺们给谁烧香,奶奶说,给祖先。女孩说,谁是俺们的祖
    12-30 上古黄帝
  • 酒圣杜康的传说故事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
    12-30 杜康
  • 三个媳妇
    从前。有一个员外爷,有三个儿媳妇,一个个伶牙利齿、谈笑风生,旁若无人。员外爷见了,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有伤风化。有失检点,坏了家风,便想整治一下三个媳妇。一天,员外叫三个媳妇到地里去薅草。三个媳妇知道是公公在整治他们,便一齐在树荫下歇凉。员
    12-30
  • 为什么说中国人是蛇的传人?
    2013年,阴历癸巳年。癸巳年,即俗称的“蛇年”。提到蛇,不少人觉得“不好”,甚至将十二生肖中的“蛇”改称为“小龙”。其实,“蛇”在早期中华民族信仰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从“开天地”的盘古,到“抟土造人”的女娲,再到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黄帝
    12-29
  • 不幸的商人
    古时候有一个阿拉伯商人在市场上赶上了好买卖,所有的货物都卖完了,钱包里装满了钱。他现在要回去,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他把钱包装在旅行袋里,放在马上,骑着走了。中午,他在一个饭店里吃饭,当他又要起身的时候,家仆把马牵到他面前说:“主人,马的右后
    12-29
  • 揭秘:神秘的“阴婚”习俗
    阴婚,也叫冥婚,是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过门就因故双亡。老人们认为,如果不替他(她)们完婚,他(她)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为他(她)们举行一个阴婚仪式,最后将他(她)们埋在一起,成为夫妻,并骨合
    12-29
  • 米芾画月亮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米芾,他是一位画家,他的画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在方圆几百里内颇有名气。米芾脾气十分古怪,人们都叫他“米颠”。说他颠,其实他不颠。他很有骨气,不喜欢巴结人,尤其是对有权势的,大到当朝天子,小到州官县令,他连句恭维话都没有。所
    12-2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