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数字展厅首个展览“鸣沙遗墨——天津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特展”开展

   2022-11-25 欣欣旅游0
核心提示: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天津博物馆策划推出“鸣沙遗墨——天津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特展”,已于11月2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分为传统文物展区和数字化沉浸体验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天津博物馆策划推出“鸣沙遗墨——天津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特展”,已于11月2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分为传统文物展区和数字化沉浸体验展区两大板块,传统文物展区分为“序·要津”“遗珍”“融汇”“书写”“人间”五个单元,集中展示敦煌文献在天津收藏和传续过程,揭示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数字展区以中央区域环绕型幕为主,辅以裸眼3D、可触碰互动性数字交感技术,呈现馆藏敦煌文献风貌以及莫高窟的历史文化特色。该展览是天津博物馆将传统文物展与数字体验展进行融合的首次尝试,其形式在全市博物馆属首创。
  实现文物展与数字展深度结合。数字展由天津博物馆策展团队与天津美术学院“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国际传播”课题小组联合呈现,以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富有质感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形成《藏经洞初探》《惊鸿之殿——敦煌艺术沉浸式光影体验》《来自敦煌的祝福》三大数字版块,以8K超高清影音视效体验全景展现千年敦煌艺术与当代文明的碰撞,实现了创新媒介艺术与东方美学的多元对话。同时,该展区以数字化的写意方式呈现了有着“莫高窟最古老石窟”之称的275窟和天津博物馆藏《隋大般涅槃经卷》等珍贵卷本,观众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和交互艺术等科技手段体验全景的敦煌文化,近距离观摩感受饱经千年风霜遗存的文脉气息。
  实现“新”文物高比例上展。天津博物馆不断挖掘整理馆藏资源,在展览中推陈出新将深藏库房多年的文物移到展厅同观众见面。该展览共展出各类展品总计70件/套,包括敦煌文献35件,陶瓷器9件,铜器3件,玉器3件,邮票8张,图书10本/套,其中有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1件,有44件/套文物系天津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以来首次展出,有5件是时隔34年再次同观众见面。
  实现科技赋能高品质展览环境。在展览前,天津博物馆完成了文物预防性保护改造项目,对精品厅全部展柜进行了系统更换,调整后的展柜采用先进科技,实现展柜内恒温恒湿的独立保存环境,并可根据不同类型文物需求调控温湿度。同时,展柜均使用低反射玻璃,降低环境光线干扰,增强透光性,使观众在观赏文物时获得更加清晰的感官体验。
  近期,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围绕数字展厅推出天津明长城、宋元文物精品等系列主题展览,甄选博物馆标识性馆藏,让更多文物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展示文物活化利用的时代价值。
<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茶和天下·雅集”暨内蒙古文化周走进巴西圣保
    当地时间5月27日,在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巴西圣保罗举办“茶和天下·雅集”暨内蒙古文化周系列活动。  代表团在当地进行了文艺表演、中国茶艺、旅游推介、茶道展示、非遗展览,推出巴西-内蒙古7日旅游产品,开展系列“茶
    06-01
  •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开展党纪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和省委老干部局关于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党纪学习教育的要求,扎实开展离退休老同志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他们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党员本色,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分两批组织厅机关离退休党员干部赴含山县凌家滩遗址
    05-30
  • 贾湖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在河南漯河举行
    5月25日,贾湖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在漯河市博物馆举行。  贾湖遗址作为探索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代表,是河南省新石器时代期文化遗存中保存好、面积大、内涵丰富的典型代表,对考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漯河市深入推进贾湖文化保护、利用和发展,坚持
    05-28
  • 西藏阿里札达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近日,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可移动文物普查分队历时39天顺利完成阿里地区札达县香孜乡、底雅乡、萨让乡、托林镇、楚如松杰乡、曲松乡等地33处文化保护单位馆藏可移动文物的信息采集及登记建档工作,此次普查在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新登
    05-28
  • 2024年“中国旅游日”四川省主会场活动在四川乐
    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四川省主会场活动、2024年四川省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四川省乐山市启幕。  围绕“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主题,全省各地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联动开展“漫游5·19:送亿万祝福”“乐驰5·19:自在去旅
    05-25
  • “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主会场活动启动
    5月18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中共朝阳市委、朝阳市人民政府主办,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主会场活动在辽宁省朝阳市开幕。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辽宁主会场活动围绕这一主题,集中展
    05-25
  •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甘肃省中国画、
    5月20日,由甘肃省文旅厅、省文联联合主办,省美协、甘肃画院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甘肃省中国画、油画作品选拔展”在兰州开幕。  “全国美展”是孕育优秀美术作品的摇篮和推出优秀美术人才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影响最广、规模最大、最具权
    05-25
  • 在中国旅游日看上海旅游高质量发展
    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围绕“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主题,沪上62家景区(点)门票惠民、五个系列文商旅体展融合线路发布、“Shanghai Pass”都市旅游卡上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折射出上海文旅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和文旅
    05-25
  • 2024“茶和天下”·徽韵雅集暨安徽文旅推介会走
    当地时间5月21日,2024“茶和天下”·徽韵雅集暨安徽文旅推介会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  活动现场,祁门红茶集团代表推介了徽茶文化。来自安
    05-25
  • 陕西3条线路入选“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
    岁时节令,是农耕文化的传世智慧,是乡村生活的诗意注脚。每一个寒来暑往、每一轮春耕秋收,草木鱼虫传递季节讯息,风雨雷电指引农耕节奏。如今,文旅融合的创新创意,让二十四节气融入美好生活,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价值。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
    05-19