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病毒引起的咳嗽

   2022-03-18 宝贝家庭亲子网0
核心提示:外感咳嗽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治法:(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冲。(2)定位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

外感咳嗽

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治法:

(1)选穴

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冲。

(2)定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府: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问隙。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问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4)刮拭方法:

泻法。太冲、肺俞可放痧。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肺俞、太冲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细菌病毒引起的咳嗽

内伤咳嗽刮痧方法

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他脏见证。

治法:

(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2)定位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再至肾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

细菌病毒引起的咳嗽

细菌病毒引起的咳嗽

方法:用刮痧的方法之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双侧定喘穴、气喘穴

提示:尺泽穴、列缺穴为肺经俞穴,定喘穴、气喘穴是止咳平喘的经外奇穴,刮拭这些穴位和背部大大柕穴至肺俞穴以及咽喉、肺、气管体表投影区可以疏通肺经、宣通肺气,有止咳、化痰、定喘的功效。对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咳嗽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刮拭上述部位,可以帮助缓解症状,缩短病愈的时间。

细菌病毒引起的咳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