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 养护心阳最重要

   2020-05-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5月5日是24个节气中的立夏之日。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立夏、

5月5日是24个节气中的立夏之日。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此时,植物繁盛,雨水增多。

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立夏之后,人们的生理状态也相应发生一定的改变。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气候炎热,五行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相对应,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盛,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故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

心通夏气宜护心阳

《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重视静养戒怒戒躁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想刻意进行调整,却萎靡不振、郁郁寡欢。专家认为,这跟心的承受度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情绪易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初就要做好自我调节,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要重视静养。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定、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练习书法、下棋、种花等。

晚睡早起睡好午觉

立夏后,气温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专家指出,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感觉最为舒适,也最有益健康,但多风少雨的立夏时节往往比较干燥,室内湿度达不到这个水平。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嗓子和鼻子发干,就说明该给室内空气加湿了。

饮食清淡喝粥为佳

专家说,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新鲜果蔬;(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运动适度不可过剧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盐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练习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标签: 立夏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夏交替 立夏防病治病应如何做
    1.立夏的病候及养生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的公历5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45°,斗指巳位(东南方向)。因天渐热,外出活动较多,心脏的负担逐渐加重。春夏之交,病候有哪些特点?第一,立夏属春夏之交的标志。
    12-29 立夏
  • 立夏养生 吃什么可以有助睡眠
    立夏养生,我们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些养生的方法。那么立夏养生又知道多少呢?在养生的过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养生的好处?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立夏养生带给我们哪些好处。立夏吃什么能催眠1.食醋催眠旅行之后失眠了怎么办?在我们的厨房
    12-27 立夏
  • 精辟易懂 四字总结立夏如何养生
    今天立夏,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春天,进入炎热的夏天。立夏时节,天气干燥,雨水少,日晒强,人体水分流失快。因此,我们要做好防暑、防晒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好夏季养生工作。养生对于我们来说,必不可少。根据立夏的习俗,为了做好夏季的健康养生,医
    12-24 立夏
  • 立夏是什么意思 立夏节气究竟代表着什么
    很快就要到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立夏的到来标志着夏天的开始,我们正式步入炎热的夏天,那么究竟这个立夏是什么意思呢?不要着急,接下来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立夏节气的相关知识吧!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这个季节,在
    12-20 立夏
  • 立夏饮食养生三步走
    饮食宜清淡立夏后,暑热逼人,容易令人烦躁伤心,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所以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不妨多吃莲子、豆制品、鸡肉、瘦肉、芝麻、玉米,多喝牛奶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以起到强心的作用
    12-19 立夏
  • 立夏养生宝典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
    12-18 立夏
  • 立夏如何护肤 全天保养法给你瓷白肌
    二十四节气里的立夏,这也意味着我们告别春季,炎热的夏日即将来临,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皮肤问题也时时困扰着各位爱美的朋友,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关于立夏如何护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护肤小窍门。炎热的夏季来临,对于护肤的战略重点我们也需要做出适当调
    12-12 立夏
  • 立夏习俗 立夏有厌祟避蛇的习俗
    转眼间春季就已经要结束了,我们也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我们知道节气中少不了很多传统的习俗,那么立夏究竟有什么样子的习俗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这些习俗和注意事项吧!立夏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
    12-11 立夏
  • 立夏养生 十二种食物让你睡个好觉
    1.食醋催眠:有些人长途旅行后,劳累过度,夜难安睡,可用一汤匙食醋兑入温开水中慢服。饮后静心闭目,不久便会入睡。2.糖水催眠:若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可饮一杯糖水。因为糖水在体内可转化为大量血清素,此物质进入大脑,可使大脑皮层抑制而易入睡。
    12-05 立夏
  • 立夏节气 立夏时节有哪些谚语
    不知不觉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谚语能表现出节气的很多特点,那么作为春夏交替的关键时候,立夏节气有什么有趣的谚语呢?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立夏的谚语吧!立夏时的晴雨、温度高低、是否有雷雨等,有时对以后的天气和收
    11-24 立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