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儿科该准备啥

   2020-02-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看中医儿科该准备啥在中医儿科,通常将“望诊”列为“四诊”之首,因为儿科是“哑科”,就诊时一般由家长代述孩子的情况,因此患儿家长带孩子就诊前,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望诊”包括观察神态以及面部和全身的颜色,察看目、舌、口、鼻、耳等,还要看看指

看中医儿科该准备啥

在中医儿科,通常将“望诊”列为“四诊”之首,因为儿科是“哑科”,就诊时一般由家长代述孩子的情况,因此患儿家长带孩子就诊前,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望诊”包括观察神态以及面部和全身的颜色,察看目、舌、口、鼻、耳等,还要看看指纹颜色变化,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要使“望诊”准确,家长应在就诊前安抚病儿,缓解病儿的紧张心理,力求使孩子在平静状态下就诊。此外,就诊前不要给孩子化妆、染指甲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检查。

在病儿就诊前,家长不要给孩子吃过热、过冷和有颜色的食物。过热过冷饮食会使舌头受刺激而产生色泽深浅的变化,有颜色的食物,如橘子、橘汁、可乐、杨梅、巧克力等,会使舌苔颜色发生变化。舌苔的薄厚对医生诊断的帮助也很大,就诊前不要把孩子的舌苔刮掉。

小儿许多疾病都会发疹。家长在孩子就诊前,需先看看孩子周身有无出疹现象,疹子是在什么部位。来医院前最好给孩子穿易解、好脱的衣裤,便于医生检查。

在中医儿科,通常将“望诊”列为“四诊”之首,因为儿科是“哑科”,就诊时一般由家长代述孩子的情况,因此患儿家长带孩子就诊前,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孩子大小便的变化对疾病诊断有一定作用,尤其是腹泻的病孩,看病时家长要带一份新鲜的大便,以便于化验。若发现尿有不正常时,就需带一瓶清晨第一次尿的尿样,来医院化验检查,一般是1个小时以内的大、小便为宜。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闻味儿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听声音,包括小儿咳嗽、啼哭、语言之声,家长带小儿就诊时,须安抚好孩子,避免哭叫。家长还应配合医生,主动介绍孩子口中、呕吐物、大小便的气味等,以供医生参考。

当医生“问诊”时,家长应向医生反映的情况包括:孩子的年龄(周岁)和体重,这对合理用药有帮助;孩子的畏寒、发烧情况,包括体温高低、发烧时间长短,是手足心热、额头热还是哺乳时口热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最好先给孩子服退烧药后再带孩子到医院,以防路途中体温过高出现惊厥的情况;病儿出汗的情况,包括白天出汗还是夜间出汗,出汗后退不退烧,有无头痛、头晕、肢体痛;大小便情况,包括孩子大小便的次数、形态、颜色等;饮食情况,包括食欲状况、饮水情况、有无特殊嗜好等;睡眠情况,包括安静、多梦、惊叫、哭闹等;生产史,即是否足月、顺产、难产及出生情况;喂养史,包括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情况;生长发育史,包括体格、智力发育及学习情况等;另外,遗传史在儿科也很重要,如果孩子的某些症状在上一代或上两代的亲属中也有,应及时告诉医生。

“切诊”包括脉诊、按诊。小儿脉搏次数常因哺乳、啼哭、活动而增快,所以,家长带小孩看病时,最好能让孩子安静10分钟左右再请医生检查。3岁以下小儿进行检查时,中医一般不切脉,而是看双侧食指指纹色泽的变化,所以家长带孩子看中医时,要把孩子的手洗干净,候诊时也不要让孩子乱摸,以便医生在看指纹时容易看清楚。

还要提醒家长的是,就诊前要带好以往就诊的病历、做过的化验检查单、服用药物的记录以及中药处方等。

 
标签: 中医儿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儿童哮喘中医怎么救治
    哮喘是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喘鸣音为特征的常见病。支气管呈慢性炎症性、高反应状态。可由各种不同因素引起发作。既往认为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率较低,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科患病率以1-6岁较高,于学龄期后逐渐下降,初
  • 儿童手足口病中医怎么治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然后水
  • 中医专家提醒 儿童久咳要从饮食注意
    临床中发现有些孩子的咳嗽久治不愈,究其原因,并非身体抵抗力、营养和治疗方法有问题,而是与家长的护理,特别与饮食有着直接关系。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中医认为,鱼、蟹、虾和肥肉等荤腥、油腻食物可助湿生痰,引起过敏反应,加重病情
    10-28 中医儿科
  • 宝宝流鼻涕 中医4个方法缓解幼儿鼻涕
    进入冬季之后,很多的宝宝都会出现感冒流鼻涕的症状,许多的妈妈都非常的着急。宝宝流鼻涕是不是感冒了呢,有什么治疗流鼻涕偏方吗?其实宝宝流鼻涕并不一定就是生病了,妈妈们也不要过于担心,下面就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宝宝流鼻涕怎么办吧!宝宝流鼻涕怎么
  • 中医专家提醒您儿童龋齿不可小觑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乳牙龋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可现在不少家长对于龋齿的错误认识依然存在。事实上,孩子的乳牙从6岁左右开始替换,要到12岁左右才换完,如果患了龋齿而不治疗,会对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龋齿会引起全身性疾病据专家介绍,龋病会
    07-31 中医儿科
  • 改善儿童过敏体质 中医支招
    儿童过敏体质,可通过中医方法进行调理、改善,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外在过敏原和内在过敏体质”两方面引起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通过避免过敏原和改善儿童过敏体质两方面进行。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关键是: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然后坚持
  • 中医如何治疗儿童腹泻
    引言:儿童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以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6个月至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
  •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证
    小儿厌食症是临床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医者在治疗上大都施以和胃、健脾消食等法。然通过临床观察,因于阴虚者,屡见不鲜。据祖国医学“虚则补之”的治疗大法,拟用养明清热之品为主而治之,则效颇捷。小儿厌食症正如医家王寿堂在《医原》中所云:(小儿,
  • 儿童保健 中医解读小儿癫痫
    癫痫又称“羊癫疯”,是以突然扑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啼叫,喉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发作性神智异常疾病。小儿癫痫除遗传因素外,往往与外伤史或产伤史有关。中医将癫痫分为惊痫、风痫、痰痫、瘀血
  • 中医针对小儿退热的妙法
    中医针对小儿退热的妙法一、疏风清热法以银翘、桑菊为开手方。银翘解乎心热,桑菊清乎肺肝。银花轻扬,烦热者配淡竹叶、淡豆豉、朱灯芯。连翘透泄,热重者并伍葛根、黄芩、寒水石。桑叶散中寓收,有汗功独擅,无汗佐杏仁。菊花彻上彻下,治焮热佳品。若风热下
    03-19 中医儿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